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養生有講究,醫生:做好4個「慢」,身體或會更健康

2022-09-02   金蘭中醫學社

原標題:老年人養生有講究,醫生:做好4個「慢」,身體或會更健康

常有人說「生命在於運動」,當人們長期堅持運動鍛鍊,以及養成了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時,自身的體質健康與精神狀態都能得到改善;

可同時也有人強調「生命在於靜止」,充足良好的睡眠質量再加上靜坐養生,似乎也能夠緩和體質壓力,延緩臟器衰老,對健康好處多多。

在這裡,我們且不討論「動靜」的正確與否,但只要大家對健康養生稍有些許了解,就應該知道,年輕人養生與老年朋友養生,是存在很大差別的,老年人養生往往「急不得」,尤其是這4個「慢」要做好,或能更有利於實現延年益壽。

1.睡醒後放慢起身

常言道:「一日之計在於晨」,而很多熱衷於健康養生的老年朋友,幾乎都養成了早起早睡的好習慣,但若想進一步優化早起的效果,大家或許得有意識地延緩起床的速度。

因為經過一夜休整後,人體的血壓與血流速度會自然放緩,如果在此時快速起身起床的話,就可能使得血壓呈現短時間內的快速上升態勢,這對血管壁韌性的損傷使不容小視的。

所以,老年朋友在起床時,不妨將速度放「慢」,讓血流速度得到充分的緩釋空間、平穩上升,這樣或有助於防範突發性心腦血管疾病、調理血管健康。

2.日常中慢慢飲水

喝水是最簡單的養生方法之一。保證體內的水分充足不僅能夠加快基礎代謝速率,還有助於清理細胞活動中產生的廢物毒素,提高細胞的自我修復效果。

不過,老年朋友在飲水時,應當儘量放慢速度,避免出現「猛」喝水情況,以免對腸胃造成不必要的衝擊性損傷。

此外,老年人群還需要對每日的飲水量做出科學規劃,可以根據自身體質以及天氣氣候狀況,制定飲水計劃表,並養成定時喝水的習慣,如此或可進一步發揮飲水的養生效果。

3.散步時放慢速度

戶外散步是很多老年人鍛鍊身體的首選,但在運動過程中,同樣有需要大家注意的點。

首先,在就餐結束後,不宜立即出門散步,否則可能會影響腸胃的蠕動與營養吸收。

此外,由於老年人存在自身骨骼與肌肉老損等情況,因此在散步期間,也應當控制步頻步速,以免對關節與骨骼肌造成二次損傷,而且,老年人每天的步行步數不宜超過8000步,做到適度適量即可。

4.就餐時不要太急

放慢飲食速度也是健康養生的重要一環。從身體數值變化來看,食物在進入消化道後,大概需要20分鐘才會影響到血糖的濃度值。

而體內「飽腹感」的產生來自胃腸道蠕動和血糖變化的神經反饋,因此,慢些吃飯能夠讓您得到更充足的食物滿足感。

放慢飲食速度還能讓食物在口腔內部被咀嚼地更充分,從而減輕自身腸胃負擔,有消化道疾病以及代謝綜合徵的老年朋友不妨加以嘗試,儘量做到「慢飲食、慢就餐」。

【本圖文由「金蘭醫學」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棉花,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