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陽縣陳平鎮:扶貧食用菌帶來發展甜頭

2020-03-31   南寧農業

近日,在賓陽縣陳平鎮新安村食用菌扶貧產業示範園,一排排整齊的菌棒格外引人注目,工人正在採摘和清洗成熟的菌菇,園區內一派繁忙景象。


賓陽縣陳平鎮新安村委依託產業優勢,通過採取「合伙人+合作社+基地+貧困戶」及「專家技術服務+貧困戶精準扶貧」的「造血式」扶貧模式,大力發展食用菌種植產業,不斷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持續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賓陽縣陳平鎮新安村食用菌扶貧產業示範園以合作模式建設,由合伙人提供前期建設所需資金和產品銷售渠道,合作社負責籌建園區基礎設施並參與日常管理,南丹縣清溪園食用菌種植基地提供技術指導。示範園由三大區域構成,分為生產車間、育種棚區和種植用地,前期種植黑木耳菌棒2.5萬棒。2018年10月第一期收穫時,村委獲得分紅2.3萬元。2019年以來,新安村委利用南寧市的產業發展資金和賓陽縣核撥的第一書記扶持產業發展資金,建設種植大棚、回購黑木耳育種大棚、購買菌棒生產流水線等。


通過以發展資金入股委託經營和入股分紅共同管理合作經營兩種模式,新安村委積極引導貧困戶參與食用菌種植產業。今年,產業示範園共安排23名村民到園內務工,其中貧困戶9人,務工人員月收入約2000元。此外,2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與產業示範園進行委託經營或合作經營,每戶每年增加收入約2500元。


「經過不斷摸索、總結經驗,如今示範園已發展至20多畝,年收入達10多萬元,帶動27戶貧困戶參與生產勞動和經營,每戶年純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陳平鎮新安村委扶貧專干王日忠說,目前生產銷售不受疫情影響,保證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發展食用菌產業讓新安村嘗到了甜頭,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信心更足了,新安村也有了更長遠的發展謀劃。下一步,新安村食用菌扶貧產業示範園將繼續擴大種植規模,探索多產業發展之路,通過共同經營方式,帶動更多村民特別是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免責聲明:本頭條號發布的轉載內容及配圖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對內容真實性由原作者保留,本號不做承諾,如涉及內容、圖片的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來源:文/南寧日報 圖/綜合整理

編輯:南寧市農業信息中心

法律顧問單位:廣西法嚴律師事務所

如需轉載分享,請註明來源「南寧農業」今日頭條號,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