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士兵被俄軍首殺,這支男女兵混編的軍隊什麼情況?

2024-06-06     軍武次位面

最近,在社交媒體上流傳著這樣一則視頻,一名俄羅斯士兵首先用一支 AK-74M 步槍射擊,並在接近掩體時向掩體內投擲了一枚RGD-5手榴彈。

隨著爆破聲,還伴有一聲慘叫,俄羅斯士兵很快攻入掩體,在掩體內,可以看見一套NLAW 和一套AT-4反坦克飛彈發射器。

而旁邊一名被擊斃的士兵則赫然身穿挪威軍隊迷彩服,隨身攜帶一支美式自動步槍,佩戴挪威地面部隊泰勒馬克營的臂章。

在這個時候怎麼會有挪威士兵出現呢?

對於烏軍中出現穿著挪威軍裝的士兵,其實只要挪威官方不承認是他們的現役士兵,那就可以一概認為是僱傭兵,畢竟挪威跟俄羅斯之間的交惡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1944年末,挪威流亡政府外交代表團訪問蘇聯時,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就表示想要在挪威的斯瓦爾巴群島建軍事基地。

莫洛托夫

1946年8月,蘇聯跟挪威提出要跟挪威共享斯瓦爾巴群島主權,要知道,1920年諸國簽訂的《斯瓦爾巴條約》早已明確該島的領土主權歸挪威,只是礦石開採和石油勘探權是諸國共享的,且挪威不得駐紮軍隊。

蘇聯也在1935年簽署了這個條約,但是蘇聯為了在北方獲得戰略利益,並在士氣上打擊西方國家,還是在已有開發權的基礎上,向挪威提出了該群島的主權聲索,這不禁讓挪威有所警惕。

而在1944年9月,蘇芬兩國在莫斯科簽署停戰協定。根據這份協定,1940年和約重新生效,芬蘭將之前收復甦聯占領的國土又還給蘇聯,並且芬蘭還要將貝柴摩地區割讓給蘇聯。

這下蘇聯與挪威就在陸地上直接接壤了,再加上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二月事件和蘇芬準備簽訂友好互助條約後,挪威就越來越緊張了。

捷克斯洛伐克二月事件

因為挪威的國土是一個細長條的蜥蜴形狀,這種狹長型國家最大的問題就是戰略防禦縱深不足,中央和地方聯繫較弱,山脈縱橫、地形惡劣等,而且挪威海岸線又兩萬多公里,如果被其他國家從海上突破,很容易就會被攔腰截斷,然後長驅直入直接滅國。

而挪威的北部又跟蘇聯/俄羅斯相鄰,正處在北方艦隊的戰略前沿,可以說強鄰作伴,挪威真的是壓力山大。

在2015年播出的挪威架空政治驚悚劇《占領區》中,挪威人就曾經架空過這種情況,美國退出北約後不再負責歐洲防務,而挪威的新能源技術又威脅到歐洲基於石油的工業發展。為了遏制挪威,歐盟默許了俄羅斯對挪威的入侵,結果不到一天,挪威全境就被俄羅斯占領了。

雖說是電視劇,但是這卻是挪威人真實的心裡映射,他們的心裡都跟明鏡兒似的,真要是那些前提條件達成,俄羅斯吞併挪威顯然比二戰時德國閃擊波蘭要快得多。

在這種壓力下,挪威只能找個大腿來抱,於是就找上了美、英、法等國,在1949年的時候在華盛頓簽署了《北大西洋公約》,成了首批北約國家,這也就不難理解挪威倒向美國了。

有了北約組織成員國這層關係,雙方各取所需,一拍即合,在越戰期間,挪威為美國做的事就包括但不限於:向美國出售軍艦,幫忙培訓美國海軍、甚至直接參與越戰,以及參與中情局在越南沿海的秘密行動。

