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幽門螺桿菌,相信不少人都熟悉,幽門螺桿菌具有非常強大的耐酸性,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與胃炎、消化道潰瘍、淋巴增生性淋巴瘤、胃癌等疾病密切相關。
幽門螺桿菌可怕嗎?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有哪些危害?
如果你患有「慢性胃病」,且長期無法治癒,就要當心是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據統計,在世界範圍內,已超過50%的人感染或感染過幽門螺桿菌,而在一些國家或地區或可達到90%醫生。幽門螺桿菌對人體的危害長期以來被低估!
幽門螺桿菌利用其特有的生活方式、生理特徵改變局部的微環境,從而能長期定居在人體胃部而免遭胃酸的攻擊,而且還能避免暴露以防止免疫系統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後若沒有及時發覺,它便會在胃部持續生長、發育、繁殖,不斷發展壯大。
當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機體細胞會遭受到幽門螺桿菌的「攻擊」而發生損傷,從而引發胃炎、胃潰瘍,如果長期反覆感染,最終還會導致胃癌的出現。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會有哪些症狀?
雖說幽門螺桿菌對人體危害較大,但只要我們早期發現,並及時殺滅幽門螺桿菌,就能有效控制疾病的進展。那麼,身體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後會有哪些表現了?
1、消化不良。主要就是容易出現大便不成形、大便不幹凈、大便不規律等。一般人消化不良可通過飲食調整,但如果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僅僅靠調整飲食是不會有很大的好轉的。
2、口腔異味。比如口臭,很多時候口腔異味都是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
3、容易飢餓。明明吃了很多東西,但總是會有飢餓的感覺,如果檢查甲亢和糖尿病都沒有,那麼就應該要考慮是不是體內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
4、過度的消瘦。身體如果在一段時間內突然之間暴瘦,那麼有可能就是出現了幽門螺旋桿菌或者是身體貧血。
5、出現上腹部疼痛和腹脹。反酸、燒心、腹痛、腹脹等不適,均有可能是由於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引起的,應該提高警惕。
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
1、預防幽門螺桿菌,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2、與朋友聚餐用餐時,建議採取分餐制度,圍餐時最好使用公筷。
3、避免攝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否則胃腸道粘膜可受到損害,加重感染。
4、蔬菜、肉類、蛋、奶等食物,一定要充分加熱後再食用。
5、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餐具要經過嚴格消毒再使用。
6、牙刷、牙線等口腔清潔物品要放在通風乾燥的地方,避免細菌感染。
7、避免與胃炎或胃潰瘍患者親密接觸,如接吻等。
8、定期到醫院檢查幽門螺桿菌感染,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來源:39健康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xR6THMBnkjnB-0zzau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