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梅在淘寶直播。
關天龍和妻子小翟為「雙十一」準備了很多棉被,如同山一般。
「大街小巷繩車響,家家戶戶開工廠」,說的就是「繩網之鄉」惠民縣李莊鎮的淘寶村。這個「雙十一」,李莊鎮電商辦主任邢彬彬接到了一個又一個電商銷售戰報:做運動產品和健身器材生意的張猛,僅至11月11日下午4:30就成交2萬多單;賣棉被的關天龍小夫妻「雙十一」當天接到5470單生意,銷售額達到78.7萬元;賣防護網的女性創業者邢立梅當天銷售額達到62.9萬元……「全鎮的銷售額正在統計中,估計超預期。」12日清晨,邢彬彬說。
「後馬雲效應」
銷售額增幅超40%
「馬雲來了之後,我們的幹勁更大了!2015年以來,李莊鎮的電商產業銷售額保持每年30%的增長,今年馬雲到來後,這個增幅達到40%以上。」李莊鎮經濟發展辦副主任王賓說。
自7月26日第七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召開至今,惠民縣電商如火如荼地發展。據李莊鎮電商辦主任邢彬彬介紹,這三個多月,惠民縣李莊鎮的淘寶店增加了近300家,天貓店由15家增至25家。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截至目前,李莊鎮電子商務經營主體已裂變為2800餘家,其中,年交易額超千萬元的14家,超500萬元的18家,超100萬元的有49家。2018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8.6億元,今年已突破10億元。
「以前,我們頂多就是上個分會場。今年,淘寶網專門為李莊鎮繩網產業帶開了3次通往『雙十一』主會場的入口,還給咱們鎮的商戶開通了『大額支付』功能,一次性可支付5000元到999萬元。」邢彬彬說。
從手工加工車馬挽具到今天以安全網、安全繩為主的現代加工業集群,李莊鎮繩網產業經歷了300多年的歷史。目前,全鎮年產各類繩網85萬噸,占國內市場份額的85%以上。而李莊鎮在全縣率先成立了第一個電子商務辦公室,配備了專職人員。
手工棉被搬上網
「雙十一」當天賣了78萬元
今年的「雙十一」,李莊鎮青年創業者關天龍的家裡充滿「叮咚叮咚」的訂單到來聲。幾年前,這對90後小夫妻把手工棉被搬上了網,迅速成為爆款。
11月8日,走進「棉被達人」關天龍的倉庫,記者為之一震,只見整個廠房的二層、三層全部是棉被。「說實話,具體儲備了多少件棉被,我也數不清呢,只知道至少1萬件。我們的棉被每件100元到300元不等,最近特別熱銷。」關天龍的妻子翟超越說。目前,這家企業每天的用工量都在100人左右,車接車送,還管飯。工人們按件取酬,有的工人一天可賺200多元。
「我們10日整晚都沒睡覺,可以說是通宵作戰。『雙十一』前夕,我們每天接單到凌晨兩點。」翟超越說,「我們的棉被用的是新疆產的長絨棉,縫製則是純手工。實踐證明,我們的路子選對了。」今年27歲的翟超越早已習慣了這種生活節奏。
截至11月11日24:00,這對小夫妻「雙十一」這天總共接到5470單生意,當日銷售額達到78.7萬元。
下午4點才吃早飯
直播賣貨實在忙
見到邢立梅時,她正在進行淘寶直播。「這段時間,我12點之前沒睡過覺,每天都有上百單生意,每天銷售額兩三萬元左右。」邢立梅說,她是全鎮唯一一位女性電商創業者,主要做彩色安全防護網。直到下午4:00,邢立梅才顧上吃「雙十一」這天的早飯。
「今年『雙十一』,我本來想著賣到40萬元就不錯了,沒想到能有這麼好的戰績。」邢立梅激動地說。她坦言,做電商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欠帳。由於淘寶店乾得好,今年阿里巴巴邀請她入駐天貓。如今,她在天貓擁有了一家名叫「惠潤繩網工廠店」的店鋪,這家店鋪以自己兩個孩子的名字命名。今年32歲的邢立梅把它經營得風生水起。
截至11月11日24:00,這位女性創業者「雙十一」當天的銷售額達到62.9萬元,遠超預期。
山大高材生回村
「雙十一」接單超2萬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加購率翻了一倍,我們的備貨時間也提前了半個月。我主要負責產品的設計,然後讓江浙滬以及山東的代工廠加工。他們以大貨形式發到我們村,我再從我們村把這些件發往全國各地。」閆李店村電商青年張猛說。
畢業於山東大學廣告專業的張猛精通品牌打造。在北京打拚10年之後,他選擇了回到生他養他的李莊鎮閆李店村創業,做運動產品和健身器材的電商生意。目前,這個小伙子擁有多項外觀設計專利。如今,即便是最普通的日子,他每天也有近五千單快遞發往全國各地。
11月8日,在張猛家裡,記者看到,這個院子的里里外外都是堆滿的快件,堂屋裡,多名客服人員正在緊張地敲打著鍵盤。在這個小村莊裡,張猛整合了親屬的6處閒置院落,專門搞電商。郵政、申通、圓通3家快遞公司每天都往這個村跑兩趟。5名客服人員每天都加班到夜裡12點,他們人均月工資8000元,有的一個月甚至拿到了1.4萬元。截至11月11日下午4:30,這位年輕人當天從網上賣出2萬多單產品。至於銷售額多少,這位年輕人並不願透露。
淘寶村通宵「應戰」
電商培訓成常態
李莊鎮曲張社區南北李村,幾乎家家戶戶是工廠,村裡大街小巷都是轟隆隆的機械作業聲。據介紹,這個村有20多個淘寶戶,有的做繩、有的做網,還有的做軟梯,全部圍繞繩網產業展開。在創業青年李方振家裡,記者看到,十餘位老人正在這裡緊張地編織繩網,他們平均年齡70歲,最大的92歲。李方振和妻子每天都在緊張接單。截至11月11日下午4點,他們的銷售額已經突破30萬元。「睏了就眯一會兒,我們村的電商戶『雙十一』這天幾乎全部通宵作戰。」李方震說。
李莊鎮總共105個行政村,其中17個是淘寶村。據王賓介紹,現在,沒有評上淘寶村的村莊正在以社區為單位搞電商培訓,且成為「月均一次」的規定動作。
「我們的淘寶村不存在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現象,登上電商快車的繩網產業把年輕人留在了村裡。」曲張社區工作人員姜凱強說。據他介紹,曲張社區總共17個村,其中7個村是淘寶村。這些淘寶村的年銷售額均超過了1000萬元。
農村大眾報記者 劉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