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在幼兒園摔了一跤,第二天眼睛周圍開始滲血

2023-03-19     丁香媽媽

原標題:女兒在幼兒園摔了一跤,第二天眼睛周圍開始滲血

孩子跌倒、摔傷,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當孩子不小心摔倒,尤其磕到鼻子時,很容易發生隱性的損傷。

今天分享一位媽媽的真實經歷,她詳細講述了自己女兒在幼兒園磕傷鼻子後就診、手術的全過程,希望給所有家長提個醒。

以下是 @ Scarlett 的自述。

我家姑娘叫漫檸,現在 4 歲半,正在讀幼兒園中班。

上個月在幼兒園摔了一跤,嗑到了鼻子。本以為只是一次普通摔傷,直到 1 天后女兒面部開始腫脹、眼睛周圍開始滲血……

我才知道原來磕到鼻子,可能引發的後果如此嚴重。

剛做完手術的女兒,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2 月 16 號,摔傷第 1 天

突發事故,女兒在幼兒園磕傷鼻子

上午 10:30,剛到公司沒多久,我就接到幼兒園老師的電話。電話里老師略帶歉意,告訴我:

小朋友在玩滑梯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撞到了鼻子,有個小傷口,沒有流鼻血。

我們讓校醫做了檢查,沒發現其他問題,但孩子一直在哭。保險起見,您看要不要把孩子接走,去醫院做個檢查?

我馬上通知離幼兒園更近的爸爸去接孩子,外婆也從家裡趕去幼兒園。不到 15 min,兩個人就都趕到了幼兒園。

爸爸接到女兒後發我的照片,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11:00,給爸爸打電話,爸爸已經在帶女兒去醫院的路上,說:

女兒精神狀態不錯,問她疼不疼也說不疼,就是鼻子看起來有輕微的表皮擦傷,輕微發紫,應該問題不大。

11:30,到了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的急診科,醫生簡單詢問並面診後了,說:

孩子面部著地,後腦勺沒著地,一般來說顱內出血的機率不大,加上她問答和行動自如,現在面部看起來也幾乎沒有特別異常等症狀,可以先拍個 X 片看看。

拍完片子,結果顯示,鼻骨沒有移位等異常。醫生也判斷說:

現在看來沒什麼問題,可以先回家觀察;並提醒說,孩子到晚上鼻子可能會更腫一些,注意別讓小朋友再碰到鼻子。

X 片結果,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還在工作的我聽到爸爸的電話轉述,終於放下心來,當時還想著女兒明天應該就可以正常上幼兒園吧。

下午,女兒的狀態跟平時沒什麼差別,外婆說她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也沒說自己鼻子疼。

全家人看女兒的狀態,雖然有些心疼,但覺得應該問題不大。

外婆當天下午發我的照片(摔傷後 5 小時),鼻根部開始有些腫脹,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但等我晚上 19:00 下班到家,看到女兒的臉時,我發現比之前照片上腫脹得要嚴重,大眼睛都沒了,真是心疼。

一邊心疼,一邊又有點隱隱不安。儘管爸爸一直在安慰我,「醫生說晚上更腫是正常現象,不用擔心,你看孩子的狀態很好,眼睛也沒問題」,我還是放心不下。

臉很腫也抵擋不住小朋友的樂觀,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讓我更加不安的是,睡覺前,我發現女兒的鼻子和眼睛周圍開始發紅,腫脹又加劇了。

當晚我就立即給幼兒園發了郵件,要求看一下監控和撞擊現場,好判斷撞擊力度和位置,給醫生進一步的參考依據,學校也回覆說 ok。

隱隱約約的滲血點,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2 月 17 號,摔傷第 2 天

女兒眼睛周圍明顯腫脹和滲血

確診鼻骨骨折

第二天早上,女兒的臉腫脹非常明顯,眼睛和鼻子周圍明顯滲血,幼兒園肯定沒法去了。

直覺告訴我女兒的傷,應該不是普通的摔傷,可能有更嚴重的問題。

儘管醫生有提前預告「第二天面部會更腫,別擔心」,但女兒面部的腫脹程度,明顯已經超出正常的腫脹程度。

滲血更嚴重了,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我立即跟公司請假,決定先去幼兒園細緻了解一下到底是怎麼撞得,然後再去細緻問問醫生。

