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線現場檢查!張國清今年首次外出調研,關注這幾件大事
撰文丨餘暉 高語陽
新華社1月15日報道,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在山東調研。他調研的重點包括安全生產、國企改革、市場監管等。
他強調,要有力有序推進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從嚴從實加強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監管。
這是張國清今年首次外出調研。
走進位造車間,了解企業改革
這次在山東,張國清先後前往濟南市和煙台市。
據報道,他來到浪潮集團、濟南二工具機集團、中石化濟南分公司、萬華化學集團和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等企業,走進位造車間、生產指揮控制中心和大型設備裝置運行現場,詳細了解企業改革發展和生產經營情況,現場檢查安全生產工作。
參加調研的還有:
政知君注意到,上述幾家公司在各自的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比如,浪潮集團是雲計算、大數據服務商,擁有浪潮信息、浪潮軟體、浪潮數字企業三家上市公司;濟南二工具機是鍛壓設備和大重型金屬切削工具機製造基地,廣泛服務於汽車、航空航天、軌道交通、能源、船舶、冶金、模具、工程機械等行業。
另外,中集來福士是國內率先進入海洋工程行業的企業。據央視介紹,中集來福士用10年左右時間,國產化率從不足10%提高到60%。
2018年6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山東考察時,曾前往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煙台基地。
當時,習近平指出,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所屬國有企業,一定要加強自主創新能力,研發和掌握更多的國之重器。國有企業要深化改革創新,努力建成現代企業。
這次張國清在調研期間,也對國有企業提出了更多要求。
他表示,國有企業要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緊緊圍繞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
加快推動各項任務落實落地
調研期間,張國清還指出:「加快推動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各項任務落實落地,健全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和市場化經營機制,更大激發企業發展動力活力,做強做優主業」。
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之後,中央作出的一項全局性、戰略性重大決策部署。
2023年2月16日出版的《求是》雜誌發表了習近平重要文章《當前經濟工作的幾個重大問題》。
文中寫道,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已見成效,要根據形勢變化,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謀劃新一輪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行動方案。
文章還指出,我國經營性國有資產規模大,一些企業資產收益率不高、創新能力不足,同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的要求不相適應。
2023年4月21日,二十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這也是二十屆中央深改委的首次亮相。這次會議提到,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著力補短板、強弱項、固底板、揚優勢」。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會議在部署2024年工作時指出,要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其中一個就是「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
政知君還注意到,此前,2023年7月18日,張國清曾出席全國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
當時,張國清強調,要完善國企考核評價機制,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強化國企在能源、資源、糧食等重點領域布局,健全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全面加強國企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等。
這次在山東,張國清再度強調要「保障能源資源安全」。
他說:「要完善考核評價體系,推動國有企業強化科技創新、優化布局結構,更好服務於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保障能源資源安全等國家戰略。」
現場檢查安全生產工作
安全發展也是張國清此行的關鍵詞之一。
據報道,在上述企業調研時,張國清現場檢查安全生產工作。他強調,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不斷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把安全責任措施落實到具體場景、具體崗位、具體人員,夯實企業安全發展基礎。
他還前往基層消防救援站、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調研基層應急救援和市場監管能力建設情況。
張國清說,防風險、保安全重在基層基礎、社會末梢,重在專業能力、嚴格監管。
政知君注意到,此前張國清已經多次前往地方檢查安全生產工作。
2023年3月,張國清在內蒙古調研檢查安全生產工作。期間,張國清詳細了解阿拉善露天煤礦特大坍塌事故救援進展,要求盡最大努力做好清理搜救,依法全面開展事故調查,把問題全部查清楚、剖析透,嚴肅追責問責。
2023年7月,張國清在湖北檢查調研安全生產和防汛工作。
2023年9月,張國清在西藏調研期間,現場檢查安全生產及地質災害防治情況。他強調,要全面排查整治災害事故風險隱患,保障重大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建設施工安全。
2023年11月,張國清在新疆調研期間,到基層消防救援站調研了解執勤備戰和隊伍建設情況。他強調,提升重大安全風險防範應對能力。
資料| 新華社 人民網 中國政府網等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政知新媒體獨家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