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陪伴與溝通,是寶寶開口說話的「鑰匙」,語言環境不容忽視

2020-03-30     莓果媽媽

琪琪媽媽帶孩子在小區里曬太陽,和幾位寶媽聊天,當聽到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家孩子同齡,已經開口說話了,再想想自家寶寶已經一歲半了,還是金口難開,琪琪媽媽就開始犯愁。一位二胎寶媽說:「你也別太擔心,我家老大說話就晚,兩歲才開始說話,現在說話很利索,腦瓜也很聰明呢!人家都說「貴人語遲」,你家孩子說不定就是那個「貴人」呢!」

另一位熱心寶媽也來獻策:「琪琪媽媽,你家孩子的囪門閉合了沒?囪門閉合了,孩子才能說話呢!」聽完兩位熱心寶媽的話,琪琪媽媽更加焦慮:說話晚是因為「貴人語遲」嗎?囪門是否閉合會影響孩子說話嗎?

寶媽們聚在一起難免會討論養育問題,有時候還拿自己孩子和別人家孩子比較。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快點長大,走路比別人早,說話比別人早,每當別人家孩子已經掌握的技能,自己家孩子不會,寶媽就很容易陷入焦慮。

孩子說話的早晚,跟智力有關係嗎?這常常是父母最關心的問題,很多父母都會陷入類似「貴人語遲」的認知誤區,實際上,這是人們的誤解,影響孩子說話的因素有很多,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說話,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家長對孩子說話存在的哪些誤區,孩子說話晚的原因以及如何幫助孩子學會說話。

一、寶寶說話晚,家長存在的3大誤區

1、誤區一:「貴人語遲」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說話晚,是寶寶智力超群,將來能做大事的徵兆,其實「貴人語遲」是沒有科學依據的錯誤說法,孩子高智商與說話晚兩者之間並無直接關聯。

2、誤區二:囪門閉合後,孩子才會說話

囪門一般在1歲左右閉合,最晚不會超過18個月,孩子開口說話也大約在1歲左右。如果說孩子囪門閉合後才能說話,只能說這是個巧合,恰好孩子開口說話與囪門閉合的時間在此階段重合而已。

3、誤區三:孩子長大一定年齡,自然就會說話了

這是一個謬論,孩子學說話需要一定的語言環境,如果脫離語言環境,即使孩子長到一定年齡,也是無法開口說話的,比如從小被狼養大的狼孩,由於沒有接觸到人類的語言,在被科研人員發現時,已經六七歲,仍然不會講話。

以上三點就是父母對孩子說話早晚問題比較容易陷入的典型誤區,父母們,千萬要注意哦!不要因為你們錯誤的想法給孩子帶來不可估量的後果。

二、什麼原因導致孩子不願開口說話

1、父母與孩子缺乏交流

語言環境和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語言交流,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重要方式,現實情況是很多父母因為工作原因無法經常陪伴孩子,與孩子之間缺少必要的語言交流,或者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太小,給孩子說話他也聽不懂,基本不與孩子交流,這些做法都會使孩子失去學習語言的機會。

2、父母對孩子「有求必應」

曾看到過一個視頻,九個月的寶寶想要掛在牆上的葫蘆,但他不會說話,於是他用嬌嫩的小手一指,媽媽立刻明白孩子要表達的意思,馬上把牆上的葫蘆取下來遞給孩子,孩子高興得手舞足蹈。從這個過程中,孩子發現,即使自己沒有講話,善解人意的媽媽也能了解自己的想法,所以孩子就失去了通過講話讓父母明白,從而來滿足自己需求的內在動力。

3、父母熱衷於糾正錯誤

孩子剛開始學說話時,有時會發音不準或說錯話,父母總是揪著孩子的錯誤,不厭其煩地一遍一遍糾正,給孩子帶來很大的挫敗感和很糟糕的學習體驗,失去了學說話的樂趣,父母經常熱衷糾正孩子的錯誤,孩子就不願主動開口講話了。

孩子說話晚的原因,排除孩子自身的生理缺陷,其實全部與父母有關,這些影響孩子說話的因素,你中了幾條?孩子學說話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那麼父母究竟怎樣做,才能讓寶寶早開金口呢?

三、父母這樣做,才能讓寶寶更早開口說話

1、多與孩子交流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孩子學習語言主要是先聽再模仿,所以孩子只有聽得多,就能練得多,才能早開口。父母要多抽出陪伴孩子,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孩子交流的機會。父母與孩子的溝通,體現在養育孩子的各個細節中,給孩子換尿布時,一邊換一邊對孩子說話,給孩子喂奶時,一邊喂奶一邊說話,孩子給予咿咿呀呀的回應,這都是父母在與孩子進行交流。父母和孩子做每一件事情,都配合上父母溫暖的聲音,使孩子的安全感得到保障,語言中樞受到刺激,促進孩子早日開口說話。

2、引導孩子多說話

對於孩子的需求,父母千萬不要立刻「有求必應」,可以變換一下思路,給孩子適當設置一些小障礙,引導孩子主動說話。比如孩子想要牆上的葫蘆,父母可以假裝不明白,然後提出二選一的問題:「寶寶,爸爸(媽媽)不明白,你想要的是牆上的葫蘆還是草帽呢?」通過父母二選一的語言提示,縮小需求範圍,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需求。

但是父母也要注意把握尺度,如果孩子一再表示不願說話,也一定不要用命令的方式逼迫孩子,比如「你要是說不出要什麼,我就不給你。」這樣孩子就會認為「如果我不說話,爸爸媽媽就不愛我」,認為父母給他的是有條件的愛,這對寶寶的身心發展極為不利。

3、允許孩子說錯話

父母不要總是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孩子,對孩子要求太高,每個人在學習過程中都難免出錯,孩子學習語言也是一樣的。父母要允許孩子說錯話,如果緊盯著孩子的發音或表達錯誤不放,孩子會覺得自己嘗試那麼多次,卻還總是說錯話,以後還是不要講話了,孩子會對說話失去信心。

學習語言必須要多練,不練習永遠都學不會,即使孩子說錯話,父母也要第一時間鼓勵孩子,使孩子對說話產生興趣,更願意主動開口說話。父母對孩子說錯話的問題,可以以後慢慢糾正錯誤,而不是孩子一說錯馬上糾正。

孩子的語言發展會影響孩子各項能力的發展,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視,只有拿到打開孩子開口說話的鑰匙,才能助力孩子的健康發展,千萬不要因為對孩子語言發展的忽視,影響孩子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今日互動話題:你是如何幫助孩子開口說話的呢?請把你的經驗和建議寫在下方評論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lmYMnEBnkjnB-0zquy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