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上拼酒有三怕,一怕梳小辮的,二怕紅臉蛋的,三怕戶籍河南的!
河南人酒量好是公開的秘密,如果說山東人和內蒙古人,酒量好是因為能喝,那河南人純粹是因為有酒膽,甭管是不是半醉了,只要你叫他喝,河南人端起酒杯就是干,如此「捨命陪君子」的氣勢,就問你怕不怕?
河南人酒量好,喝酒的講究也不少,很多外地客初來乍到,大都會被河南的酒桌規矩弄得暈頭轉向,從坐席排序到魚頭擺放,從點菜方法到敬酒過圈,無不充滿「說道」,稍不注意就會中招,小則多喝兩杯,多則鬧出笑話。
正因如此,如果想要了解和酒有關的知識,不妨和河南人多聊聊,他們都是喝出來的「真知」。
前不久,我拉著老婆去河南遊玩,碰見一位有著30年酒齡的河南大爺,別人都叫他余叔。
余叔年輕時是一名搬運工,老了後開了一家小賣鋪,每天只是守守店,看看新聞,日子過得幸福美滿,讓人羨慕。
余叔平時最愛的就是喝酒,基本每天都要喝兩杯,如果哪天有事耽擱了,余叔幹啥都沒精神,甚至晚上連覺都睡不安穩。
話聊開後,余叔直言,這麼多年,自己一直在「以身試酒」,想看看流傳的那些白酒常識對不對,30年來,自己不僅身體無恙,還真的試出4個謊言來,大部分酒友幾乎都上過當。
為了讓酒友不再上當受騙,余叔大方地把這4個謊言分享了出來,大家不妨一看。
謊言一:酒量是練出來的,越喝越能喝
酒桌上,長輩看見酒量不好的人時,一般都會以「過來人」身份說道,多練練就好了。
但其實,這話並不準確,酒量根本不能練出來。
我們所說的酒量,其實指的是身體代謝酒精能力,這個能力主要是由體內遺傳的一種酶決定的,先天酒量差的人,無論再怎麼練,體內的這個酶都不會增加,自然練不出酒量。
不過,酒量差的人,雖然練不出酒量,可喝的次數多了,身體對酒精的耐受度會越來越高,能變得更能喝一點點,但這對身體的危害非常大。
謠言二:酒後口渴得厲害,肯定不是好酒
品質差的白酒,雜醇多,喝完容易口乾!
不知何時起,有人把喝完酒口乾不幹,當作衡量白酒好壞的依據。
不過,這一依據並不準確,也是謊言。
我們喝完酒會口乾,主要是因為體內的水分,被拿來稀釋酒精去了,排尿增多,自然會感到口渴,與白酒的價格高低、品質好壞,沒有直接的關係。
如何才能避免喝酒口渴現象呢?很簡單,邊喝酒邊喝水即可,不過這樣容易喝醉,酒友們千萬要悠著點。
謠言三:桶裝散酒含有塑化劑,不能喝
桶裝散酒裡面含有塑化劑?不一定,要根據情況而言。
一般來說,只要是正規廠家生產的白酒,大多都是用耐折、耐油、耐鹼、耐脂肪的PET材質來裝的,這一材質是可以用在食品包裝中的,並不會含有塑化劑。
不過有個前提,這是正規廠家生產的,不是外面那種「三無」的小作坊。
故,沒牌子、沒廠家、沒日期的散酒,咱們還是少喝或者儘量不喝。
謠言四:醬酒比其它香型白酒更健康
有一條醬酒廠商散布的謊言!
不可否讓,醬酒成本高昂,釀酒工藝複雜,相比其它香型白酒,口感風味上更勝一籌,不過,醬酒並不比其它香型白酒更健康。
從國家的標準來看,只要沒有添加「食用香精」或者「食用香料」的白酒,喝起來都是一樣的,誰也不比誰高貴一點,只不過香型不同罷了。
換句話說,只要是純糧食的,那就是好酒,如果你不知道純糧酒怎麼選,那麼不妨參考下面幾條。
純糧酒原料只有糧谷和水;
避開標號為「20821」和「20822」的白酒;
認準質量等級為一級以上的白酒,二級最好別喝。
當然,如果你嫌麻煩,懶得選,那麼,不妨看看余叔平時喝的這倆「口糧酒」。
黃蓋玻汾
產自山西汾陽市杏花村,又被人叫作「汾老大」。
黃蓋玻汾屬於清香型白酒,是以當地優質糧谷為原料,傳統工藝釀成,頗受酒友歡迎。
開瓶噴香上,整體表現不錯,酒香雖然清淡,可香氣純正,沒有多餘邪雜味,入口柔順,不像傳統高度酒那樣辛辣,下咽也比較順暢,唯一缺點就是後勁較大,很多人喝醉了也不知道。
汾酒可以說是最可惜的一款酒,當年明明比肩茅台,後來卻因戰略失策,一夜之間跌下神壇,如今雖說依舊能打,可早已沒了當年的風光。
緣得仿台酒
緣得仿台酒產自貴州懷仁,屬於大曲坤沙醬酒。
用料優質實在,採用的是上乘的坤沙技藝,歷經春夏秋冬四季年釀製而成,成酒後又窖藏了5年,能徹底將酒中雜醇油、甲醇等物質揮發殆盡。
倒酒入杯,酒線細長而不斷,酒珠飽滿而細膩,還帶著滿滿的酒香,入口豐滿醇厚,不帶一絲雜味和辣味,尾段時,糧谷香、曲香、陳香一起襲來,說話嘴裡都冒著香氣兒,一不小心便貪了杯。
只不過,酒企多年來一直專注提升酒質,在宣傳上花的錢不多,故,不少地方根本沒聽說過。
好了,河南大爺「以身試酒」30年,身體無恙徹悟4個謊言!看完漲知識了,分享就到這裡,你還知道哪些白酒謠言,不妨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