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這種皮膚病高發季!夏季清涼出行,小心惹「蟲」上身

2020-05-06     浙大一院

盼望著,盼望著

美眉們最愛的夏季又來了

穿上漂亮的衣服出門踏青

各種擺pose的同時

一不小心,變成「赤豆腿」

五月正是昆蟲出動的時節

穿上短袖短褲在田野里蹦躂的你

小心被蚊蟲盯上哦!


五一節田間地頭撒歡 回來四肢皮膚起紅疹

小王今年30歲,家在杭州郊區,平時工作繁忙的她周末經常會回到鄉下親近一下大自然,放鬆身心。這個五一節,杭州氣溫一下子飆升到35℃,小王和家人到田間野外「嗨」了一把,深度體驗農家樂趣和鄉野風味。由於天氣炎熱,農村的一些蚊蟲也多了起來,穿著短袖短褲在田間奔走的她當時只是覺得被蚊蟲叮了幾個包、腿部有點瘙癢,並沒有在意。

當晚回來後,小王便發現自己的手臂和腿上起了一大片一大片的紅疙瘩,瘙癢劇烈,摸上去還有些刺痛,她一開始沒有特別在意,抹了些花露水,以為過兩天就會消下去。沒想到,四五天後,紅腫的疙瘩處越來越癢,並且逐漸蔓延到四肢,連背部都出現了紅腫的斑塊,愛美的小王這下著急了,趕緊來浙大一院皮膚科找醫生。

丘疹性蕁麻疹,尤其偏愛TA們

浙大一院皮膚科醫生吳銀華接診了小王,對小王的皮膚進行了仔細檢查後,她發現,其四肢都散布著綠豆至花生米大小的水腫性紅斑、丘疹,部分紅腫中央還可以見到亮晶晶的小水皰。

吳銀華醫生仔細地詢問小王最近的行程,有沒有被蚊蟲叮咬過,「吳醫生,我就勞動節回了趟鄉下,可能被田間一些飛蟲、野蚊子之類的咬了,可是怎麼會這麼嚴重呢?」吳銀華醫生說,在野外活動尤其是穿著短袖短褲時,如果被飛蟲或是野蚊子叮咬很容易引發丘疹性蕁麻疹,也就是通常說的「蟲咬性皮炎」,具體表現為全身或局部散在的紅斑丘疹,部分中央可出現水皰,常伴有劇烈瘙癢,「被蚊蟲、蟎蟲、臭蟲、跳蚤等叮咬後都有可能引發這種病症」。

吳銀華醫生囑咐小王局部外用中效糖皮質激素,如糠酸莫米松乳膏,一天兩次,同時避免搔抓,一個星期就能恢復好轉。

睡涼蓆一時爽 小心惹「蟎蟲」上身

夏季是丘疹性蕁麻疹多發的季節,最常見的原因除了蚊蟲等節肢動物叮咬外,還有很多人常睡的涼蓆,其實也潛伏著「隱患」,要格外小心。

吳銀華醫生說她曾經接診過一個病例,一個20歲的女生過來就診時軀幹四肢都出現紅斑丘疹,瘙癢難耐,問她有沒有去過野外活動,她也說沒有,後來經過仔細詢問,才發現原來這名女生1周前開始使用竹蓆,當時使用前曾經用濕毛巾擦洗過,但是沒有曬乾就開始使用,睡了兩天之後全身便開始出現紅斑、丘疹。

「很多人睡涼蓆時習慣用濕毛巾擦一下再睡,覺得這樣會涼快一些,其實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滋生蟎蟲,一不小心也容易患上丘疹性蕁麻疹。」 吳銀華醫生說,每天用濕毛巾擦洗涼蓆,會致使席縫中蟎蟲滋生,在使用時,容易引起外露部位的瘙癢性紅斑、丘疹甚至水皰,兒童、老人等皮膚嬌嫩者更易發生。如果強烈搔抓後可引起繼發感染,皮損反覆發作容易引起炎症後色素沉著。此時建議外用糖皮質激素藥膏(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等),同時注意更換涼蓆。

醫生建議涼蓆擦拭後需要及時晾乾才能使用,另外外出住賓館時也可以儘量自己攜帶床單,防止由於賓館床單不幹凈患上蕁麻疹。

夏季皮膚病高發,防止以下蟲咬性皮膚病

夏季是各種昆蟲出沒的季節,穿著短袖短褲,尤其是在戶外或是野外活動時,很容易被蟲子盯上。一般來說,以下幾種被蟲咬傷的情況比較常見:

隱翅蟲皮炎:

表現:隱翅蟲叮咬後的表現為外露部位點狀、條狀紅腫,逐漸出現成簇水皰、膿皰,伴有瘙癢、灼痛。嚴重者可出現大片皮膚糜爛、壞死,伴發熱等全身症狀。

處理原則:如遇蟲落在皮膚上,不要在皮膚上拍死它,而應把它彈走。夜間應關好紗窗,睡眠時放下蚊帳,以免毒蟲進入。如被咬,應內服抗組胺藥,外塗解讀搽劑或外用糖皮質激素,有繼發感染者用抗感染藥。

恙蟲病:

表現:被叮咬處先出現紅色丘疹,可無痛癢,頂端小水皰或膿皰,1-2天後頂端壞死結痂,周圍伴紅暈,區域淋巴結腫大,1-2周後突發高熱、畏寒、頭暈、四肢酸痛等不適。

處理原則:野外活動時儘量著長袖、長褲,可隨身攜帶防蚊液等,症狀明顯者及時就醫。

蜱蟲病:

表現:蜱蟲會將自己的頭埋在人體的皮膚內吸血,同時分泌有害物質,表現為水腫性丘疹或小結節,紅腫、水皰或淤斑百,中央有蟲咬的痕跡。

處理原則:一旦發現身上有蜱蟲,不要生拉硬拽,因為蜱蟲嘴上的倒刺可能深入體內,應用酒精塗抹蜱蟲,然後用鑷子取出。如果沒有取出,應立即就醫。

醫生建議容易被蟲咬的高發季,在野外活動時要儘量著長袖、長褲,可隨身攜帶防蚊液等。總之,到戶外特別是野外活動時,儘量少在陰濕的草叢、樹林裡久留,尤其不要坐臥在草地上,如果發現任何皮膚可疑症狀,記得及時就醫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DuZ7HEBiuFnsJQVKR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