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學的時候,老師解釋一個詞,說只有世界上最美妙動聽的聲音,才是「天籟」。
2006年,當家長第一次研究買哪輛車時候,我指著「天籟」咋咋呼呼地點頭——因為老師沒解釋過「雅閣」。
當然,日產的公關們別高興的太早,最終我家也沒有買天籟。
但這並不妨礙它給我留下了一個好印象,儘管很大程度上只來源於它的名字。
十幾年過去了,當我真正摸到天籟方向盤的時候,它卻改叫Altima了。
人,總是越長越大,但車要反其道而行,越造越新穎才有活路。可能是看著凱美瑞和雅閣都往運動風上一去不復返,日產也坐不住了,第七代天籟套上了V-Motion 2.0日產全球設計語言,整個造型已經和「穩重」這個固有的天籟標籤相去甚遠了。
雖然網上很多人在抱怨第七代天籟的外觀失去了第五代「穩重、成熟、大方」的特徵,但我要給這個決策點個贊。現在是9102年,不再是那個街上看見保時捷要拍照的年代了——BBA等品牌的購買門檻也越來越低,「加四萬就買奔馳了」也不再是一個梗。
這意味著那些成熟、有點經濟能力的購車者大多都會把目光放到豪華品牌上,所以天籟將目標人群年輕化處理是一個正確的選擇,而且要我說,外觀變的年輕運動和它內部依舊提供高度舒適感是完全不衝突的兩件事。
(第七代天籟坐著確實很舒服,但我沒坐過第六代,不敢說是更好或者差了。)
關於中控,怎麼說呢,上面是2019年的天籟,下面是2005年的某款車……就,見仁見智吧。
關於第七代天籟還有兩個點極其的吸引我。
第一個就是明晃晃的BOSE音響,即便在保時捷里也都只是選配——選配就等於現金。
第二個則是來自英菲尼迪QX50沒有怎麼宣傳的可變壓縮比渦輪增壓發動機,185KW最大功率、380N•m最大扭矩,百公里加速可以來到6秒出頭。
壓縮比越高,發動機做功越多,效率就越高,燃油經濟性(就是有效利用率)就越高。但是過高的壓縮比會帶唉高負荷引起的發動機爆震。由此日產摒棄了別的廠商壓縮比折中一刀切的方式,而自行研發了這台VC TURBO,也憑藉它獲得了「沃德十佳發動機」的獎項。
而隨車配備的ProPilot雖然表面上看只是初入L2級別的自動駕駛——一鍵智能開啟,即可實現全速段自主巡航、車道保持、轉向控制以及自動跟車。
但熟悉日本人謹小慎微性格的車友們應該都知道它能做的其實遠遠不止說到的這些。
只是別的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即便能做到百分之七八十,日產也不敢說自己已經完成。這就和某些因為產品不成熟已經造成了很多事故卻推脫給藍天白車的新能源品牌分道揚鑣了。
最近的熱點自然是放到了國5清倉情況之上,日產在春節時期就已經把造車指標設置到了國6b標準,所以新天籟在購買之時也完全無需擔心上牌、年限等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