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女作家在京寫「四不」隔離日記:戴上口罩,我也有一張親和力濃烈的臉

2020-03-06     今日女報


女人當悅己

文/杜介眉

2020年這場新冠肺炎疫情,擊碎多少人的歲月靜好,曾經唾手可得的日常人生,也變得狼狽、苦悶與無助。

湖南女作家狐姐寫下的隔離日記,卻讓人有種難得的歡樂感。

狐姐是作家、畫家,一個總是嘰嘰喳喳、蹦蹦跳跳、風風火火的女子,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她獨處異地,無人陪伴,被隔離14天,不能出門半步。狐姐每天寫下隔離日記,其中寫道:不能讓自己頹廢,不能讓自己慵懶,不能讓自己成為怨婦,更不能讓自己不修邊幅。

內部小環境自由、寬鬆、無監督,外部環境又充滿不安與焦慮,狐姐要做到這四個「不」,不容易。但狐姐真的做到了。

2月26日,狐姐在朋友圈感慨:今天「刑滿釋放」,出去倒一袋垃圾,哇,原來世界那麼大。

解除隔離後的她,如孩童般開心,歡呼雀躍。

嬌妍中有點兒倔強、潑辣的狐姐,更多的是明快和爽朗。

嬌妍中有點兒倔強、潑辣的狐姐,更多的是明快和爽朗。

被隔離不頹廢

「被惦記是一種幸福」

狐姐在北京一家公益機構上班。雖然單位允許遠程工作,但她是個敬業、認真的人,覺著只有回到北京,才能專注於工作。2月9日,她從益陽桃江出發,由長沙南站坐高鐵,到達北京。作為外地進京人員,她被要求隔離14天。狐姐真實記錄這些天的點點滴滴,說是要留「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藝術學一個研究範本」。

2月9日初回駐地,狐姐遭遇硬核封路。火車貨櫃的廢舊鐵皮、殘破的三輪小貨車、厚實的爛木板,各種材質被拼成路障,堵住了回家的路。導航帶著她兜圈,她推著箱子,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一邊「假裝很生氣」,一邊又暗地裡有種喜劇般的情緒波動,是千載難逢的體驗。

2月11日,狐姐去宋莊村委會警務室。工作人員給她測體溫,登記身份證、車次、來京時間等信息,並要求狐姐從這天起正式自我隔離14天,按時記錄體溫,交物業簽字確認。工作人員是一個溫和的女子,說話客氣,狐姐用兩個字表達自己的心情:「喜歡」。

狐姐回到家,通州疾控中心打來電話,與她拉家常一般,問了三分多鐘的情況。

2月12日,宋莊鎮政府來電,告知狐姐不能出門半步,接著,當地的書記帶人來看狐姐,送來體溫計,規定專人傳遞物品。

狐姐在隔離日記中寫:「被政府惦記是一種幸福。」她對自己作了一些規定:不睡懶覺、不穿睡衣走來走去等等。這個一層82平米、閣樓11平米的空間,成為了她的辦公室、社交圈、運動場。她要做到不讓自己頹廢,不讓自己慵懶,不讓自己成為怨婦,更不讓自己不修邊幅。

口罩遮住了女人的口鼻,卻讓她們的目光更加灼人。

口罩遮住了女人的口鼻,卻讓她們的目光更加灼人。


隔離期不慵懶

新創作被贊「大師手筆」

狐姐有一組作品畫的是各色女人的面孔和表情,有羞澀的少女,也有淡然的淑女。2月13日晚,狐姐撕掉一個白色粗布床套,自製19個口罩,給畫中的19個女人戴上。口罩遮住了女人的口鼻,卻讓她們的目光更加灼人。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中,畫家狐姐以藝術方式呈現災難中女性的反應,期待、渴望、恐懼、自在、勇敢的目光,讓人過目不忘。

狐姐將這組作品發到網上,引來各方好評。解放軍藝術學院孫浩教授稱其「大師手筆」,著名畫家羅郎教授給予鼓勵,眾多好友點贊她的作品。

2月22日,閒不住的狐姐,又在家做了一面鄉愁團扇牆。這是個細緻的活,也是個粗笨的活,「需要做女紅的細緻,也需要做篾匠的周全」。

閒不住的狐姐在家做了一面鄉愁團扇牆。


狐姐曾在宣紙團扇上,畫了很多可愛的舊器物,馬燈、火鉗、石磨、老電影放映機、小豬食盆等等,並配有書法和小品文。狐姐說:「這些扇子是我的兒女。它們傾注著我的鄉愁,珍藏著你我他小時候的故事。」狐姐想將它們固定,做成一麵糰扇牆。

