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你留京嗎?(內含福利)

2021-02-08   TimeOut北京

原標題:今年春節,你留京嗎?(內含福利)

今年春節,你留京嗎?(內含福利)

不知不覺,農曆新年已經開始倒計時。

對於中國人來說,從小到大,回家過年就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

在所有傳統節日裡,它有最強烈的儀式感,是我們一年到頭的企盼。

但今年的春節不太一樣,在疫情防控的影響下,有一群人,選擇了留守北京。

不能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飯、邊吃零食邊發朋友圈吐槽春晚,也少了三姑六婆的「盤問」……留在北京的人們,會怎麼度過這個春節?

我們和10位決定留在北京過年的、來自各行各業的人聊了聊他們的過年計劃,以下是他們的故事。

梓潼

職業:圖書編輯

年齡:90後

家鄉:內蒙古

第幾次留京過年:1

公司說,過年離京要報批,誰審批誰負責。領導也成天在辦公室說「這個責任可誰都付不起」之類的話。 想到才正式入職不滿一年,來自領導的壓力肯定頂不住,就放棄努力了。

父母也勸我啊,說你就安心在北京吧,別總想著變著法的跑回來。我是真想回家啊,每次想到回不了家都能哭一場。

我是內蒙人,從小就喜歡北京,考大學的時候,北京以外的學校完全沒考慮。在北京上學7年,出國呆了一年多,去年又回到北京工作。

疫情期間,我就在北京居家實習,說是居家實習,其實是在家等待正式入職的消息。那時候經常會焦慮,但好在朋友、父母給了我很多支持,讓我堅持了下來。

現在也正式入職工作了,希望以後空閒的時間都不要被焦慮毀掉。

我的生活除了工作,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自己的愛好上,我上了兩個舞蹈班,一個尤克里里班,每天下了班吃點東西就去上課。每天都會期待今天學什麼,有時候走在去上課的路上,都能開心得笑出來。

目前還是單身,還是會經常感到孤獨。有時候就是李雪琴說的那種感覺「這屋裡要是有個人該多好啊」。找個能舒服的陪著彼此的人,也要歷經好多努力和曲折。 我很警惕,不讓自己陷進孤獨里。

期待新年可以有突破~

往年過年怎麼過

年二十九,和爸爸一起清洗全家的燈罩燈泡

三十兒上午給里里外外的門上貼春聯

放鞭炮,每年的鞭炮都是我點;媽媽拌的放雞蛋絲的涼皮

(也許要不是回不去,我也不知道自己這麼想回家。)

今年過年計劃

三十兒和幾個老朋友包餃子、吐槽春晚

初一給在北京的親戚們拜年,初二去姐姐家當是回娘家;到處串門湊熱鬧,蹭吃蹭喝蹭紅包

練練舞蹈和尤克里里的基本功

王二

職業:自由職業

年齡:80後

家鄉:雲南

第幾次留京過年:1

眾所周知因為疫情,省間旅行變得不那麼方便,出於各地政策持續變動的考慮,為了避免春節後因為返京的政策再次改變而讓回京行程變得不可預測,最後決定踏實留京過年,也算響應國家的號召。

更實際的考慮是:節省旅費和避免萬一出現的隔離費用。

不回家過年,父母表示理解,比較在現在這個狀況下安全是最重要的。旅途中無論飛機還是高鐵都有著一定的感染風險,留在原地無疑更穩妥。加上最近兩個月前剛返回老家辦事並與家人共處了幾天,再次團聚的需求暫時不那麼迫切。

我是雲南人,當初為了更廣闊的事業和發展空間來到北京。因為種種原因三個月前離開工作10年的行業,陷入低谷。

2020年就是這樣的跌宕,有種大夢一場的感覺。同時也有時間停下來,暫時迷茫一下,思考自己所求所想,以及今後真正想做什麼。

雖然失業不是疫情造成的,但是疫情期間失業後確實面臨了現實的經濟壓力,消費降級,減少不必要消費是最近幾個月最大的變化。與此同時尋找新的工作和發展機會也沒有預計中順利。

