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雕塑大系」回望90年雕刻時光

2024-11-01     北京日報

本報訊(記者 金力維)「雕塑大系——中央美術學院雕塑學科90年」大展近日開幕,將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3層展出至11月26日。展覽系統梳理和回顧了從1934年至今,中央美術學院雕塑學科90年的發展歷程,如同一部精華版中國現代雕塑史。

1918年,蔡元培在新辦的北京美術學校開學式上建議增設雕刻專科。1934年,在西城西京畿道18號校址,重組的國立北平藝專設立繪畫、雕塑、圖工三科,中央美院雕塑學科90年的歷史由此開始。幾代人以雕塑為史筆,勾勒國家發展軌跡,銘記民族奮鬥歷程,映照時代變遷精神。

展覽現場,參觀者可以捕捉到兩條主線。一條主線追溯至老美院時期,雕塑學科的教學內容最初較為單一,學習模式主要是模仿西方古典雕塑。另一條主線始於2002年,隨著校址遷至花家地南街,教學開始適應現代雕塑發展與世界接軌。為此,央美開設了六門以材料為基礎的課程,學生直接使用材料創作雕塑,而非僅僅依賴於鑄銅等傳統轉換手法,這標誌著教學方法的一次重大變革。展覽以38個綱要詞條為線索,意在揭示雕塑藝術背後的歷史,讓學科歸屬感、方向感與使命感更加鮮明。

現場展出的雕塑中,最為著名的是由6位中央美院雕塑家參與創作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複製品和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廣場主題雕塑《信仰》的創作原稿。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央美術學院老院長靳尚誼表示:「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雕塑系在五六十年代承擔了人民英雄紀念碑、農展館雕塑等大型公共雕塑項目,為新時代雕塑奠基;在改革開放後,雕塑作品更是遍布各地,呈現出跨時代的藝術氣象。」

經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審議批准,開幕式現場頒發了13個「雕塑學科90年傑出貢獻獎」,授予藝術家王靜遠、滑田友、劉開渠、王臨乙、曾竹韶、傅天仇、錢紹武、盛楊、王克慶、曹春生、司徒兆光、隋建國、呂品昌。

特別設立的「雕塑學科90年特殊貢獻獎」,授予山西省政府參事、大同市原市長耿彥波。他曾為中國雕塑事業、世界雕塑文化遺產保護和當代轉化做出特殊貢獻,主辦過國際雕塑雙年展、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及青少年雕塑作品展覽、鋼鐵之夏金屬創作營,此外,他將大同打造成了中國雕塑之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882b952de81a135feb568196b822b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