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有108位英雄好漢,為什麼必須是宋江做老大?終於明白了

2020-02-22   私家視角


從小就喜歡看《水滸傳》,其中最喜歡的英雄好漢是武松和魯智深,因為他們武功高,性格豪爽,能行俠仗義,隨心所欲。

《水滸傳》中最不喜歡的人物有林沖和宋江,前者活得太憋屈,後者則太平庸,他文不如吳用,武不如盧俊義,全靠江湖名聲才坐上了梁山108條好漢的頭把交椅。

但30年後,經過社會大學的洗禮,有過創業的磨練,我才終於明白,為什麼梁山那麼多好漢卻必須是宋江做老大了。

第一,宋江「美名遠揚」。

「這宋江自在鄆城縣做押司,他刀筆精通,吏道純熟;更兼愛習槍棒,學得武藝多般。平生只好結識江湖上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士館穀,終日追陪,並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是揮金似土!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託……」

宋江在鄆城縣做押司期間創出了很大的名聲,他結交江湖好漢,最喜歡仗義疏財,救人危難,而且他為人至孝,江湖號稱「孝義黑三郎」、「及時雨」。

沒有起錯的外號。從古至今,做大事的人都講究「以德服人」,宋江當時的社會環境最講究的就是孝道和義氣,做好這兩點,那就站上了道德制高點,塑成了金身。

企業有自己的品牌,個人有自己的名聲,而宋江經營自己的名聲、品牌又何止一日?他在江湖上的好名聲是他多年來一點一滴積攢下來的。

但我們有沒有想過,宋江家裡雖然是個小地主,他哪裡來的很多錢去結交江湖好漢?

第二,宋江有心計有手腕。

晁蓋等人劫了生辰綱之後,因為白勝賭錢而敗露,觀察何濤去找宋江密謀抓捕晁蓋。宋江假意答應後飛快地去給晁蓋告密,救了晁蓋等人。

宋江對著何濤心裡想的是,「晁蓋是我心腹兄弟。他如今犯了彌天大罪,我不救他時,捕獲將去,性命便休了」,可他跟何濤嘴上卻說,「晁蓋這廝奸頑役戶,本縣內上下人沒一個不怪他。今番做出來了,好教他受」,看宋江從容應對差人和知縣,確實權術過人。

然後晁蓋上梁山,派劉唐給宋江送黃金,以謝救命之恩。

小時候看《水滸》,覺得宋江夠義氣,可宋江所為實際是玩忽職守啊。貓本來是抓老鼠的,官本來是要抓賊的,結果宋江卻給強盜做了鐵哥們。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宋江絕對不是個簡單的講義氣,他在江湖揚名,其目的並不純正。從某種意義上,他跟西門慶那種人有些相似,兩人都人藉助官府勢力謀財,而宋江所求更大,謀財之外他還要求名。

第三,宋江有做大事業的心志和追求。

《水滸傳》 第三十九回,宋江獨自在潯陽樓上喝酒,在沉醉中尋思道,「我生在山東,長在鄆城,學吏出身,結識了多少江湖好漢,雖留得一個虛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雙頰,配來在這裡。我家鄉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見」?

由此可見他想要建功立業的志向。而其後他又題寫反詩,「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報冤讎,血染潯陽江口」,「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所謂酒後吐真言,宋江其實是給自己謀劃了兩條路,一個是在官場有所作為,一個是在江湖上創出事業。

實際上,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宋江不管是做官還是占山為王,都是為了一個「權」字,就是到了梁山之上,他心心念的依然是朝廷和皇帝。

宋江知道一個道理,聚集人容易,難的是讓這些人「師出有名」,所以梁山的旗號是替天行道,這就給強盜的殺人放火提供了正義性,後來又樹立了「順天護國」的旗號,這就是給強盜身份洗白了。

梁山108條好漢,大都是江湖上的英雄好漢,你看武松調戲開黑店的孫二娘就知道江湖中人沒有幾個傻子。

而宋江的本事不在於武功,最關鍵的是他有「大義的名分」,不管是上梁山之前的名聲,還是上梁山之後的樹旗號,都說明宋江占據了人心,梁山必須是由他坐第一把交椅。

再就是宋江會用人,楊雄、石秀上山時晁蓋要殺他們而宋江救人,事實上,在一群武功高強的好漢中,只有宋江能包容、駕馭群雄。

所以,宋江有名有大義得人心能用人,儘管相貌武功都平庸,但只能是他做老大。因為他是梁山的「魂」。對企業來說,老闆的志向就是企業的願景,一個沒有夢想和文化價值觀的企業是缺少「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