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吧 VS 懂球帝:商標戰背後的平台對壘

2024-05-07     體育大生意

原標題:直播吧 VS 懂球帝:商標戰背後的平台對壘

直播吧能否借道買斷懂球帝商標重塑市場格局?

文|楊蜜

這個夏天,歐洲杯和奧運會兩大超級體育賽事又將吸引全球體育迷的目光。就在各大媒體平台摩拳擦掌準備拿出看家本領吸引體育迷注意力之時,國內兩大體育內容平台直播吧和懂球帝卻提前上演了一場炸裂的「對話」。4月末,直播吧以2091.8624萬元拍賣競得懂球帝公司40個商標,消息一出,業界嘩然。

客觀來說,這次競拍,對於直播吧和懂球帝來說影響深遠,或將極大改變雙方的商業進程與版圖。懂球帝此前在足球品牌層面是具備「獨特優勢」的,並且這種優勢的確為產品價值和市場拉動起到了效果。

輸掉商標,最終在降低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發展力的層面上,品牌的無形資產價值流失或將體現得更為廣泛,例如影響到業務增長拓展、吸納優質資源進而波及市場競爭能力和市場份額等。

過去數年,直播吧和懂球帝這兩大體育平台,可謂是和而不同。偶爾直播吧和懂球帝及其各自派系的從業者,在用戶、創作者、版權等熱門資源上的競爭,每一次,均引發業內廣泛的關注。

直播吧和懂球帝的成長壯大曆程,也是國內網際網路體育平台的發展路徑,這兩家公司在移動端的發力點和各自優勢值得關注。雙方的對線,也影響到網際網路體育商業的走向。

尤其是多年以來,直播吧給外界的印象,一向是低調,甚至神秘。這一次,他們為何突然以罕見大手筆來攪動體育行業的格局?筆者在近距離觀察兩家公司的發展軌跡時,似乎發現了一些答案。

01

一個獨立發展,一個依靠資本

在業內人士看來,之所以說直播吧和懂球帝差異巨大,主要是兩個平台的發展歷史、成熟程度完全不一樣。

直播吧創立於2007年。彼時,直播吧的創始人林玉峰(網名:追風)還在廈門大學計算機系就讀大二,身為重度球迷的他在廈大宿舍做出了直播吧網站。初生的直播吧以簡潔明快的設計風格吸引了大批體育迷,在體育頻道還都是以門戶形態為主的年代,直播吧首創以賽程表為主體的內容,極大地滿足了體育用戶的需求。上線3個月,直播吧靠著口口相傳,UV(獨立IP訪客)就突破了20萬,迅速崛起成為了新興的體育網站。

而稍晚上線的直播吧論壇則為球迷提供了一個完全屬於自己激昂文字、揮斥方遒的網絡空間。在2010年,直播吧「天下足球」板塊已經成為彼時國內極具影響力的論壇,同時以專業著稱。

由於滿足了核心球迷的需求,僅用兩年時間,直播吧就成為現象級的網站。伴隨著流量而來的是廣告收入。直播吧的第一筆收入是來自谷歌廣告的1000美元,此後一直穩定增長。

林玉峰出席2016體育大生意年度峰會暨頒獎盛典

經過了幾年的沉澱,移動網際網路的大潮隨之而來。2012年,直播吧的移動端上線,並順利完成了從PC時代向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過渡,用戶數量直線上升。直播吧很快膨脹成為了一個日活千萬級的國內體育領域頭部APP。直播吧也從當年那個樸素的網站成為了包括了足、籃、電競、綜合項目內容的綜合性體育平台。

作為體育行業的最大流量入口,在那個體育創業風起雲湧的時期,體育產業泡沫最為誇張的年代直播吧自然少不了資本青睞,但直播吧從未進行過任何融資,多年來謝絕了不少資本方,不希望公司發展受到資本的左右。

與直播吧不同,懂球帝選擇了與資本同行。

懂球帝的創始人陳聰也是一名球迷。在大學畢業前,他就先後做過足球相關的網絡社區,進入到百度後也特別關注足球類的貼吧。作為連續創業者,從百度離職後陳聰還是想著如何在體育領域創造一個新的產品。

陳聰出席2023體育大生意年度大會暨頒獎慶典

「十年追夢人CEO Talk」單元

2013年底,懂球帝app上線。移動端向球迷提供快速專業的足球新聞產品,後續又拓展到社區。足夠垂直,足夠精準,受到了不少足球迷的喜愛。更重要的是陳聰這一次趕上了時代紅利。

相比早在2004年成立的虎撲和2007年就創辦的直播吧,懂球帝可以說是後起之秀,並且在移動端的步伐似乎要「快」上許多,實現了彎道超車,巔峰時在全國足球迷中的滲透率高達83%。

