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還有比彭磊更迷人的王子嗎?

2019-08-25     中信書院


年紀越大,夏天越糟糕。

這是一個來自90後,即將奔三的人的自我描述。他沉迷工作和背鍋,還沒來得及過夏天呢,日子就熱得差不多了。

真是來不及感慨,也不敢去回顧。這個夏天有什麼收穫嗎?甚至都不敢問是不是又白過了一個夏天。話雖如此,但如果非要強行收穫的話,那還是收穫了彭磊

Emmm……收穫彭磊?聽起來蠻奇怪的,但就是這個長得特別像胡同口三大爺家的光棍二叔的人,有一種奇怪的魅力。


《披頭士》


在《樂隊的夏天》之前,小編對搖滾圈的認知還停留在汪峰的皮褲上,朋友圈裡那些為音樂節狂歡的人我也都不認識。身邊的搖滾青年只有一個,他用哪吒做頭像(痛仰死忠粉),有一陣子學吉他留長發。

所以,當青年以上,中年未滿的彭磊往那兒一站,我首先聯想到了我的二叔——他實在太像某個二叔了,可能在某個飯桌上見過,點頭、擦肩,如果他還活著就不會再提起。

然後,他開口了。

說實話,在音樂造詣上,小編這輩子最大的進步就是把「樂」的音發對了。小時候生活在一個不用說普通話的世界,我們把樂讀「le」,我們的音樂課不學12345,而是由音樂老師高歌一曲(一般以秦腔居多,唱得房樑上的土直往下掉,後來校長禁止了音樂課)。所以,從音樂層面,我是完全不懂彭磊在唱什麼。

但是他好打動我。沒有淚灑朋友圈,只是結結實實地被打動了,真奇怪。

大概,這便是音樂的魅力。


《我們都是有歌的人》



在唱歌的時候,彭磊仿佛被注入了一種靈魂,搞得我也想跟著他迪斯科,但又懶得站起來,最終毀掉了出租屋唯一的一把椅子,還摔了個屁墩。

等歌一唱完,他的那種靈魂仿佛是被抽走了。於是,他又成了那個蔫不拉幾的中年男人,像是焦慮得睡不著覺,口乾舌燥。

但是當他開始說話,他的魅力又上頭了。

為了省中介費,去中介公司應聘。簡直就是神經病。整個樂隊的年收入上千萬,分到你頭上也有挺多的了吧!再說,一部一部自費拍電影的時候,咋沒有見你喊窮呢……



但是他說得挺真實的,讓人感覺他的每一句胡說八道,都是為了真實的表達些什麼。

他說,小時候長得丑,成績差,追不到姑娘,自卑的一匹。但是現在,想告訴小時候的自己,別自卑,因為自己越來越精彩。

是真扎心!小時候,誰還不是彭磊呢?誰還沒點遺憾和自卑呢?但是長大後,誰又能成為彭磊呢?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一件又一件,都是自己喜歡的事,慢慢地,都成了。

這時候,彭磊難免就跟我的生活劃開了一條線。在線的那邊,他光芒萬丈,活成了我八輩子也活不成的樣子。


《文化鬆緊論》




彭磊是真的讓人嫉妒,他的生活狀態很好。他還可以在台上光明正大地說沈黎暉特別摳,說丁太升是**。有點真實,有點大膽。

即便是開玩笑,小編也不敢當著大家的面說老闆不行,(老闆,你很行,謝謝!)也不敢跟很多利益相關的人說你們很垃圾。

所以,彭磊真實的表達,讓我嫉妒。但是在搖滾老炮這裡,真似乎是一種普遍的生活狀態。高虎也很真,懟得馬東都不知道問啥。(雖然是節目效果,馬東選擇了有話不說)這樣一比,無論是張亞東的「特別好」,還是李宇春的官方回答,都顯得很假。

這種假,不就是我們的生活麼?小編也由此想到自己——一個弱小、無助又肥胖的自己。在夏天的空調房裡穿起了棉衣,在全體會議的時候假笑不停,有些本來也可以說的話都咽了下去,最後只好翻來覆去聊些八卦。

因為自己做不到,所以小編相當喜愛搖滾里的這種真實。面孔啊,痛仰啊,到最後都是love&peace,聽得讓人流淚。


《生活的哲學》



看完了《樂隊的夏天》,偶像們退回他們的舞台,而我們要回到我們的生活。

就像我在開頭提到的那個搖滾青年,他追了搖滾麼多年,最終也是剪掉了長發去學起了申論。生活給了我們一種淡淡的無力,只要周一的鬧鐘一響,我們就像上了發條的鐘表,開始滴滴答答著往前走。

西二旗的地鐵口,金融街的大廈里,三里屯的廣場上……我們往前沖,呼呼啦啦,以為很帶勁,但是最後又能衝到哪兒去呢?

很可悲,到最後,我們也沒人能活成彭磊他們的樣子。我們也都努力著過生活,我們有同樣的憤怒,同樣的無奈,同樣的絕望,和同樣的沒錢,但是,我們沒有過成他的樣子。大概,是因為我們沒有同樣的熱愛吧。

他熱愛他的音樂,他熱愛他的電影和繪畫,還有跳高和憤怒。而我們很大的悲劇,是根本沒找到我們的熱愛,也沒有精力去熱愛。無論如何,還是要感謝《樂隊的夏天》,能讓我們知道熱愛和堅持,有可能會創造奇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MrQx2wBJleJMoPMphE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