暫時沒有考慮離開北京。因為離開北京意味著發展機會更少,至少目前是這樣判斷的。

往年過年怎麼過

回老家陪伴父母

有時候安排一半時間出國旅遊,一半時間陪家人

今年過年計劃

為新的小說構思

大年夜會和小夥伴們一起吃年夜飯,看看電視

sylvia

職業:記者編輯

年齡:90後

家鄉:天津

第幾次留京過年:1

2021年是我第一次留守北京過年,不想給自己添麻煩,也為了父母親戚們的安全吧。

不過其中也有點無奈,家人當然是表面無所謂,內心的感覺在言語中也藏不住。

我弟弟和妹妹總發微信問我,今年到底還能不能回來啦,等我一起逛超市、買年貨呢。爸媽還是依舊把冰箱塞得滿滿的,心想著萬一回去了,食物不夠就不好了。家裡的長輩也是給我打視頻,問我近況,擔心我不會做飯,吃不好。

有一句有點俗的話,別人都關心你飛不飛得高,只有爸媽會問你飛得累不累。希望今年的春天,疫情好轉一些,能夠陪他們出去旅行,拋開其他工作和自己的生活,專心陪父母吧。

大學時來的北京,到現在以及有6年了,時間過得真的挺快的,工作上目前遇到了一些瓶頸,一直想著如何再去突破一下。

日新月異的媒體行業現在人才輩出,很多剛入校門的實習生都變成了全能抗打工作人,真的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所以,越發覺得有危機感了。但好在,我的個人生活把失衡的天平拉回來了。

去年我結了婚,近期可能有要一個寶寶的想法。 趁著年輕,把人生大事都解決了,即使是有壓力和迷茫,工作和生活始終都要有一個方面在一直前進吧!

疫情從2020年持續至今,情緒從最開始的焦慮慢慢緩和。好在我們是兩個人住在一起,經濟壓力相對沒有那麼大。如果是單身的我,可能情況會很糟糕吧。

但說實話, 情況再差也沒想過離開北京,因為這裡積攢著我當時青春的懵懂,初入社會的不安,還有現在為人妻的平和,我挺想繼續陪著這座城市一起走下去的。

往年過年怎麼過

大年三十和父母一起

初二初三 家裡長輩圍桌打麻將,我們小輩去壓馬路、逛公園

前年家附近的公園還修建了一個人工雪場,過年不休的那種(哎,說著說著就好懷念呀)

今年過年計劃

叫上幾個好朋友一起在家做飯、刷劇、打桌遊。

可能跟老公兩個人去附近爬爬山或者泡溫泉

郭師傅

職業:網約車司機

年齡:90後

家鄉:河北

第幾次留京過年:1

我們估計要年三十才能放假,回老家時間也很趕,決定留守北京過年。

我來北京生活工作比較早,在亦莊附近買了房。可能當時也沒有太大的抱負,不像其他年輕人想著年薪百萬,就在小區邊上開了一家生鮮超市。爸媽退休後也沒什麼事干,他倆就負責看店。

我們家孩子現在是1歲9個月大,媳婦兒現在是全職帶娃,等於我在家是「多餘」的,男人看孩子也頭疼,沒耐心,後來就出來開網約車。 我一般晚上六七點鐘出車,跑到夜裡一兩點,差不多六七個小時,回家前先到店裡看看缺什麼貨,第二天就順便去上貨。

