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因禍得福,華為外籍高管:5G授權美國公司正談判,費用不低

2019-10-20   私家視角

前不久,任正非在接受《經濟學人》採訪時曾表示,華為願意將5G技術授權、出售給一家美國公司,讓西方不至於錯過5G浪潮。

這被外界看做是任正非高超戰略藝術的體現,美國無論接不接招,都對華為有利,要是不同意的話,那就證明他們是心胸狹隘,而要是同意,則說明此前所為是沒有道理的。實際上任正非給對方出了道難題,可以說華為憑此一舉化被動為主動。

「有一些公司和我們進行了磋商,但距離最終真正達成協議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他們表示出了興趣,但雙方的磋商才開始幾周時間,還沒有到詳細討論的地步。」

10月18日,華為首席技術官(CTO)保羅·斯坎倫(Paul Scanlan)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表示,華為正與一些美國電信公司就向他們授權5G網絡技術一事展開初期談判。

當然,最終是否能夠達成協議,現在談還為時尚早,畢竟不可控因素太多了,光是一個金毛就是個變來變去,只想占便宜的主。

而自2009年以來,華為在5G技術開發上投入了數十億美元的巨大成本,華為固然是可以一次性向美國公司授權5G專利、代碼以及專有技術,但費用也不能低了。周五,華為公司候補董事、高級副總裁彭博(Vincent Pang)也表示,美國公司購買後要進行研發投資才能持續性改進平台,估計耗費不菲。

實際上,美國曾尋求谷歌、亞馬遜和蘋果公司等在5G上大力投入,這幾家公司都拒絕了,因為從商業上考量,現在這個階段在5G上發力,不是一個明智的行為,而且也沒有必要。

科技創新產業就是這樣,一步先,步步先,等它們重新開始追趕5G成功,華為的6G都已經開始應用了,所以,自己搞根本不如直接購買使用划算。

現在5G領域的玩家主要有三個:華為,愛立信和諾基亞。但華為的技術和產品成熟度無疑是最好的,而且價格低,另外兩家受益於華為的處境,也賣了不少5G產品,但價格要貴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的這兩個對手可不希望華為出售5G技術,愛立信高級管理層就在近日表示反對華為開放5G原始碼的行為,他認為這沒有必要,嗯,如此一來,對他們的商業利益也是不利的,至少對他們在美國市場的爭奪是個障礙。但對華為則是形勢有利的,可以讓5G的利益最大化。

截至目前,華為在5G標準中所擁有的核心專利數據達到1554個,在全球通訊產業中位居第一名,華為已和全球領先運營商簽定了60多個5G商用合同,40多萬個5G Massive MIMO AAU發往世界各地的客戶,所以保羅·斯坎倫在採訪時暗示,華為因禍得福,無論品牌知名度還是市場銷量,都獲得了提升。他還提出一個讓美方難以回答的問題:「美國認為我們不遵守規則,但規則到底是什麼?」

最後,以任正非的未雨綢繆,賣5G技術也只是一個棋子。「我們現在就能夠完全獨立,不依賴美國而持續為客戶提供服務。」

最近,總投資約為18億元人民幣的武漢研發生產項目(二期)A地塊——海思光工廠項目規劃設計方案調整批前公示,話說,海思光工廠要擴建了。

華為的光系統設備份額全球第一,是美國光通信供應商的大客戶,以後的局面只能說來日方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