陳聰不止一次表示,任何產品疊代的第一要素只能是用戶需求。對比李鐵在發布會慷慨激昂「沒有人比我更了解國足」,懂球帝的「懂足球」「懂球迷」,也被球迷「懂得」,更顯難能可貴。

正如人們常說的,資本總是最聰明。2014年46號文可以算作一個標誌性起點。在2014年至2017年金元足球鼎盛時期,懂球帝共完成了5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險峰長青、紅杉資本中國、力合清源和動域資本等。

最近一次融資發生於2017年1月,元璟資本、天津球道科技合夥企業、險峰長青和永桐資本共同促成了D輪融資。這年許家印和馬雲的廣州恆大淘寶豪取中超七連冠,李鐵剛剛執教武漢卓爾,人人都有美好的未來。

懂球帝在資本層面一路高歌猛進之時,公司估值也超過了不少上市公司的體量。懂球帝的資本能量,甚至已能與當下一家一線職業足球俱樂部比肩。

球迷用腳投票,的確能證明平台的粘性和商業化能力。不過網際網路體育行業的高速發展以及帶來的財富迷人眼的表面光鮮背後,一定程度上是與資本同行的「身不由己」。站在球迷的角度,其看中的是體育平台所提供的賽事資訊、數據和直播等服務。很多球迷跟著賽事走,賽事在哪球迷在哪,不要跟球迷和用戶提忠誠度。忠誠不如「免費」「即時」來得實在。

02

一個穩紮穩打,一個四面出擊

從兩家公司的早期歷史中不難看出,這是定位不同,模式不同,發展思路不同,甚至也從未公開互稱為競爭對手的兩家公司。但早在這次商標事件前,兩家就有過「交手」。

在筆者檢索過程中,偶然發現知乎上曾有過真假爆棚網的爭議。2008年,還在武漢體育學院念大學的陳聰創辦了一家足球網站「爆棚網」。而在當時,國內有一個著名的做足球遊戲漢化的小組叫「爆棚小組」。由於爆棚網也在足球資訊以外為球迷提供足球遊戲資訊和資源,很多球迷都誤以為這家網站是由爆棚小組創辦的。這使得爆棚網獲得了不小的流量。

此事曾經引起過一些爭議,但陳聰在後來接受36氪採訪中也並不避談此事:「都是過去式了,當時自己還不到20歲,有些地方確實想得不周到,有些爭議也沒說明白。」

無獨有偶,由於直播吧品牌在球迷社群具有廣泛的知名度,傍名牌行為一直屢禁不止。

筆者發現直播吧曾經在微博上公開討伐懂球帝冒充直播吧app」事件,在當時百度搜索推廣中,球迷輸入「直播吧」關鍵詞,點擊第一個連結後,但是最後下載的卻是懂球帝app。

直播吧在官方微博中聲討了懂球帝「狸貓換太子」的行為,指責懂球帝在百度搜索推廣中,公然使用直播吧Logo和介面,誤導了直播吧用戶去下載懂球帝app。

曾有球迷在跟帖中表示,以為懂球帝app是直播吧推出的足球app,預計當時有不少用戶被誤導下載。

面對直播吧的「討伐」,懂球帝選擇了十分強硬的回覆,表示自身的推廣符合法律規定,並沒有任何違背國家法律法規的行為存在,並且表示願意面對任何訴訟。他們表示直播吧並不具備投訴懂球帝的法理依據,並對自身長達一年的冒充行為辯解道:「此事如果如直播吧所說,為何你們在所謂長達一年時間的『侵權』過程中,都不做任何表示呢?」同時懂球帝還進行了「反擊」,指責直播吧抄襲懂球帝產品。這樣的聲明,甚至讓圍觀網友也感到十分錯愕。至今,仍有不少球迷在社交媒體為直播吧鳴不平,認為當時懂球帝為了利益而冒充直播吧。

緊接著直播吧繼續在微博進行回應:在第一次聲討後,懂球帝仍然在百度用直播吧名義進行推廣,甚至在App Store上傳了一個假冒的「直播吧app」,(註:App Store開發者顯示,該app由dongqiudi.com開發)。

據了解,直播吧多次嘗試與懂球帝方面溝通,均告無果後,選擇自己發聲。現在還可以看到直播吧在其官方微博「討伐」的記錄。

不過此事不了了之。隨後的那幾年,雙方也繼續有過一些小摩擦,但總體相安無事,直播吧和懂球帝在各自的道路上繼續發展壯大,為各自用戶提供著服務。

03

不變的打法,不變的結果

在懂球帝狂奔那幾年間,直播吧在市場的動作很少,可以查閱的新聞更是屈指可數。但筆者在了解直播吧公司的地址變遷時,也發現了公司一些發展軌跡。

2013年,直播吧從初期創業的居民樓搬家至廈門市軟體園二期的一處小辦公室。2016年,直播吧已經在同園區有兩層樓的辦公室。在員工爆炸式增長後,目前已經在園區內擁有自己的一棟獨立的辦公樓。

