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領導不主動找同事,反而讓你傳話?背後隱藏的玄機有哪些?

2022-08-01     老夏分析師

原標題:為何領導不主動找同事,反而讓你傳話?背後隱藏的玄機有哪些?

職場裡不是「任人唯親」,也不是「任人唯賢」,而是 「任人唯利」。

領導提拔你,是將你作為他「權利」的延伸,需要的是肯聽話,執行力還到位的人。

但是聽話並且執行力強也不是決定因素,決定因素是「信任」,很多人任勞任怨為何最終還在基層。

因為領導擔心提拔你得不到你的「感恩」,最後給自己樹立個對手。

能力強的人,用來應付公事,算是「工具人」。

真正信任的人,用來「謀私」,是「自己人」。

導讀:為什麼領導寧可讓你作為中間人反覆傳話,也不願意自己打個電話?

在現實職場中,領導每一個看似無意的舉動都有他背後的深意,每一個看似多餘的動作,背後也必然隱藏著他的目的。

那麼在一些事情的處理方式上,領導為什麼寧可讓下屬作為中間人反覆傳話,也不願意自己親自打電話解決呢?

向下傳導壓力和責任

大多數領導都擁有著層級管理的思維,善於把一件事情層層分解到各個下屬身上,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將壓力和責任傳導出去,以便快速高效地解決問題。

更有甚者會在很小的一件事上動用分散方法,例如通知明天開會的事項,讓中層幹部負責通知底層幹部,一方面為自己省下了處理其他事情的時間和精力;

另一方面也調動了中層幹部的工作積極性,讓他們能夠解決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情,即便過程中產生了一些矛盾和問題,也能將其「扼殺」在搖籃里,在下層通過反覆的協調和溝通便能得以解決,避免形成推諉塞責辦事不力的局面。

老李是當地的基層幹部,任職時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請示領導,報告當日的活動、行程安排以及約見下屬等等,主動詢問領導的觀點和思路,來確定得到的答覆是否滿意。

作為「決策之人」,領導者不需要過問事情的經過,如果事必躬親則必然會造成明顯的惡果:

首先,領導一桿子插到底會把自己累垮,相當於把責任和壓力全部背負在自己身上;

其次,事事參與、步步跟進不利於解決問題,徹底打亂工作秩序,挫傷下級的工作積極性;

最後,領導事事親力親為難以在團隊中形成向上的工作氛圍,阻礙了中低層關鍵性崗位員工的成長和進步。

想讓傳話人介入某一件事

領導寧可讓你作為中間人反覆傳話,也不願意自己給某個人打電話,很可能就是他想讓傳話人介入這件事情。

由於這件事並不屬於傳話人的本職工作範圍內,所以領導也不好意思直接安排給傳話人,只好採用這種迂迴的方式。

小王是一家私營企業的人事,原本財務方面的工作和她並沒有多大關聯,但是財務在彙報收支和盈利的時候時常會漏掉項目,因此領導有意讓小王介入,隱晦地讓她向財務傳話。

由於財務是從小王這裡接收到的指令,因此遇到不理解的問題自然就會來問她,久而久之地也就被拖進了泥潭,總是有口難言。

後來領導讓小王給其他部門同事傳話的次數越來越多,每次傳完話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傳話的這項工作最後必定會把自己牽扯進來。

儘管這項工作和自己沒有聯繫,但最後卻完成了工作的大部分內容。

慢慢的,小王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摻和得越多,自己的工作量就越大,犯的錯誤也越多,而受到的獎勵卻越少。

實際上,領導讓下屬作為中間人反覆給別人傳話,實際上就是有意把他捲入這件事中,其目的就是讓下屬來解決這件事,而並不是單純地讓他傳個話而已。

這種事情就像牛皮糖一樣,一旦沾上就是想甩都甩不掉,因此便儘量減少和領導見面的次數,即使是彙報工作也會將任務量攢到一定程度再去,因為既然不知道如何拒絕領導的安排,那就儘可能減少對方給自己安排額外工作的機會。

做事預留迴旋餘地

作為下屬而言,自己的言行雖然代表著直屬上司的意願,但絕不可以僅僅起到傳聲筒的作用。

而是認真領會領導意圖,變為用自己的管理語言用自己的管理方式起到向下傳達、灌輸和執行的目的,不僅樹立了自己的管理權威,而且也順暢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使命。

回到問題本身,領導其實並非讓你作為中間人傳話,而是將自己的意見明確傳達你,你應該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和態度進行傳遞與表達,以解決好存在的問題。

在中國特有的「象棋文化」中,下象棋時將領是不能輕易移動的,因為他一旦移動,就會發生大事。

要想取得勝利,必須充分發揮車馬炮的作用,甚至馬前卒也是不可忽視的力量。

在大多數決策場合中,領導不會輕易親自出馬,通常是最後一個出場,並且一出場就有強大的氣場,說的每一話都是一諾千金。

但是當動不動,不僅會吃大虧,而且還可能要承擔「滿盤皆輸」的後果。

所以領導不能輕易說話,必須由中間人按照領導的意圖反反覆復在中間討價還價,而一旦領導出場,必然會花費巨大成本,因此必須要有成果才能等領導一錘定音。

文/老夏分析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0b2b440465360efcc7feacab6e249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