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筆驛》有言:"時天地來皆同力,英雄運去不自由。"
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作為一場席捲全球的戰爭,在二戰期間,也有許多國家蒙受了沉重的打擊。由於戰爭是非常殘酷的,因此在作戰過程中,很多戰士們也面臨著生命的威脅,對於他們來說,如果能夠從戰場上活下來,就已經非常幸運。
曾經,二戰中有這樣一位特殊的士兵,他在下降的過程中不幸掛在了塔尖上,為了能夠保住性命,他選擇了裝死並成功騙過了敵人,然而,在後來的日子中,這位士兵卻在塔尖上又被掛了七十五年。那麼,這位士兵究竟是誰?後來他又為何會被掛在塔尖上呢?
這位士兵就是約翰·斯蒂爾,而他正是二戰時期的一位傘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諾曼第登陸這場戰爭可謂是非常重要的,作為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上發起的一次大規模戰爭,在諾曼第登陸期間,也有接近三百萬名戰士通過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的諾曼第地區。
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在諾曼第登陸發生之後,整個二戰的戰略形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在這一戰爭期間,除了海軍之外,空軍也同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於斯蒂爾來說,他並不是久經沙場的戰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出於對軍隊建設的需要,年齡較大的斯蒂爾也被徵用到了軍隊中。
在諾曼第登陸戰發生後,他作為傘兵部隊中的一員,也成為了被投放出去的對象。在美國方面的軍隊看來,如果他們能夠將傘兵集中投放到德國的陣地的話,那麼就一定能夠對德軍發動猛烈的攻擊。然而,基於天氣原因的影響,這些傘兵在被投放出去之後,卻被風吹散到了不同的地區。在這種情況之下,美軍的傘兵部隊也面臨著非常危急的情況。
當時,由於美國方面的傘兵並不是有組織的降落,因此,他們的行為引起了德國軍方的高度關注,在傘兵下落過程中,很多德國軍人也對其發動了猛烈的攻擊,而在那個時候,斯蒂爾就意外地飄落到了一個教堂的塔尖之上,當時,他嘗試過用隨身攜帶的武器割斷繩索,並從塔尖上逃生,然而,由於操作不慎,斯蒂爾身上的武器也紛紛掉落到了塔下。
在那個時候,當地面上的德軍發現掛在塔尖上的斯蒂爾之後,就對其進行了開槍攻擊,然而非常幸運的是,這一槍卻打在了斯蒂爾的腳上,這一槍也並沒有對他的生命造成任何的影響,而在這個時候,為了能夠保住自己的性命,斯蒂爾決定以裝死的方式來逃過德軍的搜查。
當時,由於斯蒂爾掛在塔尖上,距離地面較遠,且德軍方面也對其進行了射擊,因此,在德軍士兵看來,斯蒂爾的死亡也是一種必然,就這樣,他們也並沒有對其有過多的在意。後來,德軍士兵對這一戰場進行了大規模的清理,很多屍體都被扔到了死人堆中,而斯蒂爾正是憑藉著自己裝死的本領逃過了一劫,在德軍撤離之後,斯蒂爾很快從死人堆里逃了出來,並回到了美軍部隊中。
由於斯蒂爾已經充分掌握了德軍內部的戰略環境,因此,當他回到美軍部隊之後,他的情報也為美軍進攻德軍提供了重要的幫助,在這場戰爭結束之後,斯蒂爾也得到了兩枚軍功章的獎勵。在後來的日子中,當地居民為了對斯蒂爾進行紀念,也將一個斯蒂爾的模型掛到了教堂的塔尖之上。這一掛也持續了七十五年之久。縱觀整個二戰時期的戰爭歷史就能夠感受到,斯蒂爾也是其中最為幸運的一名士兵。
結語
對於斯蒂爾來說,他顯然是以為非常幸運的士兵,雖然說在最開始的時候,他遭遇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情況,但他卻能夠成功脫險,並成為後世人民紀念的對象。
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從斯蒂爾的經歷中就能夠感受到,戰爭是非常殘酷的,如果說斯蒂爾沒有想到通過裝死來矇混過關的話,或許他早就已經成為了萬千犧牲士兵中的一員。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世界上各個國家也充分認識到了戰爭的殘酷,現如今,和平發展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的共識,相信在以後的日子裡,和平也能夠繼續存在於人類社會之中。
參考資料
《諾曼第登陸》
《籌筆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eec9e06c339e7a8051075952fc047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