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仍將持續1-2年?想保命請切記這4件事

核心提示:金融行業的暴雷,多個行業的難關,房地產調控的加碼……這些並非是在2019年可以結束的,甚至會再持續1-2年。

最近好多菜友來問我:「菜導,各種暴雷的新聞不斷,你怎麼看?」

我幽幽地回了一句:「你別急,這才剛剛開始……」

很多人以為去年的P2P暴雷就已經是全部了?

但現在來看,你會發現這只不過是整個金融體系大清算的開始……

01

還記得那個蘿蔔蹲的遊戲嗎?

蘿蔔蹲,蘿蔔蹲,蘿蔔蹲完花菜蹲;花菜蹲,花菜蹲,花菜蹲完土豆蹲;土豆蹲,土豆蹲,土豆蹲完番茄蹲……

誰曾想到,遊戲里設定的這種場景,卻十分真實地出現在金融行業中。

繼去年下半年P2P雷潮之後,今年至今,銀行、信託、證券、股市、第三方財富管理也都一個個地雷了個遍。

5月份,包商銀行被央行接管,成了金融圈的爆炸性新聞。

包商銀行背後的信用風險問題不是一天兩天了,這時被接管則意味著金融去杆槓非但沒有結束反而還在加碼。

在前幾年的野蠻增長過程中惹出一身騷的小銀行多得是,在這之後也保不齊會有其他小銀行跟著暴雷。

但並不是每家銀行都值得央行出手兜底,早就定下來的銀行破產條例和存款保險制度,就是為應對這種可能的情況而準備的。

同在5月,歷來在個人金融服務領域口碑極佳的招行,踩中了14億逾期的大雷。

很多人此前看到招行的推薦,甚至聽到某些招行員工介紹說這是招行小企業e家的升級版,出於對招行的信任,在錢端APP上購買了理財產品。

最後產品逾期,取不出來錢。此事涉及上萬投資者,涉及金額高達14億元。

結果招行卻表示,其與錢端早已取消了合作關係,對於資金去向並不知情。

很多人至此才知道,自己買的並不是銀行理財產品,而是P2P。

直到現在,招行和錢端都還在扯皮,誰也不願意接這14億的燙手山芋……

銀行蹲,銀行蹲,銀行蹲完信託蹲。

端午期間,安信信託對上交所的問詢函進行了回應。

安信信託在回應中承認,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20日期間,該公司出現違約或延期兌付的信託產品數量有25個,涉及金額約117.6億。

在到期未能如期兌付的信託項目中,2018年上半年的金額約0.62億元,2018年下半年的金額約48.12億元,2019年截至5月20日的金額則為68.86億元。

安信信託頻頻踩雷的事早已不是秘密,而到了2019年,踩雷的金額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了。

信託蹲,信託蹲,信託蹲完第三方財富管理蹲。

諾亞財富作為中國第三方財富管理行業的佼佼者,這幾年雖然也踩了不少雷,但似乎也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這一次,諾亞旗下歌斐踩雷的34億私募,因為和京東扯上了點關係,但實際又根本和京東沒啥關係,搞得輿論一片譁然。

如果行業頭部的公司都看不出承興國際這樣低級的造假,那後面究竟還會有多少雷?

誰也不知道。

第三方蹲,第三方蹲,第三方蹲完證券蹲。

緊隨著諾亞的腳步,中原證券也被曝踩雷2.4億元的資管產品。

這個產品投資的是福建閩興醫藥公司對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的應收帳款,作為融資方的閩興醫藥承擔差額補足義務,實控人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但後來閩興醫藥出現了流動性危機,甚至其實控人也一度失聯。

踩雷閩興醫藥的其實還有其他的金融機構,比如國聯信託也因此踩了3.6億的雷。

而且這其實並非證券行業在今年的首次暴雷。5月份,一位浙江寧波的土豪被曝在中泰證券購買其代銷的私募產品而踩雷5.5億元。

證券蹲,證券蹲,證券蹲完股市蹲。

最近開始有上市公司發布中報了,被股民稱之為「藥中茅台」的白馬股東阿阿膠竟然爆出業績降幅超過75%—79%的大雷,導致在短短的兩個交易日內,市值蒸發了38.66億元。

同樣爆發業績雷的還有大族雷射,中期業績同期下降了60%-65%。

這兩天更有人爆料說,大族不僅一直挪用資金在歐洲投資酒店,而且現金流也並不充裕,連員工的工資都欠了不少……

感覺,現在只要一打開財經新聞,每天都能聽到各種各樣的雷。

曾經風光無限、備受欽慕的金融業,如今竟找不到一塊平靜之地了。

02

金融業是最能反映經濟形勢的行業,也是整個經濟體系的血脈和風向標。

所以,金融業的問題,一方面是這個行業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是我們所有人的問題。

