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朝鮮成功發射軍事偵察衛星,一雪前恥舉國歡騰

2023-11-23     軍武次位面

原標題:重大突破,朝鮮成功發射軍事偵察衛星,一雪前恥舉國歡騰

《軍武次位面》作者:大伊萬

根據央視新聞客戶端11月22日報道,朝中社稱,朝鮮在11月21日成功發射了一枚軍事偵察衛星,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現場觀摩發射,衛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同時,韓國方面也通報稱,11月21日22時40分許,觀測到朝鮮在平安北道鐵山郡的西海衛星發射場有發射活動,發射體飛過韓國上空後飛向太平洋,首爾一度響起了防空警報,但發現火箭飛行正常後又解除了警報。這樣,無論是朝鮮公開宣布,還是韓國側面印證,都證明此次衛星發射成功。

朝鮮的翻身仗

毫無疑問,這是朝鮮在今年初以來,在航天發射事業中的一次翻身仗。其實朝鮮在2022年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衛星發射事宜,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同志在2022年3月就視察過還在擴建中的西海衛星發射場。同一時刻朝鮮宇宙開發部門還先後進行了偵察衛星和運載火箭系統、多個分系統的測試,比如高解析度星載相機,地面測控系統等都先後進行了測試。

2022年3月金正恩視察火箭發射基地

2022年12月,朝鮮宇宙開發局甚至為此次衛星發射進行了一次預演,使用一枚試驗火箭將一顆偵察衛星的模擬載荷高角發射到500千米的軌道。星上搭載了低解析度的普查相機,儘管解析度僅有20米左右,但最起碼成功驗證了運載火箭的效能,驗證了衛星系統的可靠性等。此次成功的試驗性發射,基本意味著朝鮮的偵察衛星和運載火箭已經全部設計凍結,隨後,朝鮮宇宙開發部門宣布,首顆偵察衛星的發射窗口將瞄準2023年4月份。

2023年4月金正恩視察朝鮮國家宇宙開發局

儘管在2023年4月朝鮮並未按期發射首顆偵察衛星,但諸多跡象都表明,其時朝鮮發射衛星的準備工作已經進入最後階段,2023年4月18日,金正恩視察了朝鮮國家宇宙開發局,將發射偵察衛星的工作稱為「不可放棄,不能交換的先決任務」,把朝鮮的衛星發射提高到了政治高度。2023年5月16日,金正恩又攜女兒參觀了非常設的衛星發射籌備委員會,金正恩同志指出,偵察衛星發射是朝鮮國家安全環境的迫切要求,面對美韓的反朝活動,朝鮮要理直氣壯地行使主權和自衛權。隨後朝鮮向國際海事組織通報,將在近期擇機發射衛星,5月29日,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李炳哲稱朝鮮首顆偵察衛星將在6月發射。

儘管朝鮮在2022年到2023年做足了鋪墊,讓大家都知道他們馬上要發射偵察衛星了,但是2023年5月31日朝鮮使用「千里馬一號」運載火箭發射「萬里鏡一號」偵察衛星的行動,還是以失敗告終。根據韓國方面的通報,朝鮮的運載火箭從西海衛星發射場發射之後,第一級飛行正常,但第二級失穩,最後偏離預定軌道墜海。而朝鮮方面事後則聲稱「千里馬一號」運載火箭的上面級發動機性能不可靠,後續將組織專家對發射進行調查云云。

在首次發射失敗之後,朝鮮在6月16日到18日召開的勞動黨第八屆八中全會上,對朝鮮國家宇宙開發總局進行了嚴厲批評,在會議之後朝中社發表的通稿上,金正恩同志將朝鮮國家宇宙開發局的所作所為,稱之為「最嚴重的錯誤」。嚴厲批評了負責衛星發射的幹部「不負責任」,要求有關科學家和行政管理人員銘記重大使命感,徹底分析此次發射失敗的原因和教訓,儘快重新發射軍事偵察衛星,總而言之這措辭之嚴厲,真的讓人捏了一把汗。

儘管勞動黨中央八屆八中全會對發射軍事偵察衛星失敗一事,給予了高度關注,要求儘快實現故障歸零,確保二次發射成功,但朝鮮的背運還在持續。8月24日朝鮮又實施了一次軍事偵察衛星發射,結果依然以失敗告終,有所不同的是,此次朝鮮對於射星失敗似乎沒有太大的反應,同時,朝鮮方面似乎有了一些把握,表示可以在10月份實施第三次發射。

