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的老店停業四月有餘,而現在只夠再撐兩個月

2020-04-24     行知牛

馬上就迎來以往的「五一小長假」,只是今年格外的不同,除了不能肆意的玩耍以外,還要尋找各種自救之法,不得不說,這場疫情,把很多企業的發展節奏徹底打亂了。



01

還要繼續熬下去?

復工以來,部分行業已經恢復正常,比如超市、商場都已正常營業,而一些酒店、餐飲、旅遊、娛樂等場所卻沒有那麼幸運,仍然處於待業狀態。還記得之前,各行各業的都流行的一句話:比對手堅持一天,就能看到曙光。

可是,在這場「堅持」中,對手已經死了不少,你是否還有力氣堅持呢?

從年初以來,各種消息頻頻傳來。比如星巴克中國宣布,臨時關閉全國超過半數的門店,調整部分門店的營業時間。根據星巴克最新財報數據,星巴克在中國160多個城市,擁有4292家門店。這也就意味著,星巴克全國超過2000家門店受疫情影響,臨時關閉。

就連餐飲行業的服務楷模,24小時不休的海底撈也宣布暫停營業,目前也只是部分店鋪復工。



還有旅遊業,臨時停團,所有團隊游及「機票+酒店」的服務全部暫停,讓很多只有數十人的小旅行社損失慘重。一位旅行社的導遊說道:「這意味著旅行社半年的收入沒了。」

這樣的光景已經持續了四月有餘,而目前,如何繼續熬下去,成為擺在企業面前的最大挑戰

02

公司只夠再撐兩個月

最近,朋友A告訴我,從最初的擔憂、抱怨到現在的無奈,只有隻言片語,每天看著隨時都會斷裂的資金流,也只夠再撐兩個月,不知道如何是好?

一向沉著冷靜的A,越發坐不住,面對擇決卻一直在糾結。不知道應該繼續堅持還是申請破產?一手經營了十五年的餐館,卻頃刻出現危機。四個月以來,他已經關了近5家門店,現在只剩3家門店,從最初的發放工資到現在的裁員降薪,好在那些十幾年的老員工都比較理解,甚至沒有要賠償,而他最怕的是,堅持到最後只有孤軍奮戰。



其實,傾巢之下,安有完卵?一波又一波的裁員浪潮就是最好的證明。

一直以來,我們都曾抱怨過又苦又累的工作,而此時,還要為了工作而焦慮,今天可能還在上班,明日就拎包走人,大多數公司只是一張通知書,而你並沒有選擇的餘地。當然,並不是你做的不好,隨時可替代,而是公司要控制成本,養不起那麼多人。或許你並不是閒人,還是會在名列之中。

換句話說,如果像A的餐館一樣,資金只夠再撐兩個月,誰都不知道兩個月後,是否會迎來曙光?即便可以,那下半年還是無法彌補虧損,估計想緩和過來還是比較難。

因此,裁員的背後,這種提早的離開,你或許會有更多的選擇,不乏是個好法子,你們說呢?

難道,疫情之下,所有的企業只能坐等破產嗎?

03

行業獨角獸唯獨浴火重生

疫情帶來的震盪考驗著創業者們的生存能力。除了作為企業要履行社會責任努力馳援之外,還要辛苦維持運營系統的正常運轉。



我們應該如何穩妥度過這個特殊時期呢?

1)做好公司業務影響評估,充分判斷疫情對公司業務,包括項目、產品、合作夥伴等存在的顯在和潛在影響,提前做好方案應對。

2)保持對現金流和融資節奏的關注,測算清楚現金流在疫情期間的變動,適當調整融資計劃和節奏。

3)保持疫情關注,協調保障員工身心健康,提前統計自身員工假期停留地和返工情況,提前做好辦公環境消毒措施,為復工做好充足準備。

其實,不難看出,每次都是危機並存,那些行業巨頭或者獨角獸的企業,無一不是經歷過重重考驗而浴火重生的。如今,任何企業或者個人,都要找到自救之法,砥礪前行才有一線生機。



之後,朋友A 苦思了幾天,讓所有的員工開始「全員營銷」,共同搭建微信群、朋友圈、短視頻等平台,開始了線上售賣食品,A說:「客戶不來,我可以送貨上門,還是可以享受美食」。

為此,他請來了一些線上平台專業人士,加強員工培訓,包括菜品包裝、文案宣傳、短視頻引流等,朋友A說,不懂的可以找專業的人傳授,慢慢來,總比坐著等強,忙起來就有希望。

不知道這種線上搭建平台如何,但是不得不說,卻是個無底洞的流量池。

如果你的公司只夠再撐兩個月,你是坐等倒閉還是拼一把呢?

關注行知牛公眾號,防止走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VaGrXEBfwtFQPkdWpb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