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點更近》[美]雷·庫茲韋爾 著,蘆義 譯,湛廬文化 |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
繼《奇點臨近》之後,雷·庫茲韋爾的又一部里程碑式作品《奇點更近》探討了以人工智慧、生物技術及納米機器人為代表的指數型技術將如何推動人類走向奇點。
庫茲韋爾通過紮實的論證,在書中重申了他對未來20年的大膽預言——AI將在何時通過圖靈測試;人類將在何時邁入奇點;持續發展的人機融合技術將如何使人類智能增強數百萬倍;人類壽命如何實現延長,超越目前120歲的生物學限制;可再生能源技術的不斷完善將如何滿足我們所有的能源需求;指數型技術將如何改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等。我們即將邁入認知、生活乃至生命被重構的時代,一切都將重新開始!
>>內文選讀:
人類邁向奇點的千年征程已步入衝刺階段(節選)
我們一直在按計劃邁向奇點。這本書出版的緊迫性源自指數變化的核心。在21世紀初還難以察覺的趨勢,現在已經實實在在地影響著數十億人的生活。2020年以來,我們進入了指數曲線急劇變陡的部分,創新的步伐給社會帶來的影響前所未有。為了給你一個參考,你閱讀這段文字的時間點,可能距離首個超人類AI的誕生更近,而不是離我的上一本書《人工智慧的未來》的出版時間更近。與我1999年出版的《機器之心》相比,你現在恐怕離奇點降臨更近。從人類的生命周期來看,現在出生的嬰兒在奇點到來時將剛剛大學畢業。在個體層面上,這是一種與2005年相比完全不同的「接近」。
正因如此,我才寫了這本《奇點更近》。人類邁向奇點的千年征程已經步入衝刺階段。在《奇點臨近》的前言中,我曾寫到我們當時正處在這一轉變的初期。而現在,我們進入了高潮期。那本書是對遙遠地平線的一瞥,這本書則講述的是走向地平線的最後幾公里。
幸運的是,我們如今更能清晰地看懂這條道路。儘管要實現奇點還面臨諸多技術挑戰,但關鍵的先行指標正迅速地從理論科學走向積極的研究與開發之路。在未來10年里,人們將與看起來非常人性化的AI互動,簡單的腦機接口將像今日的智慧型手機一樣普及,並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影響。生物技術領域的數字革命將幫助我們治癒疾病,並顯著延長人類的壽命。然而,與此同時,許多勞動者也將經歷由於技術革新造成的經濟動盪之痛,而我們所有人都將面臨對新技術的不慎或蓄意誤用導致的風險。到21世紀30年代,不斷進步的AI和日漸成熟的納米技術將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促進人機結合,這將進一步放大可能的希望與潛在的危機。如果我們能夠成功應對由這些進步帶來的科學、倫理、社會和政治方面的挑戰,那麼在2045年,我們將深刻改變人類在地球上的生活,使之變得更美好。反之,如果我們失敗了,我們的生存就會受到威脅。因此,這本書將聚焦於人類奔向奇點的最終路徑——我們所了解和熟悉的世界的最後一代人將共同面對的機遇與挑戰。
首先,我們將探索奇點的確切到來方式,並將其置於人類長期追求重塑自身智能的背景下。以技術創造感知能力帶來了一些深刻的哲學問題,因此我們將深入討論這場變革如何影響人類的身份和使命感。其次,我們將討論未來幾十年的實際發展趨勢。正如我將展示的那樣,「加速回報定律」正驅動一系列反映人類福祉的多個指標得到指數級的提升。雖然創新帶來的最明顯的弊端之一是各種形式的自動化導致的失業,但我們將搞清楚,為什麼長遠來看仍有理由保持樂觀,而且為什麼我們最終不會與AI競爭。
隨著這些技術為人類文明帶來巨大的物質財富,我們將致力於突破限制人類全面繁榮的下一大障礙:生物學上的弱點。接下來,我們將展望未來幾十年內人類可以使用的工具,以越來越多地掌握生物學本身:首先是戰勝身體的衰老,然後是通過增強人類有限的大腦來迎接奇點的到來。然而,這些突破性進展也可能會使我們面臨風險。生物技術、納米技術或AI的革命性新系統可能會導致某種形式的災難,例如,毀滅性的流行病或自我複製機器的鏈式反應。最後,我們將評估這些威脅,這需要我們慎重規劃,但正如我將解釋的,我們手頭的策略非常有希望去消除或緩解這些危機。
這將是人類歷史上最激動人心、最重要的幾年。我無法確定地說奇點之後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但通過理解和預測帶領人類走向奇點的過程,我們可以確保人類在最後接近奇點時的道路是安全和成功的。
作者:
文:[美] 雷·庫茲韋爾 編輯:袁琭璐 責任編輯:朱自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