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出現4個表現,說明血壓已「超標」,控制血壓,謹記3件事

2019-10-17   百靈養生堂

高血壓是指以體循環血壓增高為主要特徵,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症狀。

目前,我國的高血壓患者已超過3.3億,且有趨向於年輕化的趨勢。

生活中的3個習慣,都會加速高血壓的到來

習慣1、高鹽飲食

高血壓的出現,或多或少會和食鹽攝入過多有關。

這是因為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食用過多,會破壞體內的鈉鉀平衡。

在滲透壓的作用下,會引起細胞外液的增多,血容量也會增加,同時增加了回心血量、心室充盈量和輸出量,導致血壓升高。

習慣2、吸煙

有研究發現,吸一支香煙後,心率每分鐘會增加5-20次/分,收縮壓增加10-25mmHg。

香煙中的有害物質高達3000多種,尼古丁會興奮中樞神經和交感神經,使心率加快。

與此同時,還會促使腎上腺釋放大量的兒茶酚胺,使小動脈收縮,導致血壓升高。

長期大量吸煙,還會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小動脈內膜逐漸增厚,促使血管彈性逐漸減弱、硬化。

習慣3、熬夜

長期熬夜不僅會導致睡眠不足。

處於熬夜狀態時,身體會分泌壓力激素,使腎上腺和去甲腎上腺素增加,會使高血壓和心率水平,增加心腦血管的壓力。

有調查表示,平均睡眠不足6小時的人,患高血壓的幾率比睡眠充足的人高一倍多。

身體出現4個「表現」,可能血壓已經超標

表現1:肢體麻木。生活中,如果發現自己的身體總是出現肢體麻木的情況,很可能是血壓升高引起的。

在血壓升高的過程中,神經組織、血管等都會受到刺激,產生麻木感,一旦發現手腳出現麻木的現象,需要予以重視。

表現2:呼吸困難。血壓升高會使心臟健康受到影響,很多人在血壓飆升的過程中,會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

正常情況下,血壓穩定,可以保證心臟、大腦等器官的正常運行,及時輸送血液到身體的各個部位,滿足身體的營養需求。

而在血壓升高時血管病變,容易導致心臟、大腦等器官功能下降,此時輸送血液的能力降低,人體需要的氧氣無法及時得到供給,就會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

表現3:頭暈頭痛。如果發現自己總是出現頭暈頭痛的現象,就要警惕血壓「超標」了。

因為在血壓升高的過程中,血管壓力增大,腦部組織神經或血管受到傷害,就會產生頭暈頭痛的症狀。

一般在血壓控制穩定的情況下,這種情況就會得到改善。

表現4:胸悶乏力。血壓升高,身體會出現明顯的症狀,胸悶、乏力就是典型的症狀之一。

因為在血壓升高後,心肺功能會在不同程度受到影響,間接導致心臟功能下降,出現胸悶、乏力。

如果發現這種現象長時間存在,需要儘早檢查接受治療,在血壓降低後,這種情況會有所好轉。

日常降血壓,做好4件事,保護血管健康

1、血管抗氧化,平穩血壓防腦梗

美國加州大學研究發現,要減少腦梗發作風險,需常補充抗氧化劑。

抗氧化劑可有效清除體內的垃圾——氧自由基對血管的破壞,延緩血管老化速度。並且降低轉換酶活性,從而抑制動脈硬化進程、擴大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強血管壁彈性和韌性,達到平穩血壓的功效。

而抗氧化劑不能自行合成,需要從飲食中攝入。

生活中,玲雁花、烏龍茶所含的茶多酚就屬於抗氧化劑,特別是玲雁花茶多酚的含量更為豐富。血壓高的人,建議常喝。

2、多吃清淡食物

高血壓也被稱為「富貴病」,多半就是因為吃的飲食過於油膩。

大魚大肉雖然好吃、營養豐富,但是吃多了,就會造成血脂含量超標,增加心臟的供血壓力,發生高血壓。

建議:平時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例如綠色的蔬菜水果。減少油脂的攝入,減輕心臟壓力,對於穩定血壓非常有利。

3、多測血壓

生活中多測量血壓的波動,可以及時的了解血壓的控制情況。

提醒:每天測量血壓時,建議每天在6-9時,17-20時,兩個血壓尖峰時段各測一次。

每次測量3遍,每遍測完後,等2分鐘以後再測,取平均值,這樣得出的數據更為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