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結束了,辦公室的同事都在share各自家鄉的特產,唯一例外的是深圳的同事(她帶來了某全國連鎖店的點心)。
毫不誇張的說,深圳特產就是個世界未解之謎。
幾乎每個人對它都有著獨到(匪夷所思)的理解。
甚至連深圳本地人都不知道它究竟是什麼。
即便經常有人跳出來反駁,但卻總是站不住腳。
有人說我們深圳有乳鴿,中山人說乳鴿我們也有。
有人說我們深圳有椰子雞,海南人跳出來說這原材料可全都是我們的。
有人說我們深圳有僅限本地的點心,其他廣東人集體跳出來說這牌子明明我們這也有。
只要去了深圳,但凡想你帶點手信離開都是一件極其尷尬的事。
你會發現高鐵站人們買的最多的是武漢的周黑鴨。
機場買的最多的是潮汕的滷鵝。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最近的反向代購香港人來深圳買的最多的,竟然是來自北京的鮑師傅。
唯一算得上有力的反駁來自原住民:
「你們找不到,不代表我們深圳就沒有特產。」
奈何連深圳本地人對這玩意是什麼都一問三不知。
事到如今,即便你真的發現深圳的確有特產,外地人也都很難相信了。
而這還不是深圳最蒼白的地方。
即便沒去過深圳的人都知道,這是個不太適合旅遊的城市。
用網友 @momo 的話說就是:「來深圳旅遊這件事,其刁鑽程度不亞於要求直男區分口紅色號,主打的就是一個無理取鬧,自討沒趣。」
除非你把它當成中轉站。
而關於這一切深圳也有自己的態度:
「這是打工的地方,不是讓你們打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