幼兒園一開門,我就聯繫老師看了監控視頻。老師的態度非常好,並一再表示孩子的幼兒園發生這次意外,真是抱歉,有什麼要求和想法都可以隨時聊。

從監控來看,女兒摔倒的情況,跟老師描述的差不多,可以判定是一次很難避免的意外。

沒有人推搡,她是在自己玩耍時,不小心腳一滑,摔倒了。趴下去的時候,面部正好撞上一個戶外活動踏板。

那個踏板設計確實對孩子不太友好,有尖尖的角,可以想像閨女當時撞到的時候,應該很疼。

女兒就是磕到這個上面,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當時還無法確定女兒的具體情況,我就沒跟幼兒園過多交涉,先帶著女兒的照片,去之前給拍 X 片的兒童醫學中心,找到當時接診的醫生,讓他看看女兒現在的腫脹程度算不算正常。

醫院排隊的人很多,一直到四點半才輪到我。簡單說明情況後,我就立即給醫生看了女兒的照片。

醫生也覺得有些吃驚,完全沒想到女兒會腫脹得如此嚴重,立即表示:

現在面部滲血和紅腫嚴重,可能有額外的出血點,最擔心的是眼睛是否有受傷、顱內是否出血。

考慮到晚上有眼科急診的醫院不多,建議立即去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醫院掛急診,做 CT,看看是否存在眼眶骨折、顱內出血等問題。

聽到醫生的話,我來不及有多餘的情緒,立即聯繫爸爸,讓他帶孩子馬上出發去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我自己直接從兒醫出發,先去醫院排隊。

急診的要求是見到本人才可以挂號,即使我先到了半小時也只能等待孩子本人到現場。

晚上 19:00,孩子終於趕到復旦大學眼耳鼻喉醫院。這時候,女兒的面部更腫了,臉上的淤血也開始泛出來。

面部腫脹更加嚴重,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耳鼻喉急診科的醫生看到女兒腫脹的面部,同樣擔心顱內出血和嚴重的眶壁骨折,趕緊安排了 CT,同步看的眼科醫生也擔心眼眶骨折,又加了一個眼眶部位的 CT。

兩位醫生都跟我們做了詳細地解釋:

現在孩子眼周淤血明顯,無法排除顱內出血、眼眶骨折,尤其是眶壁骨折,嚴重情況下,淤血壓迫視覺神經,可能導致失明,因此要立即做 CT 確定眼周淤血的原因。

聽了醫生的話,心還是不由緊張了起來,等待 CT 的 40 分鐘顯得格外漫長。

萬幸最後 CT 結果顯示, 沒有顱內出血,沒有眼眶骨折,更不是眶壁骨折,但是鼻子確實摔慘了,雙側鼻骨及右側上頜骨額突多發骨折,鼻骨斷裂明顯。

CT 診斷報告,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確診了鼻骨骨折,沒有更嚴重的顱內或者眼睛損傷,我跟爸爸懸著的心終於放下。

我們繼續追問,鼻骨骨折要如何處理?

急診科的醫生告訴我們:

小朋友的鼻骨骨折,如果不嚴重可以自愈。如果錯位、塌陷嚴重,則需要手術復位。

這個手術的最佳復位期限是兩周,建議儘快面部修復的號,讓門診醫生進行判斷。

感謝完醫生,我們就先帶著孩子回家了。

2 月 18 號,摔傷第 3 天

瘋狂查詢資料和諮詢,

下定決心讓女兒接受手術

回家後,立即著手查資料,利用線上問診,朋友幫忙等方式儘可能聯繫醫療資源諮詢。

同時跟身邊的朋友打聽鼻骨骨折到底什麼情況下需要做復位手術、哪家醫生、哪個醫生做得好,術後恢復情況怎麼樣,後續手術效果如何等等。

畢竟女兒這麼大以來,從來沒有做過手術,她有哮喘,不知道全麻的手術會不會有額外的風險。

我和孩子爸爸總體思路就是,儘可能全面的掌握信息,確定方向,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醫生判斷,我們負責全力以赴配合和支持。

通過查詢和諮詢,我們了解到:

