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梗、強煽情、硬搞笑?2024春晚的節目單,將繼續散發「焦慮」

2023-12-14     電影番茄

原標題:爛梗、強煽情、硬搞笑?2024春晚的節目單,將繼續散發「焦慮」

一晃眼,2023年就快結束了,靠近年關,有關「春晚」的話題又被網友提起。

巧的是,最近央視春晚官方也公布了即將到來的龍年春晚主題——「龍行龘龘,欣欣家園」

相比往年,此次的春晚官宣不僅遲了許久,還低調不少。

but,觀眾似乎並不感冒,直言,「這春晚會標像不像樓盤開盤的廣告?」

甚至有人「毫不客氣」地點名,要求上新「老演員」。

在番叔看來,這樣的要求並不過分。

回看近些年的春晚,舞台與陣容雖然一年比一年豪華,但呈現出來的效果卻是每況愈下。

以至於網友評論,「自我感覺,近幾年的春晚不接地氣。」

01

就拿2023年春晚舉例吧!

其實早在2023春晚之前,就有博主大膽做過預測。

萬萬沒想到,全中!

先說一直被很多人期待有笑點的岳雲鵬孫越的相聲吧——《我的變變變》

全程諧音梗,所謂的包袱就是裝傻充愣。

看節目與不看節目的人,都被干沉默了,有網友吐槽,「我有這麼難被逗笑嗎?兩位仿佛給我的笑點做了全麻。」

徐志勝同樣也在春晚馬失前蹄。

在此前的綜藝上,他一直保持「有梗」高輸出的狀態,高情商也成了他的主打人設。

但在春晚的舞台上,他的脫口秀《給我一分鐘》幾乎全是網絡流行梗,強行拼湊。

當然,爛梗、諧音、硬搞笑,我們也能理解,畢竟人類的悲歡並不相同,萬一有人喜歡呢,你說是不?

但年年搞「怕老婆」的這一套,也是沒誰了。

郭冬臨跪鍵盤,到孫濤上交工資,「女強男弱」的家庭關係真的健康嗎?

尤其是去年的《上熱搜了》,強行秀恩愛的表面之下,更多突顯出來的是男方的卑躬屈膝與女方的無理取鬧。

這樣的節目直接把全場給干沉默了,沒有一個笑臉。

要知道,這可是要給全國人民帶來歡樂的舞台啊!

最離譜的還是于震、孫茜《初見照相館》,一檔小品節目,尬得全國觀眾直皺眉。

十幾分鐘的語言類節目,找不到幾個笑點。

從生活瑣碎到對情感生活的不滿,小市民的生活氣倒是體現得淋漓盡致,這哪是小品,延長半個小時,這不是一集都市劇嗎?

最尷尬的還是孫茜于震兩人的鞠躬道歉與秒換情侶服。

鬧呢,上一秒吵得不可開交,下一秒就甜蜜和好,這是什麼魔幻愛情把戲?

當然,近些年的春晚節目除了尬之外,就是強行搞「包餃子」式大團圓來收尾。

一般都會疊一些催婚、三胎、情感的話題buff後,再注入「大家一起包餃子」的和諧畫面。

而直播的鏡頭便會「恰好」切到一群尬笑且機械性鼓掌的觀眾們。

02

這樣的春晚,還能走多遠?

沒人知道!

但本山老師曾在採訪中點出,「其實春晚小品它的最大主題是快樂,你那個作品教育不了人,365天都在這個教育的額過程中走過,就這一晚上你還教育他,有用嗎?」

缺失「讓人快樂」的元素,或許才是近些年春晚舞台暴露出來的弊端。

其實,這樣的問題早在1987年的春晚就曾遇到過,教育與快樂在除夕之夜哪個更重要?