在冷戰期間,挪威跟蘇聯之間最有名的一次對抗行動就是1987年的「巴倫支海手術刀」事件了,當時被蘇聯蘇-27左垂尾劃破反動機艙的P-3B偵察機,就是挪威的。

現如今,在俄烏衝突爆發前,挪威就已經成為僅次於俄羅斯和美國的世界第三大天然氣出口國,他們共同的買家就是歐洲。

於是乎,挪威在經濟上就跟俄羅斯形成了競爭關係,此前「北溪」管道接連被炸,就有美國資深調查記者、普利茲獎得主西摩·赫什發布調查報告稱是美國安裝炸藥,挪威負責引爆的。

這麼一炸,挪威就成功取代了俄羅斯,成為歐洲天然氣主要供應國,成了「戰爭暴發戶」,還大手一揮援助烏克蘭750億克朗(約合74億美元),完全不亞於德法等西歐大國。

畢竟對於挪威來說,如果能借烏克蘭拖垮俄羅斯,那以後的日子也能踏實不少,所以在這次俄烏衝突爆發後,挪威就成了對抗俄羅斯的北歐急先鋒,這齣幾個僱傭兵還真就不算什麼事兒。

別看挪威這國家地方不大,但是軍事實力卻不容小覷。

挪威人口總數僅有540萬人,人均收入位居世界第四,同時還擁有價值1.3萬億美元、世界上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72億美元的軍費開支也是北約成員國中人均最高的。

挪威國防軍總兵力約1.7萬人,由海、陸、空三軍組成,其中陸軍1.6萬人,海軍3700人,空軍4400人,另外還有6.3萬人的預備役,最令人稱道的是,他們的空軍已經已經將第三代戰機全部淘汰,換裝了F-35戰鬥機,足見其土豪程度。

比較有意思的是挪威還是首個把所有適齡男女公民納入義務兵役制的歐洲和北約國家。

自20世紀初獨立以來,挪威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實行的一直是男性義務兵役制,但到了2015年,挪威開始將所有女性也納入了徵兵範疇。

也就是說,無論男女,所有18歲以上、44歲以下(戰時55歲以下)的挪威公民都有義務根據國家需要服至少19個月的兵役。

這一制度實施後,女性在新兵中的占比不斷上升,在2016年至2022年間,女兵的占比就從不到20%一路攀升至36%,這意味著每3名新兵中就有1名是女兵,而且這個比例還在繼續擴大。

對此,挪威軍方就要求男女兵一同訓練,要求女兵和男兵一樣,同住軍營、參加高強度的軍事訓練,甚至要求女兵也要勝任操縱重機槍、搬運彈藥等重體力活。

為了減少軍中性騷擾現象,挪威軍方還專門設立了「男女混合」宿舍,一般包括兩名女士兵和4名男士兵組成,讓女兵和男兵同住。

儘管男女混住軍營宿舍一度引起不小爭議,但研究結果顯示,這一措施已經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男女兵住在一起消除了距離感和神秘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脫敏的作用。

作為美國在北歐地區的重點軍事存在,美國近年來不斷在挪威增加駐軍,而且雙方的聯合軍演行動接連不斷,基本上每次俄羅斯在北極開展演習,美國和挪威就要跟進一場。

今年3月份在北歐北部舉行「北歐響應2024」的軍事演習中,就有挪威的參與,在俄烏衝突中,挪威出人出力毫不意外。

今年3月份時,俄聯邦偵查委員直接公布了一份通緝700人的外國僱傭兵名單,這些人分別來自包括荷蘭、紐西蘭、挪威等多個北約國家,很難說這些人是不是以僱傭兵形式出現的北約軍人。

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5月28日更是直接表示:

「我們非常了解烏克蘭的僱傭兵,這不是什麼新鮮事。我們從無線電通信中聽到有人說英語、法語和波蘭語,這些就是披著『僱傭兵』外衣的教官們。可能因為現在越來越難以遮掩這些『僱傭兵』的損失,所以現在才正式宣布僱傭兵的存在,以便於讓這些人員損失可以合法地展現出來。」

那麼,到底何時才是那層窗戶紙捅破之時呢?

其實俄羅斯這邊的華格納集團中也有至少數十名挪威僱傭兵,以前的視頻專門採訪曝光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226a2e8d0e09befe467d06a715e4c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