根據8月24日的朝中社通稿來看,朝鮮方面判斷「千里馬一號」遙二箭的第一級和第二級飛行正常,問題出在第三級上,是第三級的緊急爆破系統發生了意外,這相比在第二級的飛行過程中出現的故障導致整箭全毀,應該屬於偶發性故障,既然是偶發性故障,那麼故障歸零工作會相對好做一些,這也是朝鮮在二次發射失敗後立即宣布在10月份要重新發射的底氣。果然,朝鮮在5月31日和8月24日連續兩次發射失敗之後,在11月21日夜間的發射一次成功,實現了朝鮮新一代運載火箭和人造衛星發射零的突破。

以目前朝中社公布的照片來看,連金正恩同志都抵達了朝鮮西海衛星發射場,在發射成功後與技術人員們一起慶祝,這可不要慶祝嘛,從去年琢磨到現在的事情終於被琢磨成了,所以我們說,朝鮮在運載火箭發射人造衛星上打了一個大翻身仗,這種說法問題不大。

後續重點工作

當然,對於朝鮮來說,新一輪使用「千里馬一號」發射「萬里鏡一號」的發射活動成功之後,後續要做的問題還有很多。

一是衛星的定位問題,要看衛星的定位精度是否符合技術要求,衛星入軌後姿態是否正常。其實在朝鮮先前發射的人造地球衛星中,就出現過衛星定位精度不佳,或者衛星姿態出現異常的問題。如2012年12月朝鮮發射的「光明星三號」,衛星成功入軌之後,按照美國人地面觀測的說法,衛星姿態似乎出現異常,在太空中翻滾,導致所有的功能都無法正常運行,事實上變成了一顆報廢太空飛行器,此次衛星的定位精度和在軌姿態將直接決定「萬里鏡一號」的發射算不算圓滿成功;

「萬里鏡一號」外觀尚未公布

二是衛星的星上載荷能不能正常開機,普查詳查相機能不能完成正常的對焦工作,相關的先例也確實存在。比如發射了偵察衛星之後,星載相機無法做到正常對焦,結果拍出來的照片糊成一團,完全無法達到原定的解析度要求。因此衛星的星上載荷是否正常,相機是否能夠正常定位,直接關係到「萬里鏡一號」在發射、定位正常之後,到底能不能實際發揮效用。

當然了以2022年底朝鮮實施的那次試驗性發射看,基本上問題不大,這方面朝鮮是有些經驗的,但是,最終還是要等到朝鮮放出真正有可信度的衛星照片才能最終確定此次發射的成功與否。

朝鮮的航天科技水平

但從此次朝鮮成功使用「千里馬一號」發射「萬里鏡一號」的情況看,朝鮮的航天科技發展水平還是值得注意的:

一方面,我們之前說,相比朝鮮在21世紀初用來發射人造衛星的「銀河」系列運載火箭,「千里馬」火箭明顯直徑更大,整體設計更為均衡一些,更符合現代運載火箭的特徵。同時整流罩直徑也更大,可以攜帶更重的載荷,這意味著朝鮮的運載火箭性能似乎完成了類似於我們長征一號到長征二號的過渡,從原有的使用戰略飛彈來改進運載火箭,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運載火箭。這一技術跨度對於朝鮮來說難度還是有些大的,當然真正跨過去之後,也就意味著朝鮮進入了運載火箭技術的自由王國了;

另一方面,相比朝鮮在2010年左右發射的那些性能似乎不太成熟,多次發射都失敗,沒有失敗的型號後來也沒有實際運用後續的「光明星」系列衛星。此次發射的「萬里鏡一號」衛星在2022年的驗證飛行試驗中,已經明確顯示出它具有一定的地球觀測能力,如果此次朝鮮能夠拿出切實可靠的「萬里鏡一號」衛星所拍攝的衛星圖像,那麼也就意味著朝鮮同樣突破了人造衛星的實際運用技術。不僅可以為朝鮮對美韓軍隊的軍事鬥爭準備提供更大的助力,更可以讓朝鮮進一步融會貫通在宇宙開發方面做出更多的務實舉動。事實上金正恩在此次火箭發射成功後,已經迫不及待地表示,要求朝鮮國家宇宙開發總局發射更多的人造衛星,就是朝鮮在突破了運載火箭和人造衛星技術後,急於有所作為的表現。

總之,隨著朝鮮的「千里馬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朝鮮版本的「兩彈一星」也就基本集齊了,對於朝鮮來說,這可以說是了不起的成就。當然後續也還有更多的細節值得關注,讓我們繼續關注朝中社的相關報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b5ed2b37262afe9c7ebd2fd51ee0e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