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分銷的那股勁

2024-06-06     搜狐城市-東莞

現在華為在分銷市場的這股勁,很像十多年前,華為正式步入企業業務市場的那股勁頭——先是刀刃向內,自己做出改變去適配市場;繼而,各種資源也會鋪天蓋地地「砸向」合作夥伴;更進一步,華為還會啟動飽和式市場營銷拉動品牌力。

華為坤靈這兩年

2023年,華為將分銷業務確立為獨立賽道,並在華為主品牌下,設立專門面向分銷業務的子品牌——華為坤靈。隨即,各類配套資源也以最快的速度跟上。這其中既包括依託華為大平台,且具有「易買易賣、易裝易維、易學易用」屬性的「6易」產品和方案,也包括尊重分銷市場規律的夥伴政策,還包括透明且便捷的數字化工具平台。

更進一步。

2024年,繼年初啟動「萬+華為坤靈精英計劃」後,華為新一波分銷「攻勢」——「明星爆款產品專項行動」已全面啟動。華為坤靈在全國鎖定100+個工程商聚集的核心商圈開展營銷活動。目前,數十塊華為坤靈SOHO明星產品的大幅戶外廣告已落地樹立,並迅速成為當地商圈的熱點話題。

接下來,華為坤靈還將聚焦IdeaHub、數通等明星產品,連續開展「爆款」行動,持續拉動市場熱度;與此同時,針對金牌及核心精英的送課上門也已經在路上;此外,更有一場接一場的短視頻培訓和實踐,將加速「夥伴+華為」的數智化能力升級。

而且不難看出,這場聲勢浩大的「夥伴+華為」聯合營銷行動背後,是華為分銷業務憋著的三股勁。

爆款來了

第一股勁,華為分銷業務一直憋著勁打造「爆款」產品。

年初的華為已經透露,年內將有110餘款華為坤靈新品上市,並將著力打造「爆款」。從分銷夥伴的角度看,分銷新品的上市將加速華為分銷業務成為獨立賽道,分銷市場與商業市場將完成進一步切分。

而且據華為金牌分銷商的觀察,全新的華為坤靈更專注於中小企業辦公、商業門店、商業地產、經濟酒店等廣大中小企業的應用場景,而且更接地氣。例如在交換機中增加上行電口,增加了應用場景的適用範圍;再例如,針對老闆辦公室,華為坤靈也推出專屬無線AP,保障了企業的核心業務順暢。

更進一步。6月5日,華為分銷業務正式啟動「明星爆款產品專項行動」,且活動將分三個階段推出明星產品「爆款」組合。第一個階段,是「無線產品AP160/AP361+行業感知D01系列攝像機」的亮相。這一組合主打就是一個性價比和應用場景。其中,AP160和AP361是以Wi-Fi 6的品質,Wi-Fi 5的價格覆蓋市場,甚至價格可能更低。

而且AP160和AP361也是有場景,有流量的產品,其主要面向辦公、酒店、門店、地產等四大場景,幾乎覆蓋了SOHO市場的70%以上的主要場景。此外,其業務流量還可以帶動交換機、路由器,以及攝像機等更多明星產品的銷售。

後續,華為坤靈還將在兩個月內,陸續啟動第二波和第三波明星「爆款」產品營銷。可以肯定的是,華為坤靈只會在成熟產品中選擇爆款,只會在各細分產品中,將銷量最大、應用場景最廣的產品進一步打造成為爆款。

「商圈」的味道回來了

第二股勁,華為要將熟悉的「商圈」味道找回來。

啟動「明星產品營銷專項行動」的同時,華為坤靈「明星爆款產品」的戶外廣告,也陸續在全國100+個核心商圈上線。中國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分銷商,應該很熟悉這種味道。

回看2000年初,例如北京的中關村、深圳的華強北、廣州的天河、上海的百腦匯、武漢的廣埠屯、瀋陽的三好街,都瀰漫著「分銷商圈」的味道。在哪裡,樓上就是「友商」,樓下就是「客戶」。

友商間雖然有競爭關係,但也時常互通有無、互相拿貨。而面對中小集成商這樣的「客戶」,商圈的味道就是可以把握稍縱即逝的市場商機,分銷商可以幫助他們快速出報價、出方案,快速將產品送到客戶的機房。

而且那時的商圈廣告也是市場必爭之地。誰家拿下海龍、鼎好、賽格等賣場的C位廣告,都會在圈裡熱鬧幾天。下游分銷商會感覺有品牌撐腰,腰杆倍兒硬,同行在羨慕嫉妒的同時,也會心裡打鼓,猜測競品後續是否有進一步的動作。

當然,隨著時代的變遷,一線城市的賣場已逐漸隱退,但二三線城市的賣場商圈依然紅火,而且不管一線城市,還是區域市場,「商圈文化」還是被保留下來,分銷商還是願意留在商圈附近的寫字樓。

此次,華為坤靈在全國100+個工程商聚集的核心商圈大力投放廣告。此行動看似逆向操作,實際是幫助分銷商找回「商圈味道」——在所有企業都將營銷資源移到線上時,華為坤靈的戶外廣告,給足了金牌夥伴和精英夥伴信心。

而且這種信心已經獲得分銷夥伴的回饋。

例如,青島的世紀華鑫、青春林、海康宏三家合作夥伴,就華為買下賣場戶外廣告的同時,也自費包下賣場內的電梯廣告、扶梯廣告,分別推廣F5G小全光、數通產品和行業感知產品,整個賣場已然成為華為坤靈和自己的「主場」。

算法驅動的分銷來了

第三股勁,華為要在市場營銷方面走出一條新路。

曾幾何時,分銷商雖然懷念「商圈文化」,但他們還是要依靠「掃樓」去拓展客戶和下游渠道。這種做法雖然顯得誠意十足,但效率不高,每天只能拜訪三五家客戶。

時過境遷,華為也想在市場營銷方面走出一條新路。不知道有沒有注意。華為在各區域舉辦的「短視頻」培訓會議,是一場接著一場。幾家「網紅」金牌分銷商,也幾乎是每天發布一條短視頻、每周都做一場直播。

「根據短視頻的優先推流機制,方圓幾公里都能看的到我的視頻。」這家分銷商說就是「以算法驅動的分銷」。算法覆蓋的「方圓幾公里」,也正好是他所在商圈的範圍。此也意味著,一條視頻就能覆蓋周邊數百傢伙伴和用戶,「而且短視頻會自動把感興趣的朋友拉到你身邊」他說。

更進一步,不僅有短視頻帶來的流量,華為還會輔以EDM、SEM、LBS等多種營銷手段,為分銷商引流商機,輔以巡展、展車、沙龍,增進夥伴間的了解和聯繫。

尊重分銷業務的本質

更重要的是,華為始終尊重分銷業務的本質。

Sell In的本質不是壓貨,而是以備貨,所以過去一年,華為說的最多的是Sell Out;分銷的「客戶」不是下游分銷商,而是更多的工程商/安裝商,所以華為明確以「工程商為中心」;分銷商期待的市場環境不是「內卷」,而是不斷加快「圈速」,所以華為的各項政策都是在幫助合作加速,加快營銷活動的審批速度,加快合作夥伴的資金流轉速度。

總之,華為希望夥伴相信,華為一定能把分銷業務做好。華為也憋著一股勁,一定能把分銷業務做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67f952017ada46c76074e3982e0f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