去年下半年以來,網際網路行業爆發了一場「人員優化」潮,直到如今也沒有看到好轉的跡象。

同樣遇到難關的還有汽車行業、影視行業、創投行業等。

汽車行業其實早就陷入了寒冬狀態。由於宏觀經濟下行以及國六標準姍姍來遲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今年的行情不僅沒有任何好轉的跡象,跌幅反而進一步擴大。

於是,車企高管也開始密集減持股票。雖然高管們會解釋說這是個人行為,但這話估計也就他們自己會信吧……

影視行業呢,一個直觀的感受就是明明應該大熱的暑期檔市場,在今年卻遭遇連環「撤檔風波」,截至目前,已有六部電影宣布撤檔。

至於為啥撤檔,有題材的原因,有發行的原因,當然也有對市場熱度信心不夠的原因。

從數據上來看,各大影視公司2019年上半年的業績預告也不太好看。

在目前已經發布2019年上半年業績預告的文華傳媒公司中,多的是「下滑」、「虧損」、「暴跌」這樣的字眼。

就目前已發布預告的公司中,超過10家公司的業績同比下跌接近或超過100%。華誼兄弟更是下滑超過了200%。

在多個行業紛紛遭遇困境之時,志在挖掘潛力行業和企業的創投行業也陷入寒冬。

IT桔子數據顯示,2019年Q2,中國新經濟股權投資領域發生投融資事件871起,總投資額度約1543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6%。

作為創投行業頭部機構的紅杉中國,2018年共投出172筆,金額總計約1143.35億。但今年上半年,只投出了32筆,金額約222億元。

所以說,現代經濟是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生態體系,金融圈的雷,不過是很多行業暗流的具體體現罷了……

03

還有一個更為特殊的行業,也就是我們所有人都關注的:樓市。

房產調控遠未結束,今年的調控不但並未減弱,甚至仍在加碼。

據中原地產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產調控次數為251次,相比去年上半年192次的水平,上漲了31%。

4月19日,政治局會議重申了「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理念,於是4月、5月、6月3個月的調控次數也相對多了起來,分別達到60次、41次、46次。

各城也逐漸顯現出政策差異,一二線城市以降溫為主基調,三四線城市則感受到房價下跌的壓力。

房地產調控的領域也是越來越多的。

5月份,國家發改委進一步強化對房企發行外債申請的備案登記管理。近期,銀監會又對部分房地產信託業務增速過快、增量過大的信託公司開展了約談警示。

由此,房企融資的渠道被進一步收緊。

調控上的收緊也反應到了房貸利率上。從各地數據看,目前全國城市的住房按揭貸款利率基本上也是處於上浮的狀態,而且有部分銀行出現額度緊張、放款周期變長的現象。

接下來,預計將有更多的城市加入到樓市調控加碼和房貸利率上調的隊伍中。

對於很多押寶樓市的投資客來說,樓市橫盤的這幾年,其實就是在不停地虧錢。

考慮到未來政策的不確定性,降價割肉的風潮開始逐漸顯現……

這不,昨天就有菜友來爆料說:重慶的二手房掛盤數,已經高達10萬套!

04

金融業的暴雷,多個行業的難關,房地產調控的加碼……

這就是我們站在2019年年中所能看到的市場現狀。

今年年初,菜導就在《棚改規模被「腰斬」!炒樓致富將永遠成為過去式?》一文中提醒過大家,2019年要穩工作、調預期、保現金、去槓桿。

現在看來,當初的預測已被驗證,而且從長遠來看,相關局面在短期內看不到好轉的可能,所以在未來的1-2年內,我們給大家的建議仍是不變的。

穩工作的意思是,如今各行各業都不好乾,沒啥傷天害理實在忍不下去的問題的話,都先老老實實搬好自己的磚吧。

調預期的意思是,既然各行各業都不好乾,那麼怎麼可能還有動輒十幾個點的高收益產品給你買?目前的理財投資,還是穩健第一!

保現金的意思是,考慮到各行各業都不好乾,那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意外風險,手上還是要有點錢,也一定要保證每個月的流水別斷掉。

去槓桿的意思是,短期內各行各業也很難有啥較大的起色或風口,所以現在再舉債去投資點啥的話,風險會越來越大,不如降低負債,安全第一。

以上的這些建議,你都記住了嗎?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裡。如果你有任何關於經濟、理財的疑問,歡迎開通會員,到我們的APP上找各個相關領域的專家隨意諮詢哦!

現在開通會員,還有價值遠超會員費的大禮包贈送呢!先到先得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anDmwBmyVoG_1ZC_y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