疫情期間我們的店倒是沒什麼影響,因為屬於保障民生的生鮮超市。小區里都是進城務工人員的家屬,所以生意一直不錯,可以直接到店裡買,我們也能給上門配送。

現在我已經接種了第一針疫苗,打之前挺忐忑的,但過後沒什麼反應。等著接種第二針。

往年過年怎麼過

往年都會回老家過年,因為爺爺奶奶還在那邊生活,老人也不太願意來北京過年,太折騰

今年過年計劃

年三十在家看春晚,顧店

有空的時候陪爸媽和老婆孩子逛逛街,去公園溜達

可能也會安排出車

楊大爺

職業:垃圾分揀工

年齡:50後

家鄉:河南潢川

第幾次留京過年:6

女兒成了家,在北京買了房子, 我和老伴也在北京工作,5年來就沒回過老家,都留京過的年。

我67歲,老伴68歲,在同一個小區做垃圾分揀的工作,因為她身體不好,看病要錢,不想給女兒添麻煩。

十幾歲的時候女兒就來北京打工了,後來遇到了現在的老公,一個福建人,就結了婚,孩子也有了。雖然女兒一直叫我們不要工作,但是 但凡年輕十幾歲,我們也不想干這髒活累活啊。五十歲能比現在有更多工作可以選。

我們住在物業分配的平房裡,有廚房,平時就自己買菜做飯。工資我一個月3000元,老伴2500元,下班時間是晚上8點,加班的話,一個小時5塊錢,最多不超過20元。但是這個小區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還不錯,基本扔得很規範。

原來我和老伴負責的片區比現在大多了,後來實在顧不過來,物業才給縮小了範圍。他們什麼工具、裝備都不提供,身上這件防水服還是讓人從老家給寄過來的,耐髒,好清洗。

往年過年怎麼過

回老家過年,一大家子吃個飯

後來來北京,和老伴去女兒家簡單吃個飯

今年過年計劃

和往年一樣,和老伴去女兒家吃個年夜飯

早點回到小區,因為過年垃圾會特別多,又是個大工程

Betty

職業:新媒體編輯

年齡:95後

家鄉:河南信陽

第幾次留京過年:3

今年留京本是計劃之內,因為剛進入新工作,裸辭後的空檔期大大影響了經濟狀況, 工作後至今也沒在北京存下積蓄,回家過年也是一場親屬間的經濟實力battle啊……不過也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有抬頭跡象而多了不回家的客觀理由,正好響應倡議了。

當時來北京工作生活的原因很簡單——作為一個20多年生活在南方的女漢子,基本沒有離開過信陽, 北京不常下雨的氣候、冬天的暖氣以及北方人直接爽快的性格都非常吸引我。北京的工作選擇也更多些,至少我認為傳媒行業是這樣。

我是一枚工科生,這兩年是從策劃轉為新媒體的。上一份工作是地產行業的新媒體編輯,也是因為疫情選擇了這個行業,當時幾份offer里薪資最高的。

但後來發現對房地產一直都不感興趣,甚至有點牴觸,所以就裸辭了。現在的公司是一家服務法院信息化的科技公司。

客觀來說沒有存款的我在北京只是生存,工作的變換也常常給我帶來新的挑戰。但租來的小屋乾淨舒適,工作的方向朝著初心前進,有三五好友,有遠方牽掛,只要不考慮買房也就沒什麼大煩惱呀~

往年過年怎麼過

畢業後就沒有在家過年了,從2019年1月來北京實習起,這是我即將獨自度過的第3個春節。

今年過年計劃

宅家,因為剛跨到了一個新行業,希望自己假期可以靜下心來看看書學習一些專業知識

和同樣不回家的朋友相約跨年吃火鍋

高翔

職業:學生

年齡:95後

家鄉:山東

第幾次留京過年:1

我爸媽在國外,今年過年回家會特別麻煩,所以他們打算不回來了, 就算回家過年,也是我一個人。再考慮到最近疫情的形勢,種種客觀因素的影響下,索性留京過年。

我是山東人,在上海長大。小時候我爸去上海當兵,我們全家就搬了過去。記憶里回到老家上學之前有一半的年是在上海過的,那時候高鐵還沒「普及」,回去很麻煩。

今年算是我從小到大第一次自己一個人過年,好在學校可以住宿舍,沒有租房的壓力,不然確實是件挺頭疼的事情。或許從小多年比較漂泊的生活導致了我有些沒心沒肺的習慣。

目前在學校已經呆了一年半,北京對於學生來說是個很友好的城市。當初考研一心要考現在的學校,想要留在北京滿懷壯志地干出一番事業。但去年疫情在家的半年多的時間重新的思考。

