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懸疑網劇成爆款,觀眾開始貪戀「小城故事」

2022-05-24     深度文娛

原標題:當懸疑網劇成爆款,觀眾開始貪戀「小城故事」

如果要問近兩年最火的圈層劇是什麼,多半會有用戶提到懸疑劇。

以高概念、快節奏為特色的懸疑劇牢牢把握住年輕用戶的獵奇審美。一波三折的劇情、引人入勝的故事、抽絲剝繭的推理,讓無數觀眾欲罷不能。

而伴隨著懸疑劇這一垂類題材的崛起,影視劇創作的故事背景環境也發生了變化。摩天大樓鱗次櫛比的一線城市不再是創作者的首選,自帶懸疑網感的二三線城市,或是不廣為人知的城市街道小巷都業已成為創作者的心頭好。

逃不出的「北上廣」

個體生活的宏大背景敘事

在國產劇創作原則中,故事的城市背景設定和故事內核、相關人物行為相符,是基本的邏輯遵循。在這一創作理念的引領之下,諸多反映當代青年工作、生活、社交、情感的劇集紛紛將故事背景設定在北京、上海等一線繁華都市。

《三十而已》里都市小資的精緻生活氣息撲面而來,《理想之城》高層職場競爭廝殺與小鎮滬漂青年奮鬥歷程的交織格外真實,《心居》中上海各階層老百姓的生存狀態則構成了一幅滬上風貌圖,這是只有上海才能發生的故事。

《小別離》《小捨得》《學區房》等一系列反應中產階級教育焦慮、講述「中國式家長」和「中國式教育」的劇集,則將故事拍攝地選定在教育資源競爭格外激烈的北京。

備受關注的幾部現實主義題材劇集的拍攝地點也與人們腦海中的城市面貌一致。如《山海情》故事拍攝地點在寧夏,《人世間》以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振興與變遷為城市背景。劇集所講述的歷史進程都與真實的歷史發展相吻合,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與觀眾的融入感。

而近年來,隨著細分圈層劇的興起,懸疑劇開始在當代青年中風靡。跌宕起伏的劇情、懸念迭生的情節、環環相扣的推理、新奇獨特的審美體驗……懸疑劇獨特的情節主題呼籲新的故事背景的誕生。

以一線城市為背景的宏大敘事無形之中被消解,《八角亭迷霧》《隱秘的角落》《十日遊戲》以及近期熱播的《獵罪圖鑑》《重生之門》等多在不知名古鎮街道拍攝,此外也有大部分劇集選擇素有「魔幻之都」稱號的重慶落腳。

這些懸疑劇以非一線的城市空間和邊緣人物為創作背景,在沉鬱神秘的影像美學下開拓了劇集創作的文藝新範式。

「空間隱喻」的敘事新範式

懸疑網劇用小城置景彰顯神秘感

「移情於景,融情造景」一直是中國文藝創作的傳統觀念。不同的生活情境孕育不同的行為處事模式,而行為處事模式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於生活情境的客觀反映。懸疑劇同樣重視通過城市意象的話語實踐凸顯人物心理活動、情感表達和價值取向,這成為「小城敘事」在懸疑劇中漸成趨勢的原因。

一方面,懸疑劇的內容調性決定了故事發生地點往往帶有一定的迷離、懸浮色彩,另一方面,當故事成為街頭巷尾、茶餘飯後人們議論的談資,懸疑劇又呈現出神秘感與生活感並重的奇妙融合。這就決定了那些具有煙火氣息卻鮮為人知,帶有一定歷史古舊色彩的小城小巷,成為懸疑劇拍攝熱衷的首選之地。

以《隱秘的角落》為例,這部劇選擇在廣西湛江赤坎老街進行拍攝。

赤坎老街是湛江老城區所在的位置,承載著湛江滄桑的歷史變遷,帶有濃厚的上世紀90年代的風采。木質雕花的樓梯扶手、略微蒙塵的彩色玻璃圖案、複雜的拼花地板、紅色的機平瓦,外挑的老虎窗,都附著著一絲歲月痕跡。

故事場景與劇集主要受眾80 、90後生活環境有一定的相似性,撲面而來陌生又熟悉的童年氛圍感,讓這個故事仿佛就發生在用戶記憶深處。

故事結尾的對決之戰發生在一艘海上輪船之上,這艘廢棄輪船是一艘日本國際遠航客輪,距今已有四五十年的歷史。蜿蜒曲折的海灣大橋、波光粼粼的海面與破爛不堪的船艙,都暗示著滄桑的過去和雲譎波詭的未來。

