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在銀行以外的機構、平台獲得過借款的成年人比例為22.85%
「各地因地制宜、多措並舉,為普惠金融發展創造了諸多有利條件,我國普惠金融繼續穩步發展。」
10月21日,央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發布《中國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2018年)》(以下簡稱《報告》)稱,獲得過借款的成年人比例與上年基本持平,在銀行以外的機構、平台獲得過借款的成年人比例城鄉差距較小。
《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成年人個人未償還貸款平均筆數為0.51筆,其中農村地區成年人個人未償還貸款筆數為0.43筆,均與上年基本持平。2018年,全國成年人在銀行獲得過貸款的比例為39.88%,農村地區為34.62%;在銀行以外的機構、平台獲得過借款的成年人比例為22.85%,農村地區為21.08%。
個人消費貸款持續迅速增長態勢。截至2018年末,全國人均個人消費貸款餘額為27089.4元,同比增長19.54%。
《報告》還顯示,購買過投資理財產品的成年人比例持續提升,農村地區居民投資理財意識提升較快。
2018年,全國平均有47%的成年人購買過投資理財產品,農村地區這一比例也高達36%。經濟發達地區居民投資理財意識較強,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蘇等省(市)購買過投資理財產品的成年人比例均超過六成。
銀行卡持有量方面,截至2018年末,全國人均擁有7.22個銀行帳戶,同比增長9.39%;人均持有5.44張銀行卡,同比增長13.08%(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0.49張);農村地區銀行卡發卡量32.08億張,人均持卡量3.31張。
此外,《報告》指出,電子支付繼續較快發展,使用普及率持續提升。2018年,全國使用電子支付成年人比例為82.39%,比上年高5.49個百分點;農村地區使用電子支付成年人比例為72.15%,比上年高5.64個百分點。
《報告》表示,非現金支付業務量平穩增長,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量增長迅速。2018年,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辦理非現金支付業務2203.12億筆,金額3768.6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6.94%和0.23%。
2018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處理網上支付業務570.13億筆,金額2126.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36%和2.47%;移動支付業務605.31億筆,金額277.3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1.19%和36.69%;非銀行支付機構發生網絡支付業務5306.1億筆,金額208.0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5.05%和45.23%。
來源: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柒聞網
聲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關注
趣識財經(qscj2018)趣談財經百態,識悟商業心經。
玩轉新消費(wzxxf2018)把握消費升級浪潮,重新定位消費理念,穿越紛繁消費迷霧,玩轉新型消費時代。
天天區塊鏈(TT_Blockchain)聚焦區塊鏈熱門話題,分享區塊鏈最新資訊。
財經人物畫報(Fin-Character)聚焦財經人物,了解商業大佬背後的故事。
中心出品
必屬精品
微信號:IFNC2013
投稿/合作:QQ 2139305516 2139305516@qq.com
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柒財經旗下自媒體平台,被稱為網際網路金融行業輿論風向標。是全國首個網際網路金融記者自媒體平台,是所有關心關注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人士的聚集地,彙集行業新鮮資訊,專注獨家報道與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