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一大墓被挖,9米長的盜洞出土一神劍,考古家:未解之謎!
古時人們對兵器的追求堪比如今人們對黑科技的嚮往。特別是一國之主,兵器的利鈍更是權力的完美體現。隨著考古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古代寶劍被不斷挖掘、發現、進而出土展示。正如湖北襄陽戰國墓中出土的這把夫差劍,對於偏愛歷史的人群來說,就是一把未解之謎。
歷經幾千年的滄海變遷,夫差劍就在1972年的土地平整活動中悄然現世。那是一個冬天,在湖北省某公社的一個山崗上,村民無意中發現了一處戰國墓地。但遺憾的是,考古隊並不是第一個發現這個墓地的人,因為從地面到主墓室有一個高達9米的盜洞,接踵而來的是對墓室情況的擔憂,因為盜墓賊手段粗暴簡單,墓室是否已經被損壞,陪葬品是否已經被掠奪,一切都還不得而知。 在武漢大學歷史系教授和學生的志願挖掘過程中,發現盜洞並沒有對文物有太大影響,歷經幾個月的挖掘,出土了大量的青銅武器,也就定義了該墓室的年代為戰國時期。而在眾多青銅武器中,有一把劍身鑄有「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字樣,根據鳥篆鑑定,此劍的主人為吳王夫差。但是有個問題隨即而來,吳國與楚國勢不兩立,那吳國的寶劍為什麼會出現在楚國地界?素材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