狐姐有把電鑽,她上網學習了使用方法,又網購了鐵絲網格,接著量尺寸、算面積,爬上爬下,折騰了大半天,終於大功告成。美美的團扇牆,讓狐姐的房間更充滿溫情。

2月23日。隔離第12天。陽光照進了狐姐的閣樓。白色的床罩更加潔白,在狐姐的眼裡,「純潔又感傷」。

但狐姐不會讓感傷泛濫,她練起瑜伽。一開始,她穿著羽絨服起練,接著脫去外衣留絨衣,慢慢地,她把帽子取掉、襪子脫了,只單穿著打底衣。細細密密的汗冒出來,狐姐的心情快樂起來。

「當冰冷遇上了鮮活,冰冷也會變得熱情。」狐姐說。

瑜伽達人狐姐在家練起了瑜伽。


悅己而不怨懣

不怠慢一頓飯一杯飲

狐姐愛生活。隔離期間,她對自己的愛,對生活的愛,更加細緻入微。

她把床單鋪得一絲不苟。廚房清得工整潔凈。所有物件都用茶麩粉清洗。連抹布也拾掇得跟臉巾一樣乾淨。

隔離期間不能出去購物,她將礦泉水瓶蓋剪幾個口,做成了噴霧器。四五升裝的礦泉水喝完後,水桶就成了她的收納利器,裝米、裝菜,泡消毒水,裝內衣內褲、羽絨服。

狐姐不怠慢一頓飯一杯飲。看看她某一天的餐譜吧。早餐,小米粥拌漚蘿蔔條;午飲,咖啡;中餐,肉片生菜雞蛋蔥花炒飯;下午茶,自製金桔檸檬茶;晚餐,獼猴桃;夜飲,紅棗折耳根金銀花菊花茶。

2月19日,狐姐記錄了一碗「五寶粥」的誕生。這「五寶」是,小米、牛肉、胡蘿蔔丁、生薑絲、青菜葉。

早上6:52開工,至7:58,她在房間裡練習嘴角上揚,喝藥水、量體溫,清鞋架,切菜、煮五寶粥,登錄喜馬拉雅聽音頻課。

這期間,她不停在房中跑來跑去,忙得不亦樂乎。當鞋架整理好、音頻課聽完、體溫量好,她積累了1042步。這時,五寶粥也冒出香噴噴的氣味。做完這一切,狐姐看了下時間,早上8:25。

狐姐跟娘家婆家的親人、曾一起鍛鍊的女友,在微信群聊天,發現有兩個女友都胖了。她趕緊稱了下體重,54.6公斤。心想:還好,沒讓自己頹廢。微胖而不肥,是她對體態的追求。

狐姐說,女人要學會「悅己」。「經過這次肺炎疫情的生死考量,我們更需要珍惜生命,好好打理自己。每一刻,都當作生命的最後時刻去生活。」

狐姐的性格里多為單純和明亮。

女人進取自嬌妍

戴上口罩也有一張親和力濃烈的臉

狐姐,本名胡紅霞,來自湖南桃江。狐姐和父親胡則丘先生,都當過桃江縣文聯主席。胡則丘先生於幾年前過世。生前,他給女兒的《女人五味》這本書寫跋《小記紅霞》。

父親這樣描繪女兒:

紅霞在桃江農村,同山村妹子生活在一起,一起照山泉而蕩漾著長大,臉面和眼神都有山溪水的靈氣和透明。所以她的性格里多為單純和明亮。未曾嬌慣,卻帶嬌妍。

嬌妍中有點兒倔強、潑辣,更多的是明快和爽朗。走到哪裡,哪裡就熱鬧起來,有男子漢的豪爽大氣。她並不富有,但屋裡的收拾點綴總顯現時尚,生活講究品味,凡事不走弱門,充滿自信。

紅霞的人生態度是進取的,她心底和眼中充滿陽光,她看人總看到別人的長處,看事總能窺其正面。

以狐姐的個性,她也從來不吝嗇夸自己,自稱「跨界狐姐」。「廚房可把飯菜弄熟,電腦前可把文章寫好,荒郊野外可來一段勁舞,也可畫一幅水墨或是油畫,千里之行可以一踩油門長驅直入」。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自評:「哪怕是戴口罩,我也有一張親和力濃烈的臉。」

提及這次的隔離,她說是一次難得的體驗,「養胃、養神、養心、養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cvIsXABjYh_GJGVuUT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