和直播吧的低調相比,懂球帝實在要高調得多。在資本的加持下,那個時期的懂球帝業務快速擴張,動作不斷。2016年,懂球帝上線的懂球帝海外版All Football客戶端,並重金砸向海外市場進行營銷。懂球帝自身也進行了多元化的業務嘗試,布局足彩、電商、旅遊、彩票等。

2018年是懂球帝的一個鼎盛時期,俄羅斯世界盃後,懂球帝又上線了「籃球版懂球帝」的上籃App,整個公司同時運營著懂球帝,All Football,上籃三款產品,在北京和上海兩地的團隊成員超過200餘人。

但陣線拉得過長,讓懂球帝一度陷入「迷茫」。2019年5月,懂球帝正式關閉上籃。海外團隊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突進後,也在2019年年底開始逐步解散。據公開報道,2020年是懂球帝的至暗時刻,現金流幾乎斷鏈,公司一度陷入生死存亡絕境。陳聰本人也被列為失信執行人和限制高消費。

另一方面,由於中國體育網際網路最初的大量內容都是免費模式,球迷往往形成了路徑依賴,容易忽視為觀賽付費的基礎意義。

令人意外的是,2021年4月懂球帝突然官宣獲得未來3年的中超版權(部分場次)。陳聰並不諱言,拿中超就是想搞個大新聞。

雖然當時的版權價格遠不及「5年80億」的時期,但3500萬的價格對於懂球帝仍然不是一個小數目。加之運營、製作等成本,在招商近乎「裸奔」的情況下,想要回本都是難如上青天。如此激進的版權策略顯然也沒能持續,在與中超合作一年後,懂球帝單方面中止了這份合同。而同年購入的德甲版權,目前也難以為繼。

體育大生意注意到,直播吧近年來也開始涉水版權市場。他們先後出手拿下了阿根廷、巴西世預賽(獨家),國足世預賽,沙特聯,足協杯、中甲等賽事版權,還聘請了黃健翔、李毅這樣的名嘴解說。

相比之下,直播吧的版權策略顯然要保守、務實地多。賽事招商狀況仍不理想的情況下,憑藉比賽自身的品牌和熱度,直播吧能收穫頗豐。

我們把時間撥回到「五一」前。此前沒有人會想到花費兩千萬競拍懂球帝商標這個大手筆,會是直播吧。筆者在梳理這些信息的時候,卻深感這一切似乎早已註定。直播吧在競拍市場上的表現,無疑側面反映了其公司運營情況的良好一面。在筆者兩次尋求採訪直播吧時均被婉拒,但據筆者了解,直播吧主體公司(此次的競拍主體:廈門傲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去年納稅額度超過兩千萬,在廈門當地是特大納稅大戶。在疫情幾年之中,直播吧員工數量穩步上升,曾有直播吧員工表示,自己一年工資+獎金可以拿到17個月工資。

結語:過去十年,中國體育產業經歷了資本紅火時代,也見證了潮水退去,當一切回歸合理、回歸常識,屹立不倒的總是那些真正為用戶服務、創造價值的公司。船載千斤,掌舵一人。只有握緊手中的舵,才能穿越不確定,走向確定。

回到創業的原點,中國不少的網際網路體育明星企業,無論是樂視體育、虎撲,還是直播吧、懂球帝,高層都有眾多的體育狂熱追求者。在某種程度上說,產品是公司自身對體育的認知延伸,最終會體現在體育迷的認可和在平台的聚集駐紮。

樂視體育5年破產、章魚直播下架、疫情導致無數大小平台倒下…體育APP領域,已經完成了從增量競爭到存量競爭的轉變。在存量競爭主導的時代里,「球迷爭奪戰」自然也就成為了常態,那麼在這樣博弈的大環境下,誰能在下半場中拔得頭籌?

目前來看直播吧給了行業一些信心。這種信心的來源,不僅是直播吧自身實現了收入增長,更多的在於其在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展現出了較強的韌性。不過在網際網路體育江湖波雲詭譎的當下,直播吧要想穩立潮頭,並不是一件易事。其還需努力完善平台,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中繼續前行。

而這起「商標之爭」事件,或許也給中國體育產業留下了一些有價值的啟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9a42078d46fdb7afeb518b6a2770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