鼻骨骨折導致的鼻骨坍塌,不僅可能影響孩子的顏值(一輩子塌鼻子),還可能影響鼻子的呼吸功能。

無論是影響到顏值,還是鼻子的呼吸功能,都需要通過手術來復位,而且一定要在撞傷後的兩周內,最好是 6~10 天進行手術復位。

通常 5 天后水腫開始消退,就可以進行手術了。每早一天,就可以早一點在正確的位置上癒合。

如果超過了兩周,鼻骨斷裂處可能會癒合形成骨痂,手術就會變得更複雜,只能截斷後再復位,創傷也會變大。

為了趕在復位黃金期內做手術,我帶著女兒的 CT 結果,集中在 18、19、20 號這三天,線上、線下諮詢了很多醫生。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作者諮詢過的醫院,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無論是北醫三院的五官科醫生,還是上海各類醫院的五官科醫生,看了女兒的 CT 結果後,都建議進行手術復位,因為女兒的鼻骨骨折比較嚴重,想要自愈幾乎是不可能的。

我們也不再猶豫,決定讓女兒儘快接受手術。

接下來就是聯繫醫生、確定手術時間、安排術前檢查。一頓兵荒馬亂後,終於確定在撞擊後的第 7 天做手術。

摔傷後第四天和第五天,從「小浣熊」變成了「大熊貓」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女兒面部的腫脹,這幾天也逐漸消退,慢慢變成了兩個明顯的熊貓眼。

在小區樓下,或去超市、餐廳的時候,很多陌生人都會忍不住關心「小朋友怎麼了」「疼不疼」。

我本來還擔心孩子會不會介意自己的熊貓眼,沒想到 閨女一邊照鏡子,一邊開心地跟我說「媽媽,你看,我今天上了一個彩妝」。

也許我們家裡平時就是嘻嘻哈哈的搞笑風,女兒的心情也沒怎麼受到影響。

我們開玩笑討論:現在她很適合扮演吃了毒蘋果的白雪公主,這渾然天成的「中毒」症狀讓人無法懷疑。

女兒說自己畫了彩妝,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幼兒園的老師帶著水果過來看望,女兒還開心地跟老師說,自己變成了中毒的白雪公主。

是的,再痛苦的事情,在孩子這裡都可以被童真消解!

2 月 22 號,摔傷第 7 天

手術成功完成,術後恢復真的痛苦

女兒疼到邊踢床板邊哀嚎

這天一早,我就帶女兒辦理了住院。手術的前一天,女兒做了各種詳細的術前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心電圖、肺部 CT等。

下午 18:00,護士告訴我們是 23 號早上 8:30 左右的第一台手術,並提醒我們因為是全麻手術,晚上 12:00 以後不能再進食、喝水了。

至此,之前始終惴惴不安的心稍有一秒鐘落定,轉即又升起了一絲緊張——這小小的人兒馬上就要進行人生第一次全麻手術了,一切都要順利呀。

等待手術的女兒,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早上 8:00,我跟女兒就開始在手術等候區進行等待,要提前做全麻的輸液插管等準備工作。

第一台手術大多數都是照顧年齡小的孩子,等候區差不多有10個小孩,女兒還很新奇地問我:「媽媽,難道這是個另一個幼兒園嗎?」

我回答她:

是的,這裡是幼兒園維修區,有的寶寶修眼睛,有的寶寶修耳朵,你是要修鼻子。修好了,又可以開開心心上學了,到時候你睡一覺,仙子就會幫你修好

等候區很人性化,大螢幕上放著小豬佩奇,女兒饒有興致地看了好一會兒。

有護士過來給孩子建立靜脈注射口,還貼心地準備了貼紙和棒棒糖,轉移小朋友們的注意力。

扎針的時候一屋子孩子哭聲此起彼伏,但女兒卻斷然拒絕了我給她蒙眼睛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就要自己瞪大眼睛眼看著針戳進手臂,死忍著淚水,不哭也不吭聲。

正在看動畫片的女兒,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手術大概進行了 1 個多小時,女兒就被推了出來。

醫生說,手術很成功,孩子麻醉還沒過,剩下的就是等待麻醉甦醒的時間。

術後麻醉還未甦醒的女兒,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大概 2 個小時後,麻藥逐漸散去,女兒終於醒來,最最煎熬的時刻也到來了。

