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林斯基:究竟在教育工作中什麼是最重要、最主要的?——致未來的教師

2023-11-14   守望新教育

原標題:蘇霍姆林斯基:究竟在教育工作中什麼是最重要、最主要的?——致未來的教師

【置頂標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關注守望新教育,一起守望真善美】

究竟在教育工作中什麼是最重要、最主要的?——致未來的教師作者|蘇霍姆林斯基

究竟在教育工作中什麼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我對這個問題已經思考了32年。回答它並不那麼容易,因為在我們的工作中,沒有哪一樣是次要的東西。不過,教育工作畢竟還是有個核心的。

未來的教師,我親愛的朋友!在我們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們的學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學習——這並不是把知識從教師的頭腦里移到學生的頭腦里,而首先是教師跟兒童之間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關係。

蘇霍姆林斯基:關心兒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

蘇霍姆林斯基:怎樣聽課和分析課

全文如下:

我常常收到大學生其中主要是師範生的許多來信。幾乎所有的信里都提出一個問題,我覺得,回答這個問題對於許多未來的教師是有一定意義的。這個問題的意思是:究竟在教育工作中什麼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我對這個問題已經思考了32年。回答它並不那麼容易,因為在我們的工作中,沒有哪一樣是次要的東西。不過,教育工作畢竟還是有個核心的。

未來的教師,我親愛的朋友!在我們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們的學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學習——這並不是把知識從教師的頭腦里移到學生的頭腦里,而首先是教師跟兒童之間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關係。

兒童的腦力勞動、他在學習中的成功和失敗,——這是他的精神生活,是他的內心世界,無視這一點就會帶來可悲的後果。請記住:促使兒童學習,激發他的學習興趣,使他刻苦頑強地用功學習的最強大的力量,是對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當兒童心裡有這股力量的時候,你就是教育的能手,你就會受到兒童的敬重。而一旦這種不能以任何東西相比擬的精神力量的火花熄滅之時,你就變得無能為力了,即使有影響兒童心靈的最英明、最精細的手段,它們都會成為死的東西。

不久前,在一所學校里發生過這麼一件事。有一個學生,無論怎麼也弄不懂,植物是怎樣吸收營養、怎樣呼吸的,怎樣從幼芽里發育出葉子,怎樣從花里結出果子的。生物教師經常提問他和刺激他:「難道你連這麼簡單的東西都弄不明白嗎?你究竟能幹點什麼呢?」 在這個男孩子的心裡,漸漸地對自己失去了信心。最基本的知識對他來說也變得複雜了,因為缺乏自信心像一堵牆一樣擋住了他通向認識的道路。有一次上課時,生物教師說:「再過幾天,幼芽就要長出來了,我們全班都到長著栗樹的林蔭道去觀察。在那裡,要是阿遼沙還說不出別人都明白的東西,那時候事情就毫無希望了。」

生物教師很喜歡自己栽種的東西,他從種子培育出栗樹的幼苗,再把這些小栗樹排成一條林蔭道。當全班學生來到栗樹林蔭道的時候,教師驚呆了:樹上的幼芽全被剝掉了……學生們也垂頭喪氣地站在那裡。而在阿遼沙的眼光里,一剎那之間露出幸災樂禍的火花。

這個行為的背後隱藏著什麼呢?是內心的深深的痛苦,屈辱,精神力量的突然燃燒和暴發。阿遼沙以此表示抗議。他感到,教師的話里含有惡意。而孩子是要以怨報怨的,有時候甚至做出奇怪的、荒唐的、毫無意義的事來。

但比較常見的情況是:一個學生,接連不斷地吃「兩分」,他就跟自己的命運妥協了,漸漸習慣了這樣的想法,就是「自己什麼都不行」。每當我看到這種態度冷淡,毫無怨言,準備好耐心地傾聽教師的譏刺和訓斥而無動於衷的學生時,我的心裡就充滿了不平和憤慨。我的年輕的朋友,請你像怕火一樣避免這樣的事情吧!要為這種毫無怨言,默不做聲,準備接受任何訓斥的學生而感到可怕。這對一個人來說是最可怕的事。當你看到學生性格執拗、愛發脾氣的時候應當感到高興,應當容許學生對你的思想似乎抱著不信任的態度,而讓他去檢驗,去研究吧。「執拗性格萬歲!」——我真想用最鮮明的字體寫下這句話,並把它張貼在教員休息室里……

你是明天的教師,請記住:每一個兒童都是帶著想好好學習的願望來上學的。這種願望像一顆耀眼的火星,照亮著兒童所關切和操心的情感的世界。以無比信任的心情把這顆火星交給我們,做教師的人。這顆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不信任的態度所熄滅。要是我們,做教師的人,在心裡也像兒童對待我們那樣,把無限的信任同樣地給予他們就好了!那將是一種富有人情的相互尊重的美妙的和諧。

教師對學生力量的信心表現在哪裡呢?我們的工作的辯證法告訴我們,教師永遠也不會遇到這樣的時刻的到來,使他有權利說:由於我盡了自己的努力和操勞,這個學生已經達到極限,從他身上再也得不到更多的東西了。學校教育里的許多失誤,其根源正是在於有些人抱有這種思想。請你記住:人的力量和可能性是不可窮盡的。一個學生可能在一整年裡都沒有把某種東西弄懂弄會,可是終於有那麼一天,他懂了,會了。這種「恍然大悟」(我想把這種現象稱之為「思維的覺醒」)的內在的精神力量,是在兒童的意識里逐漸積累起來的,而且我們,做教師的人,是在用自己的信心幫助它的積累。任何時候都不要急於灰心失望。學生今天不會的,過三年才能會,那麼我在這三年里始終堅信人的力量是不可窮盡的。

