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的歷史與來源,它由誰而建,又是如何建成的?

2019-07-08     扯歷史的蛋

金字塔一直是神秘主義愛好者最喜歡的話題,金字塔確實還有許多尚待解開的謎題,但這些謎題都是考古學意義上的謎題,與超自然現象無關。3月份的時候有幸參加某文物交流會並參觀了金字塔,我的第一感受是古埃及文明是不是把技能點都用在了墓葬上。

金字塔的演變

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和王后的陵寢,分布在尼羅河的兩岸。最早的金字塔是在公元前約3000年的古埃及早王朝時期,在古王朝時期到達金字塔建設的巔峰,並衰落於中王朝時期。

古埃及早王朝及古王朝時間劃分

目前,考古學家共在埃及境內發現了118座金字塔。這些金字塔並不完全都是三角錐體,如早王朝時期的馬斯塔巴「金字塔」,他的形狀呈一個等腰梯形體,被認為是金字塔的雛形。

馬斯塔巴

隨著古埃及的國力不斷強盛,簡單的馬斯塔巴陵寢已經不能體現法老們的地位。從古王朝開始,法老們開始逐漸嘗試改造陵寢的形狀和大小。

第一座大型類錐形金字塔建設於公元前2700年,我們在古埃及篇也有介紹,他是左賽爾法老修建的一座階梯型平頂金字塔。他最初是一座巨大的馬斯塔巴形式的陵墓。

修建之初的左賽爾金字塔

然而法老覺得它不夠宏偉,於是他改變了修建計劃,將塔基擴大並在其上疊加了逐層縮小的馬斯塔巴。

左賽爾金字塔改造示意圖

最終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他的樣子,所以左賽爾金字塔又被稱為階梯式金字塔。

左賽爾金字塔

到了公元前2600年左右,法老們覺得階梯式金字塔美觀性無法滿足他們精益求精的審美需求,於是繼續修改金字塔的外觀,使其整體更加協調美觀。這一時期的第一座金字塔按照底角約54°開始修建,然而修建至一半時發現角度太陡,為了保證金字塔體的穩固,將上半部金字塔角度改為約43°,導致這個金字塔外觀呈現彎曲的形狀;也就是我們知道的斯尼弗魯彎曲金字塔。

斯尼弗魯彎曲金字塔

很明顯,這個彎曲金字塔沒有達到法老的要求;有了彎曲金字塔的經驗,於是他下令在這座金字塔不遠處重新建造了一座金字塔;它從底面建設開始就採用了約43°的角度設計,金字塔建成後的外觀呈現了完美的三角錐體,是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金字塔。從以上各階段金字塔的外形,我們能清晰的看出其發展軌跡。

金字塔的樣式發展

而古王朝後續法老的金字塔沿用了43°的設計經驗,並且隨著古王朝統治的穩定和富裕的經濟,使得法老們有能力建設更加巨型大的金字塔;其中就包括我們熟知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

金字塔的建設

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現存高約139米,塔底面積約52900平方米,相當於8個標準足球場大。

胡夫金字塔底面與足球場對比

胡夫金字塔由230萬塊石塊組成,採用了三種不同的石料:外部由高質量的白色石灰石,內部採用粗糙的石灰石,而內核的法老墓室部分採用最堅硬的花崗岩。

三種不同石料所用的位置

據考證,粗糙的石灰石來自金字塔南部約500米外的採石場,白色高質量石灰石來自尼羅河東岸的採石場,而花崗岩來自250公里外尼羅河上游的採石場。由於金字塔的是由底部一層層由內而外向上建設,這幾種石塊必須同時運送到吉薩。

不同石料採集地示意圖

由於年代的原因,現今外層的白色石灰石已基本風化掉了。但我們不難想像,當白色的金字塔在尼羅河畔陽光照射下金光閃閃的樣子是何其的神聖。

胡夫金字塔建成後復原圖

傳統觀點認為金字塔是當時法老驅使奴隸建造,然而這個觀點在1990陸續的考古新發現所推翻了。考古學家在吉薩發現了一座有著系統規劃的城市遺址,同時在這裡還發現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墓葬群。從城中和墓穴中出土的記錄可以表明,在這座城市生活的人就是當時金字塔的建造者們。

遺址出土的一片請事假的陶片

城市中的居住者的男女比例上可以看出他們是以家庭為單位;而遺址中的大量動物碎骨表明,當時這些聚集者享用的是牛肉類和魚類等高蛋白食物。墓中不僅出土了刻有他們職位的記錄,甚至在很多遺骨上能夠發現有因工傷被治療的痕跡。同時在這裡還刻有工人因事、因病請假的記錄。如此充足且高質量的食物供給以及自由的權利表明,建造金字塔的絕不是底層的奴隸,而是一群有著技藝的專業工匠或者平民。

城市遺址中發現的大量牲畜碎骨

上一篇中我們講到書吏是古埃及歷史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負責記錄與管理、建築事務、工地建築上食物的分配等事宜。然而目前僅發現了一些關於為建設金字塔提供製造工具及食物的記錄,但一直沒有發現有關胡夫金字塔建造的相關記錄。這也讓金字塔的建造方式成為了一個謎題。

記錄有供應金字塔建設的銅及食物的莎草紙殘片

目前關於胡夫金字塔的建設方式,主要有兩種觀點和猜想。

其一是採用坡築法,即在金字塔周圍進行夯土築坡,經人力採用滾木方式將石塊運至搭建處;這一說法通過考古發現的一些夯土遺蹟及木質推滾遺物上可以得到佐證。

坡築法

由於第一種觀點需要建設比金字塔更大的土坡,產生更大的工作量及耗費更多的人力,被一些學者所質疑。

坡築法形成的巨大的土坡

而另一種觀點認為,金字塔的建設應該是使用水築法;即石塊的加工和運輸都通過建設通道將尼羅河河水引流至建設處,通過動物皮或者其他材料製作成漂浮物綁定石塊並利用梯級運河原理將石塊運送至高處。這一說法可以從金字塔旁殘留的水道遺址中得到佐證。

挖掘河道、水中雕琢石塊及梯級運河原理運輸的示意圖

然而4700年前的古埃及人已經掌握了這種技術了嗎,目前這種猜想也未在記錄和考古發現中得到證實。相信在今後的考古發現中能夠發現更多的線索來揭開這個謎底。

正因為金字塔有如此多的秘密和不斷出土的驚喜,才讓全世界的考古學家們歷經上百年仍不斷的探索。金字塔留給我們的不僅是它宏偉無比的外觀,還有古代世界的人們帶來的驚艷的文明。讓人類更好的去了解自己,相信這也是考古工作者不斷追求的目標。

-THE END-

下一篇我們將帶您探索胡夫金字塔的內部,歡迎繼續關注及閱讀!

謝謝大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PE232wBJleJMoPM9Y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