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直瘋了,大家都別玩的意思唄。」
5月13日晚,智己L6迎來上市,這是屬於智己汽車的大日子,當CEO劉濤公布新車價格時,身旁的同行這樣感慨道。因為從價格來看,智己L6堪稱「血拚」,算上權益,智己L6的起售價已然來到20萬元以內,完整售價區間為19.99萬元-32.59萬元。
考慮到現在國內車市的極度內卷,如果不是全程看完發布會,只是單純看一眼價格,大家也許只是覺得這是一家新能源車企被價格戰常態化裹挾下的常規操作。因為上市價低於預售價,再來點車主權益,這是當下各大車企的老套路,突出一個感動消費者前先感動自己。
但當你真正打開智己L6新車的配置表時,你會發現智己的確「瘋了」......
諸如曾經只出現在百萬級豪車上的四輪轉向系統、成本擔當的超遠距高精度雷射雷達、決定算力和車機上限的Orin X晶片、高通驍龍8295晶片等均實現全系標配,包括入門級車型。
你甚至不得不懷疑,智己L6這種玩兒命式的定價,到底是在拉高新賽道的價值門檻,還是要把大家全拖下水?因為無論從盈利角度還是品牌效應考量,這種以價格換取市場的行為都是七傷拳行為,打得好或不好都會傷到自己。
然而,話說回來,儘管智己L6用一場近乎自殘的發布會來展示產品的實力和價值,市場也未必真的就會全然買單。筆者顧慮的點在於,上一次聽到發布會現場對價格如此驚呼的智己LS6,也只是硬了半年不到,高開低走,最終歸於平庸。
去年,在智己LS6風頭正盛的幾個月里,憑藉SUV市場廣闊以及自身不錯的產品力,智己LS6曾帶領智己汽車全系月銷達到萬輛水準,而智己LS6一款車就衝到了8000輛以上。
如果按照這個發展趨勢走下去,智己汽車也就算是走上正軌了。
但好景不長。隨著後續產品端的維護、營銷上的乏力以及服務權益上的爭端,加之市場上一時間優秀的競品頻出,讓智己LS6很快便顯了原型,堪稱傷仲永。而隨著智己LS6的曇花一現,智己汽車的終端表現也隨著低迷,今年4月只有3000輛的銷量。
老實說,新品牌成立初期,品牌力薄弱,傳播和產品也處於摸索階段,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產品故障、營銷「感人」、品牌標籤立不起來等等,直面問題本身,事情一件件、一樁樁地去解決,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尤其身處市場寬容度不高的市場環境下,更是如此,哪怕一次維權、一個負面的微博頭條都會成為品牌翻車的潛在風險。而智己汽車正是在這一段走鋼絲的過程中,沒有完全對其顆粒度,不斷落下話柄,進而交出了輿論的主動權,成為被針對的對象。
這其中,營銷不斷跑偏便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就拿一個多月前的預售發布會來說,本來挺重要的一場發布會,也算是智己L6上市前最重要的預熱活動之一,大家都設想智己L6藏了一波大的,沒想到最後拉了坨大的,不僅在蹭小米SU7的流量時搞錯了後者的配置,落人口實,讓小米汽車抓了典型,深夜連發三篇公告,殺雞儆猴地告訴眾車企:咱家流量可蹭,但別太過分,不然你就是下一個智己。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當一票吃瓜群眾將視角放在智己和小米就道歉一事上相互拉扯時,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又將智己汽車糟糕的人文關懷拿出來說事,稱智己有歌頌苦難的嫌疑,甚至有人表示,「營銷的不走心,簡直浪費了工程師的良苦用心。」
其實關於智己汽車總是對不齊顆粒度的營銷,遠不止這一件事。包括此前劉濤高速試駕被扣分、車內包餃子被噴到刪微博、大放厥詞點評友商等等數不勝數,仿佛受傷的永遠是劉濤,這位事無巨細總是沖在最前面的職場CEO。
筆者曾在《CEO越道歉,智己越心酸》一文中表達過網暴對劉濤而言太不公平,重壓之下的這四年,劉濤的頭髮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白,白髮從躲躲藏藏到堂而皇之,這位技術出身卻在不斷學習網際網路思維的CEO,似乎正在以身入局,證明男人的花期的確很短。
但話說回來,如果不出意外,智己L6的預售發布會也不會是劉濤最後一次被網暴。
當然,營銷本就是一場虛無而長期的試探,在經歷了市場一輪又一輪「評判性」地評價後,一輪又一輪的反思也在智己汽車的內部展開。
正如CEO劉濤在接受採訪時所說的:「我們內部也進行了反思,單純的品牌PK不一定對路,技術才是我們的優勢。」顯然,這是劉濤乃至智己汽車對預售發布會碰瓷小米的總結,也是對未來智己汽車應該如何發展進行的一次討論。
好的產品是需要成長性的,好的企業也是可以不斷OTA的。
在智己L6的上市發布會現場,真的就是一點兒也沒再提小米SU7,而是更加開放更加高舉高打地提到了寶馬、保時捷等,這又何嘗不是一種進步?
回過頭來看,新鮮上市的智己L6有著不錯的產品力,加上血拚的價格,是有成為為主流產品的潛質的,正如成立四年時間的智己汽車,亦有成為主流品牌的能力。
如今,「瘋了」的智己汽車正在嘗試邁向正軌,因為再不來一次正確的瘋狂,真的沒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