【怪獸宇宙】新泰坦「霜豚」解析,與哥斯拉相反的外掛能力

2023-12-05     洛奉霖

原標題:【怪獸宇宙】新泰坦「霜豚」解析,與哥斯拉相反的外掛能力

在《帝王組織:怪獸遺產》第三四集當中,登場了一種全新的怪獸,英文名Frost Vark,英文Frost是冰霜的意思,Vark來自南非荷蘭語,是豬的意思,南非有一種土豚(Aardvark),類比這個名字,我們可以叫這種冰雪生物叫做「霜豚」,畢竟叫「霜豬」感覺有點憨憨的。

霜豚目前沒有具體的體型數據,但是主創說它體型大概相當於兩輛雙層巴士,雙層巴士一般為12-13米左右,所以霜豚的體長大概有25米左右。

霜豚整體身形和結構跟穿山甲類似,有點像《環太平洋》當中的怪獸迅龍,身體都覆蓋著層層疊疊的甲片。

霜豚擁有一個扁平尾巴,前肢健壯,手掌較大,五趾上擁有長長的趾爪,這種結構很適合在地下掘土。

在它的前腿和胸口有部分甲片缺失,其面部的甲片間隙長有許多稀疏的毛髮,眼睛整個呈現灰白色,這可能跟它生活在冰雪環境,以及有鑽地的習性有關,其視力應該並不好。

它最特別的當然是嘴部周圍的12條觸手狀的結構,每個觸手末端有一個藍色螢光點。這是霜豚的感覺器官,霜豚利用它應該能夠偵測到紅外線,因為它對於發熱物體非常敏感。

霜豚擁有一口參差的獠牙,上頜兩個犬齒非常突出,不過鑒於獨特的取食方式,這些獠牙有可能只起到攻擊作用。

霜豚平時可能更多的是待在地下,但是能夠探測到地面上的熱能信息,悄無聲息的在地下挖土前進,然後出其不意的從地下鑽出,攻擊目標。

霜豚通過嘴巴能夠將食物的熱量吸收,通過這種方式補充能量,有點讓人想起《大話西遊》當中的黑山老妖,被吸食熱量的目標生物會迅速冰凍而死,不過霜豚並不是只獵食生物,火焰的熱量它也可以吸收。

霜豚的這種取食方式,進一步豐富了怪獸宇宙的設定,因為在之前,泰坦怪獸的生理特性設定缺乏很多細節,我們知道像金剛這種泰坦會直接吃其他怪獸,其他很多泰坦怪獸則會吸收輻射能量,但是具體的吸收方式並不明確,霜豚這種吸食熱量的方式,可以為其他泰坦怪獸的生存方式設定提供一些啟發。

而且霜豚的這種吸星大法,也是一種看起來相當可怕的外掛能力,哥斯拉原子吐息是釋放能量,霜豚則與之相反是吸收能量,《哥斯拉大戰金剛2》當中的始祖泰坦石木據說會有冰凍技能,不知道它會是以怎樣的形式來表現出來。

霜豚的誕生,跟之前說到的離子龍類似,也經歷了一個複雜的設計過程,不過它所借鑑的生物都一目了然,主要就是星鼻鼴、穿山甲,還有上面說的土豚。

嘴巴上的觸手顯然來自星鼻鼴,鱗甲跟寬大的前爪來自穿山甲,名字來自土豚。

其實霜豚這個形象的靈感來源是由一個孩子確定的,劇集編劇馬特·弗里奇曼 在創作劇本的時候,會率先設想出各種奇異怪物,在設定這個冰雪怪獸的時候,他想要設定出一種跟其他泰坦怪獸完全不同、更加新穎、更加特別也更加可怕的一個怪獸形象,他讓自己的兒子搜集一些奇異生物的資料,來提供靈感,然後這個孩子就找到了星鼻鼴和穿山甲,於是特·弗里奇曼就結合了這兩種生物的特性,大致設想出了霜豚的造型,並寫進了劇本當中。

然後在劇集製作過程中,來自維塔的特效師,就根據劇本中的描述,設定出了一個基礎形象,視效總監覺得雖然形象很不錯,卻看起來有點可愛,不夠有威懾力,於是增加了獠牙、以及吸收熱量的特別能力,而後一個來自蘋果的高管又建議給霜豚的鱗甲增加一些冰雪、泥土、傷疤等等,總之就是做舊,使其顯得更具立體感、真實感。然後這頭冰雪怪獸就誕生了。

霜豚的兩場追擊戲份,同樣是在借鑑《大白鯊》,只是水面變成了地面,在水中游弋的鯊魚,變成了一個時而會隱匿,時而會顯出行動軌跡的地下怪獸。

借鑑東寶電影中的怪獸特點,編劇將劇集中的怪獸都當成是擁有自我性格的角色,而不單純是「移動天災」,編劇馬特·弗里奇曼非常喜歡霜豚這個怪獸形象,一方面是形象設計,另一方面在於,劇集中對於它的一些性格的細節處理。比如「它在吸收了飛機和駕駛員斗浩的熱量之後,又一腳踩碎了飛機,就像一個失望的孩子,對於壞掉的玩具非常生氣,然後才將注意力轉移到主角團。這不僅體現出它的兇猛暴躁,也說明了它並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更加恐怖的是,或許我們根本不知道它究竟在尋找什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a568642d944ba5b93307517d11846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