結合這一點,我想向你,年輕的朋友,提出如下的建議:正像外科醫生把一些非常銳利的手術工具放在清潔的金屬盒子裡以備使用一樣,你也有一些最精細、最有靈性、最銳利而不十分安全的工具——評分,最好讓它多在盒子裡放著,而不輕易使用。我認為,那種幾乎學生說了每句話都要給他打個分數的習慣,是一種教育修養處於蒙昧狀態的標誌。以這種態度對待事情,這種最精細的工具就一會兒變成蜜糖,一會兒變成棍棒:它使這一個人陶醉,使那一個人受傷。我希望,學校里不要搞那種所謂「積累分數」的追求評分數量的事。在一個學季里,一個學生該有幾個分數,讓教師去掌握就可以了。

蘇霍姆林斯基與「書香校園 」 建設研究

蘇霍姆林斯基: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

請記住,即使是成年人,白費的、毫無結果的勞動,也會使他感到羞愧難當和頭腦糊塗的,何況我們接觸的是些孩子。如果學生從他的學習里期待不到什麼成績,他就會失去對自己力量的信心,就會變得要麼粗暴,要麼灰心。

學生如何看待自己,這一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他的道德面貌。在學校里,目前還存在許多手工業方式的東西:學生認識周圍世界,卻不認識自己,更不了解自己。我堅定地相信,兒童在認識周圍世界的同時,應當認識自己,應當充滿一種深刻的自我肯定的感情。自我肯定是自我教育之母。自尊感是一個人的榮譽感、名譽感、健康的自愛心的最強大的源泉之一。當你走上教育工作這個創造性的崗位時,請記住:你必須教會兒童進行腦力勞動,教會他們思考、觀察、理解,從腦力勞動的成果中感覺出自己的精神力量。

當跨進校門的時候,你不僅成為本門學科的教師,而且首先是一個教育者。你應當善於培養學生的學習願望。並不是所有的兒童都一樣思考,一樣感知,一樣識記的。一個學生已經弄懂了你想教會他的東西,而另一個學生還沒有弄懂,但這並不說明他不願意學習。要讓他有時間再想一想,不要把他那一點渴求知識的微弱的火花吹滅。只有在學生的腦力勞動取得成績,哪怕是微小的成績時,再來給他做評定。你要善於從每一個學生身上,看到和感覺出,他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性。有一次,聽到某位教師說:「這個學生毫無希望,他的命運就是這樣——永遠當差生。」這時我想起了亨利·海涅說過的話:「每一個人就是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是隨他而生,隨他而滅的。每一塊墓碑下面,都躺著一部整個世界的歷史。」

阿爾瑪——阿塔師範學院的女大學生塔瑪拉很關心教學方法的問題。她寫道:「我看到不斷湧現出大量的教學方法就使我感到害怕。幾乎每天在報刊上都能看到:這是一種新方法,那是一種新教學方式……怎麼才能搞清楚這麼多的教學方法和方式呢?其中的哪一些才是真正有效的呢?」塔瑪拉和別的大學生都關心「有些教學方法產生了,而其生命又不長久」(伏爾加格勒的一個大學生也這麼寫道)。你們應當懂得:任何一種教學方法,當它還只是存在於我們的觀念中,當我們還只是在字面上——在教科書上,在教案上分析它的優缺點時,這還不能算是真正的方法。譬如說,有一套很精緻的鉗工工具。它們都放在那裡,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用途。可是,當人的手還沒有接觸它們的時候,所有這些工具是什麼呢?是一堆金屬——如此而已。這其中的每一塊金屬,只有到了匠師的手裡,才能變成工具。教學方法也是如此。有了匠師才會有方法。這個方法能對兒童起什麼作用,這一點取決於你們,而且僅僅取決於你們。在學校里的真正的創造性勞動,首先是生動的、探究性的思考和研究。即使是最好的、最精密的教學法,只有在教師加入了自己的個性,對一般的東西加入了自己的、經過深思熟慮的東西以後,它才能是有效的。這裡不由得想起波蘭的著名教育家亞努什·科爾恰克的話:「指望別人給你拿出現成的思想,無異於讓別的女人替你生產你懷胎的孩子。有些思想是要你自己在陣痛中去生產出來的,這樣的思想才最寶貴。」如果你們想成為真正的能工巧匠,那就不要等待「別的女人替你生產你懷胎的孩子」。只有你在其中傾注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的教學方法,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來源 | 《給教師的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守望新教育。

「教育界的諾貝爾獎」——為什麼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實驗?

中國教育報:「新教育實驗」給教師帶來了什麼?——給教師有跡可循的成長路徑,讓教師的成長清晰可見!

如何營造書香校園?——沒有書香充溢的校園,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學校

程介明:從朱永新「新教育」看到的——創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新教育實驗的「長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新教育分會:關於發展團體會員、個人會員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創!【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約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麥田裡的守望者》有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陳東強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謂盛德。惟進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貴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無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埋下種子,以日以年;守望歲月,靜待花開。——陳東強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幫助師生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聽大師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匯聚田野的教育創造,助力同道的教育夢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實驗, 是一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起點,以通過「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新教育新在何處? 對於我來說,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舊時的背景運用到現在的背景去繼承,去發揚,去創新的時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