當年,楊潔導演在春晚之際準備了一檔《齊天樂》春晚。

但沒想到剛做好準備,就被通知節目「太俗」。

可「俗」不代表不可賞,就像陳佩斯朱時茂在《主角與配角》中所演得那樣,「你管得了我,你還管得了觀眾愛看什麼嗎?」

於是,便有了八戒點炮仗、悟空巧戲師弟、嚇到師傅的搞笑場面。

還有八戒耍寶、給娘子送汽水、吐槽老丈人的畫面。

以及眾仙齊賀歲。

那時候的春晚舞台,主打就是快樂。

在與民同樂的前提下,有溫情有關懷,它沒有把「教育」掛在嘴邊,而是在全國人民歡聚的時刻,用心陪伴。

當然,光有這些還不夠,我們所懷念的春晚經典,是擁有創造力且接地氣的時代。

那時候,春晚總是走在時尚的最前沿。

比如:趙本山的小品經典台詞,「小樣兒,你穿上馬甲,我就不認識你了?」,「馬甲」一詞已然演變成網際網路ID的代名詞。

還有「要啥自行車」,直接成為各個視頻的常客。

「沒病走兩步」、「恭喜你,都會搶答了」、「人家唱歌要錢,你唱歌要命」......至今仍舊是朋友們之間聊天的高頻語句。

還有趙麗蓉老師在《老將出馬》里的「點頭yes,搖頭no,來是come去是go」,已經是刻在國人DNA里的記憶。

當然,歌曲方面比起小品節目,也是絲毫不遜色。

《難忘今宵》之外,還有《相約一九九八》,《同桌的你》、《風雨彩虹鏗鏘玫瑰》、《常回家看看》。

至今仍是經典,每每聽起,都別有滋味。

舞台造型上,也有引領時尚的味道。

劉曉慶的紅襯衫+黑裙子的造型,直接掀起全國女性的模仿熱潮,是不是記憶中,自己的媽媽也有這樣一套穿搭呢?

就連宋丹丹在《火炬手》中的穿搭,現在還在某寶找到同款高端服飾。

這才是春晚該有的樣子,無論是作品,還是影響力,都應該是頂尖的姿態。

而我們喜歡這些演員,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作品,還有他們背後的努力。

趙本山因為《火炬手》質量不佳在後台痛哭,甚至會因為一句台詞的錯漏而內疚許久,而這之前,他與他的團隊已經付出了十分的汗水。

趙麗蓉老師在《如此包裝》里的突然劈叉,並非是事先設計好的動作,而是因為腿傷復發,但即便如此,她還是順利完成了舞台上的所有動作。

其實,無論是上面兩位,還是蔡明、郭達、鞏漢林、馮鞏等演員,他們無不有著紮實且純熟的表演功底,此外,還有著自己的表演風格。

在創作上,保持「與民同樂」,紮根群眾的基礎上,充分展現自己的個人才能。

也是如此,儘管那些年春晚的舞台沒有那麼奢華,甚至可以說簡陋,但帶給觀眾的快樂卻是最真實的。

03

時過境遷,讓全家圍坐在一起苦等的春晚,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

曾經諸如《巧立名目》、《打工奇遇》這樣「敢說」的節目,好像再也看不到了。

大家唯一能看到的便是婚姻里的尷尬與催生的迫切。

最應該開心的一夜,映入眼帘的全是焦慮。

然而,不出意外的話,這種尷尬與沉默將會在2024春晚繼續上演。

首先,是沒有意外與驚喜的主持人團隊。

按照網友的推測,2024春晚的總導演沒有發生變化,那麼主持人團隊波動就不會大。

其次,按照往年的套路,網絡熱梗一定會出現在語言類節目中。

比如「哈基米」、「真嘟假嘟」、「包餃砸」等等。

最後,便是強行來一波的「溫情畫面」,

有網友甚至給出了總結,「七言押韻打油詩,製造矛盾抄熱梗,矛盾加劇打嘴炮,難言之隱終揭曉,暖心和好包餃砸。」

換言之,沒有驚喜,全是套路與流程。

拿這樣的春晚,觀眾何故要為之鼓掌呢?

其實,一場晚會的好壞評判標準,從來都是觀眾的態度。

除夕夜,大家都只是想要純粹地感受小品、歌舞的魅力,而並不是再回顧所謂的熱點與被教育。

我們所期待的,無非是像白雲黑土那般說著《昨天今天明天》,感受著當下最真實的生活百態。

也想暢想下郭達蔡明在《機器人趣話》中所展現的國人對科技的嚮往。

即便是像范曉萱的《健康歌》,帶給我們簡單的快樂也是可以的。

然而,這樣的憧憬,似乎在目前的預測中,並不能看到!

當然,我們還是滿懷期待地希望即將到來的龍年春晚能夠有所改變。

我們還是想要從春晚中笑著出來,有新的力量,面對新的一年;而不是笑著對著春晚,在萬家燈火時,為一場全民的盛宴感到惋惜。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安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d9228ff16f9e2eb76d437722559d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