在中國,北上廣與小縣城之間也有很多二三線城市是不錯的定居選擇。所以,對於「後浪」們來說,我個人的觀點是年輕時可以北漂,多去闖蕩,多去經歷。但對於未來定居這件事,要從長計議。我的內心更希望有一個相對安穩的生活。

最後我想說,我國疫情是全球範圍內控制得最好的,沒有之一。 留京過年或許是一個無奈的選擇,但依然要儘自己的一份責任,當前相對安全的大環境,值得我們去全力維護。

往年過年怎麼過

四年級我回到了老家上學,從那之後都是在家裡過年了

但後來爸爸去國外工作,並不是每一年都可以全家團聚

今年過年計劃

學校管控嚴格,不能外出,白天去辦公室看論文「摸摸魚」

晚上在宿舍看看書、打打遊戲(但我算是個比較內向的人,自己一個人也並不覺得無聊)

Estella

職業:新媒體運營

年齡:90後

家鄉:河南

第幾次留京過年:1

今年留京過年主要是為響應河南省號召,次要是公司就放假7天,應該沒有比我們放假更少的了吧…… 爸媽當然還是希望我回家的,但好在家裡還有一個孩子,就等疫情平穩以後再回去吧。

我大學學了一個父母幫忙選的專業,大二發現自己不喜歡,當時剛好是公眾號「大熱」時期,自己課餘時間喜歡寫讀書筆記、遊記類的文字,就慢慢開始學新媒體運營,恰好遇到了一個不錯的師父,大三就開始兼職做一些排版、基礎社群運營的工作。

大學畢業後,我在老家待了半年,實在不想做那份工作,就裸辭來北京「搬磚」了。 工作在海淀區,住在回龍觀,不是合租房,和房東一起住,房東是老北京人,人很好。

房東叔叔阿姨會經常叫我過去吃飯,會晚上問我幾點回家,下雨會在小區門口接我,還幫我介紹對象。他們家裡養了一隻叫鋼鏰的貓,特別特別高冷,不過住了一年和我也熟悉啦,現在每天會在門口的桌子上等我回家,等我洗簌完,關燈,它才會慢悠悠地回窩休息。

現在做著自己喜歡的行業,賺的薪水足夠滿足日常吃吃喝喝,還能假期出去開心地玩耍,以及給爸媽準備節假日的禮物,總體來說還是開心的。

疫情中也面臨過情緒壓力, 因為我是一個周末休息一天也要到處走走逛逛的人(很喜歡看TimeOut周末推薦的路線),不喜歡在床上「肥宅」。疫情一來,博物館,美術館限流,不能經常外出,偶爾就會很抑鬱,覺得在房間裡很壓抑,工作起來也充滿暴躁的思緒。

也想過離開北京,會覺得在小城生活壓力沒那麼大。不過去年疫情期間發現暫時還是待不下去,好像習慣了工作環境的簡單、透明,不太會處理老家的人情世故了。

當然也不習慣沒有博物館的生活,這點北京比大多數城市好太多。目前還是喜歡北京

往年過年怎麼過

回家,吃吃喝喝,看望姥姥姥爺

今年過年計劃

首選宅家讀書,肥宅,已經準備下單追劇必備零食了

Miss S

職業:國企員工

年齡:90後

家鄉:華北

第幾次留京過年:2

今年過年決定留京,一是為響應倡議,而且工作接觸的領導級別比較高,更加要求我們不能有感染的風險。

另外回家要被問工作和對象, 這兩個問題目前都沒有解決好,回家只會傷了和氣,影響心情,所以更沒什麼迫切回家的意願了。

之前做crew的時候連續兩年沒回家過年,本身也不是戀家的人,家裡都習慣了我的回家頻率。而且 家裡有醫務工作者,非常理解疫情形勢,態度是不給國家添亂!哈哈。

我是北方人,當時我們公司在北京的機會和資源更好、更多,就申請調到了PEK base。期間有跳槽去廣東,但還是回了北京。

因為國企沒有減薪,所以經濟上沒覺得因為疫情有壓力;情緒上是有的,因為大環境不好,疫情加劇了求職的競爭程度,僧多粥少,換工作難度增加。 但也沒想過離開,因為別的城市給不了北京能給我的。

