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杼:夏朝第七任君主,發明甲和矛的王,中國的犀牛為什麼滅絕?

2022-10-20   三公主講歷史

原標題:姒杼:夏朝第七任君主,發明甲和矛的王,中國的犀牛為什麼滅絕?

上期講到少康為了一統天下帶兵討伐了寒浞,恢復了夏王朝,在少康的統治下,夏朝的生產力越來越好了,少康在位21年後駕崩了,由他的兒子姒杼(zhù)繼承大統,姒杼是夏朝的第七任君主。

姒少康在40歲的時候討伐寒浞重建夏王朝,姒杼功不可沒,姒杼是一位勇猛的大將,而且武藝非凡,是少康的得力幹將,姒杼在帶兵打仗方面天賦異稟,在討伐寒浞的時候立下了汗馬功勞。

姒杼上位後,秉承姒少康的遺志,勢要把夏王朝推向鼎盛,還要開疆擴土。所以姒杼開始攻打東夷部落,「東夷」是古代對東方各部落的統稱, 因為當時那些部落還不屬於夏王朝,所以姒杼要把那些部落的首領打敗,這些領地就能成為夏王朝的領地。

姒杼的彪悍毋庸置疑,立馬帶兵去攻打東夷部落,所到之處,不久都成為夏王朝的領地,首領就封侯,但是打仗也不是每次都所向披靡的,有些部落的軍事戰略和武器也是相當厲害的,姒杼也會有敗仗的時候。

但是姒杼從來不氣餒,他會從失敗中總結經驗,然後調整方案再出擊。有一次,姒杼又帶兵去攻打東夷部落,對方將士使用了長弓,自己的士兵還沒接近對方,就被對方射來漫天的冷箭擊得前仰後翻,眼看越來越多的士兵還沒接近敵人就倒下了,姒杼只能命令撤退。

回去後,姒杼一直在想,怎樣才能抵擋住敵人的箭?他百思不得其解。他一邊踱步一邊思考,不知不覺來到了廚房,看到廚師們在殺野豬。因為當時的落後,刀具都是石頭、木頭、蚌殼做的。所以宰殺野豬的時候廚師是非常費勁的,獵殺先把野豬用石頭砸死或者用水淹死,然後由廚師開膛破肚。

姒杼注意到廚師在拿石頭做的刀切開野豬的皮時非常地費勁,反覆切了好多遍才切開一點點口子。姒杼突然靈光一閃,他讓廚師小心翼翼地把野豬的皮完整地剝下來,接著清理乾淨肉碎,拿去太陽底下曬乾水分。然後中間挖一個洞,野豬皮就被披在了一個士兵的前胸和後背上,姒杼讓人拿來弓箭遠距離的發射,果然那些木箭和竹箭碰到皮革時紛紛掉落。

姒杼發現了新大陸,他馬上命令士兵捕獵更多的野獸去皮,那些肉就給士兵吃掉,吃不掉的就曬成肉乾,他們發現犀牛的皮更加堅韌,所以重點捕獵犀牛,而且犀牛的皮很大,可以做好多身戰甲。

中國古代是有犀牛的,只因犀牛的皮做的戰甲非常堅韌,能很好地保護戰士的生命安全,所以犀牛一直被古人獵殺,到後來,中國就沒有犀牛了。

姒杼做了很多獸皮戰甲後,再次帶人去打仗了,因為這次士兵有了獸皮的保護,再也不懼怕冷箭,終於能接近敵人了,終於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大獲全勝。

後來,姒杼在戰鬥中又發明了一樣武器——矛,因為「一寸長一寸強」,而且矛的頂端是鋒利的,可以刺殺敵人。姒杼是最先製作戰「甲」和「矛」的帝王,是製作「甲」和「矛」鼻祖,在軍事武器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後人的行軍打仗留下了寶貴的經驗。

夏朝在姒杼彪悍有智慧的領導下,國土迅速擴大,東夷部落敗得敗,投降的投降,在姒杼的英明領導下,減免了賦稅,生產力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夏朝進入了鼎盛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