網劇《八角亭謎霧》則在浙江紹興拍攝。雨水與薄霧是紹興當地常常出現的氣象特徵,葳蕤蔥蘢的植物在雨霧中或隱或現,和劇集中詭異氛圍以及捉摸不定的結局走向相吻合。鏡頭語言的精確調度讓八角亭不再只是片中的地域名稱,而幻化為梅雨季節危險與失序的代名詞。

不可否認,好的故事情境設置奠定了劇集創作的氛圍感,而氛圍感的成功營造是懸疑劇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近優酷爆火網劇《重生之門》的主要拍攝地點之一無錫周鐵老街也是極具氛圍感的街巷。這條老街上保留有大量上世紀建造的民居,經歷過百餘年的風風雨雨,很多古蹟在當地都有著久遠而神秘的傳說,這也讓小鎮具有了電影質感的地理環境優勢與文化特質。

此外,還有《致命願望》《沉默的真相》《在劫難逃》《江照黎明》等大量懸疑劇集將拍攝地點選在了重慶這座自帶懸疑感的5D魔幻城市。

重慶特有的氣候、地勢、建築,綜合在一起使其本身便仿若一座大型實景影城。灰暗陳舊的老式樓房,高低起伏的城市天際線,立體化交通和依山而建的建築帶來的複雜空間層次,讓重慶具備了賽博朋克系視覺印象的硬體基礎。

以懸疑劇鍾愛的拍攝地白象居為例,來福士高樓聳立,白象區老舊、暗淡、錯亂,充滿著濃厚的生活煙火氣息,這種賽博朋克的氣質極具吸引力,讓人想一探究竟,與懸疑劇完美相融。

懸疑劇新晉取景熱門地點廈門,又是一座古老與現代相交織的城市。《開端》《獵罪圖鑑》等爆款劇集拍攝地均花落廈門。

自然意象與歷史文化、民俗風情、傳統產業、城市建築等獨特的城市意象元素交織。四橋一隧的鮮明空間層次,大海的深邃意境,花鳥市場的生活氣息等構成了這座城市別有洞天、值得挖掘的懸疑調性。

小城創作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流向

精雕細琢回歸故事本身

除了更容易營造出懸疑劇的氛圍感之外,成本控制也是劇集拍攝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環環相扣的故事情節、具有懸念感的敘事邏輯,始終是一部精品懸疑破案題材網絡劇的立身之本。

近年來大熱的懸疑劇約有2/3都是視頻網站創作網劇。這類劇集既沒有仙俠劇的宏大場面,也沒有都市劇高額的置裝成本與宣發成本,主要依靠故事內容本身的精彩度吸引觀眾注意力。

在二三線城市拍攝的費用,要遠低於在一線城市或影視城的拍攝成本。這就保證了製作方能夠將關注重點放在故事結構的推敲、劇本台詞的設計、劇情的推進演化,整體氛圍的把握上。即便沒有任何後期特效的加持,也能以短小精悍的懸疑推理,抽絲剝繭般展現出智斗過程,呈現出對社會現實的深度關懷以及對人性的拷問反思。

《白夜追兇》大部分取景地在東莞,導演五百曾在採訪中透露,《白夜追兇》四天拍一集,32集共拍攝多月,單集製作成本超過200萬元,覆蓋了僱傭導演、演員和劇組(劇務、攝影、美工、錄音)等費用。

相較在一線城市拍攝長達4個月,東莞三線城市的消費水平,光劇組支出這一項就能省下不少開銷。

在廈門拍攝的《兇案現場》也是如此。這部12集刑偵懸疑短劇單集成本在100萬左右,上線五周分帳收入超1600萬,整體收費期將獲得超過200%的投入回報。總製片人、奇樹有魚副總裁田雪沒有迴避這一高額轉化,並表示 「極高的轉化率和用戶黏性表現是更讓人高興的」。

於平台而言,這種拍攝模式也是市場選擇的結果。30分鐘的短時長容易吸引用戶,12-16集的短劇集拍攝周期更為靈活,每周更新可以均勻維持熱度,按季播出便於平台調控排期,或根據播出熱度在新一季調整商業廣告投放。

作為一種深受當年青年用戶喜愛的作品類型,懸疑劇在平台的精細化運作下,已經遠遠跳出了獵奇、驚悚等淺層次的娛樂水平,而是以最小的成本更多地去挖掘、觀察、展現人性的複雜糾結與幽冷陰暗的一面。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選擇在和故事調性相符合的不知名小城市進行拍攝,降本提質,也是懸疑劇頻頻出圈的深層次原因之一。

在懸疑風審美浪潮下,我們期待有更多的內容製作方能汲取以往懸疑劇的成功經驗,用更多元的視角發掘懸疑元素,用更走心的故事表達,為用戶貢獻更多富有現實內涵的精品懸疑短劇;也希望更多有故事的城市,借著這股東風走進影視作品,走進用戶腦海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886dd16e10e01a02ab9a047d5fbe3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