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言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是在父母的照顧和扶助下成長的,所以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是非常親密的。但孩子和父母都是獨立的個體,所以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密並不意味著完全沒有界限。
案例
香港港姐李嘉欣在社交平台發布的一組照片引網友的爭議,照片中是李嘉欣和自己8歲的兒子在泳池親密親吻。這已經不是李嘉欣第一次發和孩子如此親密的圖片了,以往她也曾發布自己穿著泳衣和孩子在浴缸中洗澡的照片。
而這件事情引起了網友的爭議,大多數網友認為,孩子已經長大到一定的年齡段,應該和父母保持界限。那麼孩子與父母缺乏界限會有什麼樣的危害呢?家長又該如何與孩子保持一定的界限?
父母與孩子缺乏界限的危害
1)孩子產生戀父、戀母情結
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對於父母會十分的依賴,這是由於孩子對世界認知不清晰,內心缺乏安全感所導致的。然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就需要慢慢的學會去建立起自我的保護,學會承擔責任。
如果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後,父母還沒有和孩子確立起一定的界限。孩子在長大後對父母的依賴心會越來越強,無法將感情轉移到其他的異性身上,所以在心理發育上出現異常,可能會有戀父、戀母情結出現。
2)獨立性弱
孩子與父母的界限不清晰,孩子對父母依賴心強。很多事情只會聽從父母的意見甚至是由家長決定安排。以至於孩子的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弱這對於孩子成長過程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是起到局限作用的。
而孩子在生活過程中以父母意見為主,這也是很多"媽寶男"產生的原因。這讓孩子在長大後與自己的另一半感情可能會有阻礙,家庭關係也會受到不良的影響。
和孩子保持界限的方式
1、減少親密舉動
孩子在長大以後,父母就要有意識的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為了避免孩子對父母的"遠離"出現不適應的心理,所以家長要慢慢的和孩子減少親密的舉動。
比如和孩子分床睡,剛開始可以先在旁邊陪伴孩子入睡再離開,給孩子一個適應的過程。除此以外,像是親吻等舉動要有意識的避免,讓孩子在心理上能夠確立起自我的意識。
2、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慢慢的學會脫離父母的幫助學會獨立的生活。所以父母和子女保持界限就顯得極其的重要,這可以給孩子足夠的獨立空間。
很多事情父母都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這樣也能夠慢慢的減輕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感,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如孩子洗澡、穿衣的問題,到了一定的年齡段孩子已經具備了自己去處理事情的能力。
總結
學會和孩子保持一定的界限,並不是完全的不管顧孩子。在孩子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是父母要及時的援助,但在肢體上則要保持自然的具體。這種教育對於孩子是極其重要的,這對於孩子來說是健康成長建立起的防護措施。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38fiG8BMH2_cNUgRvH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