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孩子之間出現惡性競爭危害大,「功能性養育」家長需反思

2019-10-18     莓果媽媽

莓果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問題越發明顯,國家對於二胎計劃的推行越發踴躍,但是在鼓勵二胎的情況下,在大多數一線城市出生率仍然是持續下跌的。而面對那些已經家中擁有二胎的家長來說,避免孩子之間出現矛盾便是首要解決的問題。

最近小穎家的大兒子的行為越發顯得異常。原本可以自己睡的孩子,非要求爸爸媽媽陪他一起睡。之前每次放學丟下書包就跑到外面玩了,但是最近他總是陪在父母身邊,甚至希望媽媽去抱抱親親他。小穎發現自己的兒子的反應比較反常便和她在醫院工作的醫生朋友進行交流。

青少年心理科的朋友告訴她這是「同胞競爭障礙」的症狀。通常是家中的孩子有了弟弟或者妹妹的情況下,讓他覺得父母的愛被別人分走了,所以出現的情緒異常的現象。 而通常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有所差異。

一些父母習慣用「功能性養育」的方式來培養孩子所導致的結果。

一、什麼是功能性養育!

1、對待每個孩子的要求不同。

高爾基說:「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而這取決於母親對於孩子的培養。之前遇到了一個家長,她生完大兒子的時候並沒有十足的育兒觀念。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都是不斷摸索進行的,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她只是一味的去強迫孩子不斷去突破自己,沒有給予孩子安慰,所以最後導致孩子對很多事情都失去了興趣。為了彌補自己在教育子女上的缺憾,她在生老二的時候便開始不斷地補習育兒知識。加上對於老大的培養過程當中總結下來的經驗,在教育老二的時候便較為輕鬆,對於這個比較懂事貼心的孩子,她所傾注的期望就更加明顯,而對於老大的要求他便沒有從前那麼多了。

2、將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之前遇到了一對夫婦,其中母親喜歡舞蹈,但是由於在上學的過程當中腰部受傷,所以就沒有辦法繼續跳舞了,在孩子上幼兒園的年紀的時候,她就將自己的孩子送到了舞蹈學校,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代替自己完成她年少時的夢想。而在他們家的大女兒進入高中之後,他們又決定生二胎,孩子出生之後,他們沒有像從前那樣對於孩子有較為嚴厲的要求。只希望這個孩子能夠平平安安到健康長大成人之後能夠在自己的身邊居住,而不像姐姐一樣去外面闖蕩。

第二位媽媽,她將自己的希望寄託於孩子的身上,在這個時候對於大女兒來說,她的功能是完成母親自己未到達的目標。而他們兒子所存在的功能就是陪伴他們的身邊。一些家長在生孩子之前就對孩子的一生具有規劃,但是他們並沒有考慮到孩子自己的實際情況。是根據自己的需求而定的,而往往因為這種原因,又常常會導致家中兩個孩子由於希望父母對自己的愛而大打出手。

二、為什麼二胎家中容易出現惡性競爭

1、想要尋求父母的關注。

有的時候家長沒有提前對老大進行愛得教育,再加上生二胎的時候沒有和老大進行溝通老二的出現,就使得孩子突然出現自己地位不保的心理。他希望能夠引起父母的關注,希望讓父母對他的愛像從前一樣。所以有些家庭當中在生完二胎之後,一些老大就會變得特別勤勞和努力。但是也存在一些負面的影響,有些老大出現嫉妒的心理,有些孩子甚至在母親不在的時候去打家中的弟弟妹妹。

2、父母經常拿老大和老二作比較。

有的時候老二的出生,非但沒有讓老大覺得地位不保,甚至會讓老大覺得更加揚眉吐氣。因為家中突然出現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寶寶,自己突然間變成了哥哥或者是姐姐,他能夠教育這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了。而一些孩子原本在學校就較為努力,成績十分優秀,而和老大年紀差距不大的老二就越發顯得笨拙,因此家長經常拿老大和老二作比較,使得老二十分傷心,這便加大了家庭當中孩子的競爭。

3、家長的獎勵引起寶寶們的爭奪。

有的時候家長希望激勵孩子努力學習,會在家中設立不同的獎勵。為了激勵孩子們,一些家長會選擇只有一種獎勵來滿足孩子們的需求。為了獲得這項獎勵,大寶和二寶之間的競爭就越發激烈了。而有的孩子甚至不惜動手去打對方,或者是用撒謊的方式來尋求滿足。

同胞之間的競爭障礙本身是孩子之間為爭奪父母的愛而出現的。為了減少這樣的問題家長要儘量減少干預孩子們正常的生活,以便讓他們學會友好的相處。

三、同胞競爭不可避免,家長該如何優化處理呢?

1、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

馬斯洛曾在他的書中指出,「每個人都有自己成長和自我完成的趨勢。而這種發展趨勢往往是在完成安全愛與尊重的基本需求之後,才逐漸遞增著自我實現的發展的」。所以家長需要滿足孩子對安全感的需要,也需要滿足孩子們對愛與歸屬感的需要。想要讓孩子在家中充滿歸屬感,那麼耐心細緻地聆聽孩子對我們的談話內容編至關重要。

2、教會孩子接受自己與他人。

心理學家曾經指出,那些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完成自我實現的人們,通常具備的品質便是能夠正確地接納自然、他人與自己。孩子們之所以出現競爭甚至是嫉妒別人,通常都是他們對自己的評價比較低,所以才沒有自信。而增加孩子的自信感往往是來源於家長對於孩子的評價。想要孩子變得坦率真實,那麼家長一定要鼓勵孩子去表達真實的情感,而不是經常偽裝自己的情緒,去博得家人的關注與好感。而一旦孩子能夠接受自己的時候,他們的心就會逐漸敞開去接納別人。

3、幫助孩子學會獨立。

有的時候家中的老大之所以會嫉妒二胎寶寶,是因為他們平時就過於依賴家長對於他們情感或是安全需求的滿足。想要讓孩子減少這種需要首先讓孩子學會能夠依賴他們自己。所以在生二胎之前,家長儘量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讓孩子學會照顧自己,並且賦予孩子責任感。讓孩子有種被別人需要的心理,這樣孩子往往能夠去照顧家中的二胎寶寶,並且和弟弟妹妹和平共處!

有的孩子儘自己20多年的努力都沒有得到家長的肯定。這往往是由於家長對於孩子的功能性需求有所差異,孩子們認為家長的需要其實在另外一個同胞的身上已經得到了滿足。而那些處於發展階段的孩子往往不明白這個道理,使得他們一直尋求於父母的滿足,卻忽視了自己真正的需要。

今日互動話題:你在教育孩子中有沒有出現「功能性養育」呢?你家的大寶和二寶之間相處和睦嗎?你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兩個「小天使」的呢?歡迎留言跟大家一起分享!

我是莓果媽媽育兒師,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都會跟大家分享很多育兒知識,幫助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本文由莓果媽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62H3W0BMH2_cNUgP3U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