往年過年怎麼過

航空公司沒有公共法定節假日,春節也有飛行任務或者備份任務

2018年春節飛拉斯維加斯,有三天的layover,看到科羅拉多大峽谷二十億年的變遷,賭城的霓虹燈和熙熙攘攘的人群,這些比重複的過年讓我覺得更稀奇有意思

今年過年計劃

留京也不會乏味啊,依然有很多值得去的店

見朋友。平時跨區相當於跨城沒那麼多時間,過年聯絡一下感情

不需要在老家串親戚,時間都是自己的,可以有大塊時間用來集中學習/備考

紅毛

職業:活動策劃、DJ、社交媒體運營

年齡:95後

家鄉:廣西

第幾次留京過年:1

今年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外地過年。考慮到返鄉過年的各種潛在的(隔離或核酸檢測)政策,與同為室友的表哥一同決定,兄弟倆今年就在北京過春節,不回家了。

父母那邊嘛,他們很淡定。在我取消機票之前,他們就知道我今年回不了家過年。就像網上段子說的:媽媽愛你,但是媽媽不想在家隔離。

我大學在北方上的,因為冬日暖氣、乾燥氣候和豁達人情,一直鍾情北方,在各種假期旅遊考察以後,決定來到北京。北京有我的精神支柱——大家都盡情享受的派對和搖滾樂。

之前疫情期間很困難。首先是經濟方面:因為工作很大程度上涉及酒吧、餐廳等公共場所,又是兼職的周末DJ,很長一段時間裡,我是零收入的狀態,一直靠積蓄和各種花唄借唄度日,之後才好轉一些。現在酒吧、餐廳也關停不定,但是比起其他的國家地區,北京已經好多了。

我在新媒體工作了一年半以後,開始了自由職業,現在接了一些新項目,感覺終於可以擺脫2020年的困境;至於生活,我也早已混成了泛鼓樓區域的「老油條」,有了自己固定去的酒吧和餐廳,但是依舊渴望探索新的領域,絕對不可在舒適圈裡固步自封。

去年夏天曾經想過離開北京,還給自己放了個長假,去上海、三亞逛了逛,但是那些城市,還是沒有和北京一樣的靈魂,所以,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往年過年怎麼過

回廣西老家,和親朋好友逛逛吃吃玩玩

我們家不走親戚,其實就是除夕奶奶家一頓飯,初二外婆家一頓飯的事兒

發紅包,全家一起在沙發上「葛優躺」

今年過年計劃

我策劃了一個除夕派對,同北京的家人朋友一起包餃子吃飯跳舞守歲

北方的朋友向我們展現北方式的春節,也讓外國的朋友看看純正的中式春節

讀者福利

今年春節,你留京過年嗎?

歡迎留言跟我們聊聊你的過年計劃吧!

我們將從評論區抽取3位讀者

各贈送TimeOut北京坂本龍一封面雜誌1本

(讀者朋友們太熱情,教授封面雜誌已無庫存,

看看是哪3位幸運兒!)

創作不易,拜託鼓勵。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內容還不錯,

歡迎轉發,歡迎留言。

也不妨點亮在看,別吝嗇點贊哦

編輯/莫蘭

圖/採訪對象提供,部分源自網絡

或許你還想看

》》一周好玩 | 一份近期黑馬電影片單,歡迎補充

》》二月京城看展指南

》》一周好玩|一個人」在線聽演唱會「指南

收藏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