儘管醫生已經多次提前預告,因為鼻腔中填充有支撐物,鼻子不通氣,孩子在術後 24 小時會有鼻塞、頭痛等症狀,可能會比較痛苦,但我還是低估了術後的痛苦程度。

堅強的閨女打針都不哭,此刻一邊不停地用腳踢床板,一邊哀嚎、嚎叫。

術後難受得大哭的女兒,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從沒見過閨女這樣,我趕緊找護士。護士給開了美林止疼,但效果有限,女兒明顯還是很難受,最愛的動畫片、冰淇淋等啥都不要了。

甚至我讓她數著時間,每過一小時,我們就選一個禮物,媽媽直接網上下單,她也不要。

術後的第一個晚上幾乎沒怎麼睡好。女兒明明很困,但可能太難受,時不時醒來抽泣。我們也只能在旁邊干著急,一點兒忙也幫不上。

好在第二天,女兒情況就明顯好轉了,沒那麼難受了,還能稍微吃點東西。

女兒吃了超香的香腸,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我們在醫院繼續呆了半天,醫生看孩子狀態不錯就出院了。

後續就是一周後,去門診取出鼻子內部的填充物,一個月拍 CT 看看鼻骨骨折的地方是否長齊,整個治療就結束了。

後記

如今,女兒已經出院近半個月,「熊貓眼」漸漸淡化為黑眼圈,逐漸在好轉中。看著她像之前一樣嘰嘰喳喳、又蹦又跳,倍感欣慰。

眼睛下面只剩一點點黑眼圈了,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意外很難避免,回顧這一遭,真的很慶幸女兒不是顱內出血、眼眶骨折等更難捱、更嚴重的問題。

直到現在我還能想起,坐等 CT 結果的那煎熬時刻,我想到過的任何一種最壞的結果,不由地後怕。

女兒出院後,幼兒園的園長、老師又來探望了一次。老師們沒有迴避任何問題和責任,也一再感謝我們在整個過程的理智和信任。具體的賠償和處理方案,目前還在跟幼兒園洽談。

今天把這段經歷分享出來,就是想提醒各位父母, 孩子如果不小心摔到鼻子,初看可能沒什麼問題,但一定要密切隨訪,小心鼻骨骨折、眼眶骨折等情況。

最後,祝願所有的孩子都能平平安安,健康長大。

醫生點評

鼻部骨折是最常見的一種兒童面部骨折,在 5 歲以下兒童中多數是因跌倒所致。

在急診科因外傷就診的兒童中,高達 1/3 都是鼻部創傷造成了鼻部骨折,常伴有面中部、鼻竇或額底的骨折。

孩子大多數的鼻部支架結構由軟骨組成。 因為軟骨結構的損傷不是一開始就很明顯,導致孩子發生嚴重鼻部創傷時,很可能被漏診。

而且軟骨癒合比骨快,疑似鼻骨骨折的孩子需要比成人更快地接受複查和治療,否則損傷 14 日以後才實施手術,則很難成功進行骨折復位。

當孩子出現鼻外傷時,建議家長這樣分兩步處理:

孩子出現鼻外傷時,這樣處理

第一步,及時冷敷

用冰袋等立即對鼻背部進行冷敷(48 小時內),同時儘量避免用力按壓;如果出現鼻腔出血,注意捏住雙側鼻翼,不要仰頭,以防止血液流向咽部。

第二步,出現這些伴隨症狀,及時就診

當出現這些症狀時,意味著可能有鼻骨骨折或更嚴重的顱內出血等,建議及時由耳鼻喉科醫生進行診斷,必要時完善 CT 檢查,避免漏診:

  • 出現鼻出血;
  • 鼻部外觀發生視覺變化;
  • 出現清亮的鼻分泌物;
  • 出現視力改變;
  • 頭痛、意識喪失。

參考文獻

[1] Donna Reyes Mendez, MD;Annie Lapointe, MD, MPH;兒童和青少年的鼻部創傷和骨折;uptodate

本文專家

潘春晨

審核專家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耳鼻咽喉、 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

胡琪

審核專家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策劃製作

策劃:林乙乙

監製:大力

排版:月餅、林乙乙

題圖來源:作者提供

其他真實故事推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53c50f8342d29f5b7314752ebec44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