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沒本事的人,越喜歡發這幾種朋友圈,往往自己察覺不到

2022-06-23     仲念念。

原標題:越沒本事的人,越喜歡發這幾種朋友圈,往往自己察覺不到

圖/源自網絡 侵權請聯繫刪除

朋友圈作為一個對外開放的窗口,一個人所有的品行,或是真實性情都可以從中看出端倪。

在朋友圈中我們總能看到這樣兩種兩極分化的場景,有人心懷若谷誠誠懇懇,以積極的心態擁抱生活。

這樣的朋友圈幾乎所有人都會滿懷歡喜地去打開點贊,欣賞感受他人的積極,也能給自己帶來積極的影響。

而有些人的朋友圈,卻是讓人一眼看了就想屏蔽的存在,他們從不傳遞正向的情緒價值,他們只把朋友圈作為自己情緒的垃圾桶,不斷地往裡面扔各種垃圾。

在生活中所有見不得人的情緒與吐槽,他們都喜歡放在朋友圈裡面讓網絡中的朋友來評判對錯,或是給他肯定。

他們把朋友圈當成自己最後一片自留地,他們甚至會覺得,只有朋友圈才有資格承受他們的喜怒哀樂。

在他本人看來也許這是一种放松,發泄的行為,但在外人看來,他們的行為會被定義為沒本事。

因為現實證明,越是沒本事的人,往往就越喜歡發以下這幾種朋友圈,可能自己察覺不到。

一:炫耀自己

近期的熱播劇《夢華錄》中,女主角趙盼兒九歲時因父罪沒入賤籍,被迫開始了以色侍人的生活。

為了可以在風塵之地保住清白之身,她明明研習了十幾年的歌舞,卻不敢拿出來炫技博滿堂喝彩。後來管事的看她實在沒有歌舞的天分,於是把她打發去了帳房打算盤學算帳。

在古代,沒有朋友圈這種社交圈子時,一個人對外展示的所有場景,都可以歸為與現代朋友圈性質相同的存在。

因為趙盼兒從不對外展示她的優秀之處,她也因此可以保住自己的清白之身,還學會了算帳經商。而她能保護好自己的關鍵就在於「藏拙」。

越有本事的人,越懂得藏拙,他們懂得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

相反越沒有本事的人,他們會恨不得全世界都能看到,他得到的任何一點小成就,因此總會迫不及待地在朋友圈裡面炫耀自己。

殊不知這樣的行為,並不能讓別人對他心悅誠服,只會為他帶來許多非議。

二:貶低他人

在生活中我們總會有一些看不慣的人和事,有些人選擇隱忍不說,有些人卻喜歡把這些看不慣的東西,通通搬到朋友圈裡面公布。

他們特別愛用朋友圈去貶低他人,今天可以吐槽張三,明天可以謾罵李四,後天就會把他的頂頭上司掛在朋友圈裡面示眾……

也許一開始會有人為他們這樣的行為捧場,也會在評論區與他互動幾句,助他聲威。但次數多了,難免會讓人心生厭煩。

更何況,今天他可以屏蔽正主在朋友圈裡面貶低對方,似乎也代表了,明天他就能屏蔽自己,在朋友圈裡面對自己挑三揀四。

而這些他謾罵貶低的所有人,在朋友圈之外,他一樣需要笑臉相迎,這樣表里不一的人又怎麼會值得別人的信任。

對偶爾的一兩個人有意見實屬正常,但如果在他的世界裡,所有人都是有問題的,那麼實際上有問題的那個人其實是他,他越憤世嫉俗,就代表他越沒有本事。

三:抱怨連天

喜歡抱怨的人,在現實中不會受人待見。因此,他們會把這個抱怨的陣地轉移到網絡上,轉移到朋友圈中。

在朋友圈裡,他們可以輕鬆地滿足自己愛抱怨的愛好,卻不必去顧慮任何人的眼神。

但他的抱怨卻往往得不到其他人的認同,在心理學中說,抱怨其實是對自身無能譴責的轉移。

明明是自己無法做到,卻總喜歡把問題歸結到別人身上,以此來為自己的心理脫罪。

這樣的人毫無疑問是沒有本事的,一個真正有本事的人,他們會把抱怨的功夫用來解決問題,而不是用怨天怨地抱怨連天,來抹掉自己無能的事實。

從朋友圈中,我們可以甄別出一些對自己人生有幫助的益友。

而對於那些喜歡炫耀自己,貶低他人或是總抱怨連天的所謂朋友,他們的存在會拉低你朋友圈的質量,甚至影響你的心情,不再往來最好!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c2778f66f8c71327da5d17e2910fe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