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站也稱成都火車北站,是西南地區最早的鐵路樞紐大站之一。曾經,由於成都北站的存在,讓城北尤其是北二環內外,成為成都最繁榮發達的地方,並衍生出大量的商貿、物流等產業,在那個年代,城北無疑是成都城區最核心的區域之一。而隨著城市的發展,更加完善的交通樞紐的形成,讓成都北站的重要地位有所下降。在今年3月,成都召開2019年全市交通運輸工作會,透露了成都交通領域上的"大動作",明確提出2019年6月前啟動火車北站封閉改造,進而帶動人北中央商務區發展煥新。
成都火車北站|圖源網絡
火車北站正式封閉改造,人北區域重回城市發展封面
截至目前,火車北站擴能改造工程已完成北站房主體結構和屋面鋼結構、行包房、成都站至東站之間的引入線工程建設。根據鐵路部門確定的火車北站建設過渡方案,成都站將在2019年暑運後停辦客運業務,進入全封閉改造階段,屆時將在成都西站分流普速客車業務,在成都東站分流動車客運業務,預計2024年全面改造完成。同時,成都鐵路樞紐西環線成都南至紅牌樓段(紫瑞隧道)力爭年內啟動建設,為樞紐環線實現全線雙線貫通,開行公交化列車創造必要條件。
火車北站綜合樞紐(效果圖)|圖源網絡
據悉,火車北站擴能改造配套工程,包括火車北站南北廣場、賽雲台路、商貿大道,等市政工程及樞紐場站工程,總投資約90億元。重點將其打造為集鐵路、長途客運、城市公交、地鐵、社會車輛為一體的綜合鐵路樞紐,形成以"北站樞紐廣場"為核心的五大廣場群,成為凝聚商氣人氣的景觀地標。五大廣場群將以開闊的地面廣場快速疏導人流和物流,形成多個直接進入地鐵站點的出入口;同時地鐵1號線、7號線的城市人流可以便捷地進入火車北站站房,實現無縫交通換乘,形成TOD樞紐經濟聚集,變人流為商機。人北中央商務區將藉助交通樞紐綜合體升級利好,建設成現代商貿、金融、商務服務中心,重歸城心發展高地。
多條交通線路網聯合,人北中央商務區發展勢不可擋
火車北站擴能改造完成後,站場面積將達8萬平方米,規模比現在擴大至少一倍,運輸能力將從每天10餘萬人次提升到20萬人次以上。並將為普速列車、動車提供到發作業,同時隨著車站引入線的建設,成綿樂客專、西城客專等項目可引入火車北站,實現北站與東站、南站、西站四個樞紐雙線貫通,鐵路樞紐疏解和組織能力進一步增強,對鞏固和提升成都全國第5大鐵路樞紐地位意義重大。隨著人北中央商務交通改造的具體深入,將極大程度的提升人北區域的經濟實力。在 2018 年,金牛區 GDP 已達 1061億,而按照人北中央商務區的規劃,到 2020 年整個商務區 GDP 將占全區 GDP 的 1/3,而 2030 年則達到 1/2,其發展勢不可擋。
北站改造效果圖|圖源網絡
在火車北站擴能改造的同時,以火車北站為中心,周圍0.8平方千米的區域也將進行改造,這個區域東起豆腐堰下穿隧道、南至二環路、西到五塊石立交橋、北至玉居庵路,整個區域都將重新規劃路網布局、修建新的標誌性建築、完善功能設施。改造完成後,整個火車北站片區將成為一個新的城市副中心,集商業、金融、辦公等多種功能於一體,成為一個大型城市綜合體,助力人北區域形象的提升。
城市TOD發展模式,為區域發展再助力
交通網絡的完善是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而TOD發展模式的助力,將形成撬動人北中央商務區紅利爆破的有力支點。縱觀全球城市經濟發展,從紐約曼哈頓,到東京六本木,再到香港九龍,都印證了TOD對城市發展有更好的促進作用。作為人北中央商務區TOD先行項目的龍湖·上城,將TOD開發模式引入人北中央商務區,必將再次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龍湖·上城交通圖|圖源網絡
龍湖·上城本身帶著強烈"樞紐性質",目前已擁有城際快線(成灌線、成昆線、成渝線、遂成線),BRT快速公交線,多個地鐵站,及一環路、二環路等多條主幹道,且為地鐵1號線、6號線(在建))客流交匯換乘站的上蓋物業。除已建成的交通幹線,此處規劃有18號線,可接駁天府國際機場;周邊還有地鐵5、7號線以及BRT、高鐵站;人民北路地鐵站規劃有3條出入口直接對接上城天街,強大的客運樞紐將帶來更多的人流匯聚於此。龍湖·上城站在城市發展戰略高度上,洞悉城市TOD升級趨勢,在一環內打造出集購物中心、潮流商業街、城市公寓、城市大宅為一體的約80萬㎡樞紐型城市綜合體,及約12萬㎡精緻家庭娛樂中心上城天街,必將吸引一環百萬人流聚集,進一步提升消費實力,為人北區域經濟發展助力。
龍湖·上城意境創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