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豬業當中總是不可避免的會遇到一些豬瘟病疫,所以我們養豬戶在遇到了一定要及時的進行處理治療。但總是會有的病疫相對較複雜讓養豬戶束手無策,比如「豬圓環病毒病」,很多養豬戶遇到豬身起了紅點時常分不清是豬皮膚過敏還是豬圓環病毒病,導致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從而造成了經濟損失。今天我們就在這詳細分析一下豬皮膚過敏與圓環病毒的區別和治療。
一般豬皮膚過敏只是單純的皮膚瘙癢和起紅點,不會再有其他的臨床症狀;而皮膚過敏的部位大部分都在豬背、耳朵、四肢和腋下;通常會引起豬身皮膚過敏的原因有三點豬身有寄生蟲(比如蟎蟲)、豬身有細菌引發感染而造成皮炎、蚊蟲叮咬引皮膚瘙癢。以上三點都有可能導致豬身皮膚過敏起紅點。
針對於這種情況。如果是寄生蟲引起的可以使用肥皂水對豬身進行除蟲清洗;如果是細菌引起的用消毒水對豬身進行消毒,再搭配一些抗菌類藥物進行服用抗菌;如果是蚊蟲叮咬可以使用治療蚊蟲叮咬類藥膏外用塗抹治療;以上三種治療方案如果是哺乳期母豬的話應當注意喂奶的時候仔豬是否能夠接觸的到,避免仔豬接觸而引發腸胃不適;同時也要格外注意蚊蟲,很多病疫都是通過蚊蟲叮咬進行傳播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豬舍防蚊蟲的措施,蚊蟲多了不僅會影響豬的生活規律還會加大豬感染病疫的幾率。
豬圓環病毒在我國甚至全球各國都被列為重要防範的豬傳染病之一,因為它能給豬帶來免疫障礙的危害。豬對圓環病毒可以說是比較容易感染的,只要有感染了的病豬通過唾液、鼻液、排泄物等將病毒排出體外,然後通過喂豬的豬槽亦或者空氣傳播將病毒經過口腔和呼吸道傳染給健康豬從而造成感染。而豬感染後基本都會出現消瘦、呼吸困難、貧血、生長緩慢、母豬繁殖障礙等等的情況。
該病疫普遍頻發於仔豬,尤其是日齡在50天左右的仔豬,如果一旦感染死亡率高達80%以上;同樣該病疫對母豬也會有感染傷害,總得來說這也是一個不分豬日齡的病疫。而感染之後的臨床症狀又被歸類於四大類:多系統衰竭綜合症(PMWS)、皮炎腎病綜合症(PNDS)、先天性顫抖、母豬繁殖障礙。下面我們介紹一下這四種臨床症狀。
這種症狀一般是日齡在50天左右的仔豬在斷奶之後更容易發病,發病症狀為咳嗽、消瘦、食欲不振、精神不振、生長緩慢、呼吸困難;還有病豬的四肢會出現水腫的情況以及一些部位的淋巴結會腫大,特別是腹股溝的淋巴結,用手觸摸可以感覺得到腫大。
這種症狀一般感染後的病豬會出現發熱、呼吸困難、厭食、消瘦、精神不振的症狀;而且豬身的表皮就會出現紅點然後慢慢變大逐漸凸起,這就與前面說的豬皮膚過敏相對比大不相同了,豬皮膚過敏不會變大凸起;而豬的排泄物顏色在染病之後也會變成黑色。
這種症狀也是仔豬見得多,在仔豬出生一個星期之後雙腿會出現震顫的情況,特別是在吃奶和站起來的時候,但是躺下又不會;除了在吃奶和站起來會震顫外還會受到外界聲音和溫度寒冷的刺激也會震顫。一般如果能夠挺住一星期就可以存活下來,三周之後則會恢復正常,但是生長速度會受到影響而緩慢。
這種症狀感染了圓環病毒的母豬會出現早產、流產、產死胎和僵豬的情況;一些母豬在流產之後還會出現不孕不育和返情的情況。
以上就圓環病毒的四種臨床症狀,而今天所說的紅點區分就是拿豬皮膚過敏與「皮炎腎病綜合症」來相對比診斷。
綜合所述,雖說豬圓環病毒的病情較為複雜,但是只要我們能夠及時的進行治療一般都能大大的降低死亡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