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邱延波
群眾問題未解決,局長跳窗先走脫。監察機關來調查,追責不能變背鍋。
近日,陝西西安一網民發布視頻稱,曲江新區規劃局一負責人在接待群眾來訪時,因回答不上來問題,偷偷從廁所跳窗逃離。
據封面新聞等多家媒體報道,事發在10月28日,視頻發布者稱,他家附近正在拆遷,但近期規劃不斷變動,導致原本該分配住房的地理位置發生改變,這與前期提出的方案截然不同。從視頻中可以看出,身著藍色外套的負責人是西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曲江新區分局一名副局長,在大廳內接待群眾來訪。面對大家的質疑,副局長回答「那肯定不是我個人改的」。
對於副局長跳窗之事,一名曲江新區分局工作人員稱,當天上午,副局長從上午九點多到下午一點多,一直在接待市民的信訪,但市民始終不讓他離開,後來無奈之下從窗戶離開。
網友說,副局長回答不了群眾就逃避群眾,這是典型的鴕鳥心態。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躲得初一躲不過十五,逃得了一時逃得了問題嗎?這位副局長「跳窗逃跑」,實在有損政府官員形象。但是,如果換位思考一下,這位副局長被找上門的帶著情緒的群眾堵在辦公室長達四個多小時,一張嘴要應對眾多群眾的你一言我一語,還要時刻保持清醒,克制情緒,既不能多說,更不能亂說,又做不了主,又安撫不了群眾,難免處理不當。
拆遷補償、異地安置等工作牽扯到政府多部門,動輒牽扯多個部門,往往由上級甚至上上級統籌安排,一名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副局長職責、權力有限,一般很難拍板決定。這些群眾反映的問題,一個副局長顯然沒有能力解決,但是,他如果說錯了哪句話,不僅平息不了矛盾,萬一「火上澆油」,還可能遭來其它部門或上級領導的批評和問責處理。
儘管有諸多難處可以理解,但副局長跳窗逃離這個「大招」並不是妙招,這個姿勢難以解決群眾信訪難題,其行為有損黨員幹部形象。《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明確規定了對類似情況的紀律處分,包括:「對涉及群眾生產、生活等切身利益的問題依照政策或者有關規定能解決而不及時解決,庸懶無為、效率低下,造成不良影響」「對符合政策的群眾訴求消極應付、推諉扯皮,損害黨群、幹群關係」等情況。
10月30日下午,曲江新區相關人員表示,針對工作人員在接訪期間的不當行為,曲江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高度重視,已安排紀檢監察機關聯合相關部門啟動調查程序,將堅持實事求是、依法依規的原則進行處置。
這名副局長遇事處理不當,造成不良影響,依法依規對其處置是應當的,也是必要的。但是,急著處理人,也別忘了處理事。處理副局長跳窗帶來的輿論影響容易,處理百姓的訴求並不容易。不能為了平息輿論就忘了百姓的真正問題。那些拆遷安置問題,不是這名副局長一個人帶來的,也不是這名副局長一個人能解決的,處理了副局長只能掩蓋表面問題,沒有解決真正問題。讓副局長背責可以,不能讓這位副局長做整件事的「背鍋俠」。如果相關方面希望用處理副局長來逃避問題,那和副局長跳窗逃避群眾問題有多大區別?
別讓副局長跳窗事件轉移了矛盾的焦點,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才是處理問題的終極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