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在經過一季度的「低谷」之後,很多車企逐漸迎來復甦,加之四月底北京車展的刺激,讓車市提振不少。尤其是新能源車市場,隨著國家「以舊換新」政策落地實施,市場觀望群體消費熱情被激發,5月多家車企新能源車銷量呈現同比、環比雙增長的趨勢。
作為自主龍頭,上汽集團的5月市場表現大抵符合市場大盤走勢--整體表現不溫不火,但新能源車銷量穩步增長。
根據官方發布的數據,5月上汽集團整車銷量33.2萬輛,同比下滑17.1%;其中新能源車銷量8.3萬輛,同比增長9.2%;出口及海外基地銷量為8.8萬輛,同比下滑4.2%。
當然,整體來看,新能源車的增幅雖然不錯,但還遠遠比不過整體接近兩成的下滑。上汽集團5月的大幅下滑是旗下各大子公司表現不佳的合力所致。
除了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五菱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不錯的銷量表現,其他子公司大都出現超過兩位數的下滑。其中,上汽通用當月更是同比下滑58.3%,再次以「腰斬」之姿成為上汽集團內部下滑幅度最大的子公司。
具體看來,上汽大眾5月銷量9.0萬輛,同比下滑3.0%;1-5月,上汽大眾累計銷量為43.0萬輛,同比增長5.6%。
從單月來看,憑藉不錯的表現,上汽大眾成為上汽集團旗下僅有的小幅度下滑但銷量基數高的板塊;從前5月累計表現來看,上汽大眾的表現也很穩健,尤其是在新能源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合資車表現一退再退,上汽大眾能有這樣的增長勢頭,非常不易。
究其原因,是上汽大眾在各細分市場都有著不錯的表現。像A級轎車的朗逸、B級車的帕薩特、SUV市場的途觀家族,都是相關細分市場的熱銷車型,也是少數從燃油車型轉向新能源賽道中為數不多繼續保持熱銷的車型,它們為上汽大眾守住份額乃至實現突圍的基本盤。
而像ID.家族為代表的新能源車,則成為上汽大眾走出銷量泥潭和打造全新品牌口碑的重要機會。ID.家族也不負眾望,成為合資新能源車「全村兒的希望」。尤其是ID.3,動輒月銷過萬,讓上汽大眾在新賽道上有了屬於自己的標籤產品。
相比上汽大眾的依舊堅挺,上汽通用的表現則一言難盡。
數據顯示,上汽通用5月銷量為3.8萬輛,同比下滑58.3%;1-5 月累計銷量20.0萬輛,同比下滑44.3%,無論是月度表現還是年後累計銷量,表現都堪稱災難。
作為以往月銷量10萬級的企業,上汽通用今年動輒月銷量3、5萬輛,就沒有過正常的表現「腰斬」已經淪為平常。燃油車銷量一降再降,新能源車也沒有成功承接下銷量,就導致了上汽通用的沉淪,以至於很多人在談到上汽通用時,只能勉強夸一誇別克GL8這一款車。
的確,除了別克GL8外,現在找出一款代表上汽通用的車型真的很難,這也是同樣身為上汽集團的子公司,上汽大眾的表現好於上汽通用的原因--前者在各細分市場都有能撐起銷量的代表車型,而後者沒有。
於是,我們在上汽集團月復一月的銷量表格中,看到了同樣身為傳統賽道的巨頭,在新時代的大潮中,被沖向了不同的地方。
另一子板塊上汽通用五菱,則長期保持著穩定的銷量表現。今年5月,上汽通用五菱銷量 11.6萬輛,同比增長5.2%;1-5月累計銷量 46.3萬輛,同比增長 13.5%。
很多人在去年年初微型電動車市場走低後,唱衰五零,表示沒有了宏光MINIEV的銷量做支撐,五菱很有可能出現銷量崩盤。但不要忘了,五菱克是一家會不斷創造出「神車」的企業。從五菱宏光到宏光MINIEV,向來如此。
而隨著微型電動車市場的下滑,五菱繼續著自己的「神車」之路,先後打造出五菱繽果和五菱星光等車型,及時填補了宏光MINIEV的銷量空缺,讓五菱銷量不倒。
不過,上汽集團的乘用車近一段時間的表現並不美妙。
數據顯示,上汽乘用車5月銷量5.4萬輛,同比下滑 26.2%;1-5月累計銷量28.0萬輛,同比下滑17.2%。
其實不只是銷售數據上的接連滑鐵盧,以榮威品牌和MG品牌為代表的上汽乘用車,其品牌力早已今不復昔,既沒有能拿獨當一面的車型,也沒能在品牌打造上脫穎而出,而回顧歷年表現,上汽乘用車月銷被提出10萬輛俱樂部,已經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另外,上汽大通5月銷量1.6萬輛,同比下滑8.9%;1-5月累計銷量8.1萬輛,同比下滑 7.1%,這個曾經憑藉小基數的增長支撐上汽集團表現的子公司也遭遇了階段性下滑。
智己汽車5月銷量4251輛,同比增111.6%;1-5月累計銷量1.7萬輛,同比增長121.7%,以更低的對比基數支撐起華而不實的同比幅度。
除了批發銷量外,5月上汽集團終端交付量達到34.7萬輛;其中新能源車終端交付量9.7萬輛,同比增長27.4%;海外市場終端交付量達9.9萬輛,同比增長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