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 Ace 2 Pro 體驗:2999 元起售,內存比電腦還大的真香性能旗艦

2023-08-16     愛范兒

原標題:一加 Ace 2 Pro 體驗:2999 元起售,內存比電腦還大的真香性能旗艦

8 月 16 日,一加帶來了 Ace 2 系列的第三款新品一加 Ace 2 Pro,有 3 個儲存版本,定價分別是:

  • 12GB + 256GB 2999 元
  • 16GB + 512GB 3399 元
  • 24GB + 1TB 3999 元

機身會繼續沿用 Ace Pro 系列「與一加旗艦靠攏」的設計思路,整機看起來和一加 11 很像,後置攝像頭模組都放到了圓形結構裡面。

後置攝像頭模組採用類似腕錶的造型設計,鏡頭外環的部分有展示刻度的細節,模組依舊有一塊完整的玻璃覆蓋,玻璃下有非常工整的圓形拉絲紋理,在不同角度的光線照射下能呈現類似腕錶錶盤的放射性光路。

和一加 11 相比,一加 Ace 2 Pro 後攝模組的蓋板沒有填平鏡頭突出的空隙,只覆蓋了鏡頭之外的區域。蓋板依舊能夠展示放射性紋路,但就從帶閃粉換成了像年輪一樣的圓形拉絲紋理。

手機後蓋的玻璃用了一種特殊的頂鍍材質,表面加入了漫反射工藝處理,進一步提升玻璃蓋板的光澤度,讓後蓋看起來更加通透。

上手感覺冰冷光滑,後蓋經過處理之後不容易留下痕跡,就算是裸機使用也不需要經常擦手機。

一加 Ace 2 Pro 有鈦空灰和極光綠兩種配色,極光綠配色看著像一加 8 系列用過的青空色很像,都是在官圖上呈現出金屬綠的效果,而實物的一加 Ace 2 Pro 看起來會比官圖更偏青色一些。

機身中框做了金屬鏡面處理,顏色是貼近機身的金屬色。音量鍵和電源鍵集中在機身右側,而一加標誌性的三段式開關則放到左側。

底部有 USB-C 接口、卡槽和揚聲器開孔,頂部增加了紅外線傳感器。

感覺上,今年加入紅外傳感器的旗艦配置型手機也開始多了起來,像是努比亞 Z50S Pro、redmi K60 Ultra 都加入了紅外線傳感器,一加 Ace 2 也添加了紅外功能。

機身正面搭載了一塊 6.74 英寸 1.5K AMOLED 螢幕,螢幕使用了一加和京東方聯合定製的 Q9+ 發光材質,材質的發光效率比前代提升 14%,螢幕手動最高亮度為 500 nits,最高亮度能達到 1200nits。

螢幕支持了 Pro XDR 顯示,在回放手機拍攝的照片時可以呈現出更多高光和陰影細節。它加也入了雨水觸控技術,即便手濕了也不會太影響觸控操作。

做好做滿的性能

要說一加 Ace 2 Pro 的核心賣點,那說的一定是性能。

手機搭載了高通驍龍 8 Gen2 移動平台,搭配 LPDDR5X 運行內存和 UFS4.0 快閃記憶體晶片的組合。RAM 的部分,一加和海力士一同推出了 24GB LPDDR5X 內存顆粒,並升級了內存基因重組技術,可以實現更長時間和數量更多的應用後台留存。

把微博、微信、小紅書、頭條、B 站、美團和滴滴等常用的應用都開了一遍,在沒有後台鎖定的前提下 10 個應用之後再回到第一個打開的應用,應用還保留在收到後台的狀態,沒有重新加載。

這裡使用的基本都是日常會用到的應用,像是打車、外賣、公交和導航,基本上在完成設置之後就會放到後台,然後就會打開微博、抖音、小紅書等開始刷,刷了一段時間就會要轉回去看看等的車和外賣到了沒,或自己走到哪個地方……要是跳轉回去之後還要重新加載,那用著就很麻煩。

日常應用沒有問題,我也試了在這些日常應用裡面加入遊戲並來回切換,發現在單個遊戲下,24GB RAM 的一加 Ace 2 Pro 都能把遊戲和應用留存在後台,遊戲跳轉回來也可以繼續操作。

接下來,我試了把全部應用換成我常玩的遊戲,發現在遊戲不多(5 個左右,有些遊戲收到後台還會暫停)的狀況下,一加 Ace 2 Pro 也可以完成任務,遊戲呼出之後還能繼續運行。

雖然這種需求會少一些,但如果你在玩一些相對複雜的回合制卡牌遊戲,你在對方的回合沒有應對手段,對方的展開手段也很長,那在這段時間裡面你的確是能夠切換到另一個遊戲,等時間差不多結束了再切換回來,一加 Ace 2 Pro 確實也有這樣的功能。

當然,前提是你的遊戲並不會在退到後台時做出反應(如自動判輸或自動暫停),你才能這樣操作。面對沒有進入國內的遊戲,兼容性適配性都差一點的時候,這樣做的不穩定性也會多一些。

只不過,我們很少會遇到需要雙開遊戲,放到後台的應用也不用維持到 1-2 天這麼長。

用戶只是在一些常用 app 之間來回切換,這樣的話 16GB 和 24GB 的版本都足夠應付日常使用需求。

但如果你想手機的使用時間更長一點,那 24GB 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回到性能部分,在電源管理和遊戲助手都開啟性能模式下,用用一加 Ace 2 Pro 來玩高畫質 60 幀的原神。

一加 Ace 2 Pro 的表現都很流暢,除了面對初次進入的複雜場景時會有因為加載場景而產生的卡頓,整個過程都能夠以貼近 60fps 的幀率運行。

戰鬥時連技流暢,中間在角色動畫登場和戰鬥畫面的切換、戰鬥時轉換視角,一加 Ace 2 Pro 都不會出現明顯掉幀或影響操作的卡頓,配合 1.5K 解析度的 120Hz 高刷螢幕,遊戲體驗還是很舒服的。

雖然現在很多旗艦配置的手機都能有順暢的高畫質原神體驗,但有機型都會受場景限制,要是戰鬥場景過於複雜,那流暢性還是會打折扣。一加 Ace 2 Pro 在進入遊戲的加載時間和首次加載時間上,它也比其他同定位的機型要短,在體驗上也加了不少分。

除了原神,我們還做了高幀率的和平精英、王者榮耀測試,從 Prefdog 的成績看起來,一加 Ace 2 Pro 在這裡的穩幀表現也還不錯。

除了性能,一加 Ace 2 Pro 的充電配置也做好做滿。

一加 Ace 2 Pro 搭載 5000mAh 的大電池,日常在出發前充到 100% 之後出發,主要在上下班通勤的時候玩遊戲、刷短視頻、聽歌,偶爾用一下相機,上班的時候主要用於回覆信息,在中間沒有充電的情況下回到家還有電量剩餘,而且基本不會進入低電量模式,續航表現還不錯。如果要再極限一點,堅持到第二天回到公司也可以。

手機支持長壽版 150W Super VOOC 超級閃充,0-100% 充滿只需要 17 分鐘,基本起床的時候開始充電,出門就能充滿。

機器支持 45W 的 PD 快充,這充電功率搭配支持 PD 的 USB-C 多口充電器也很方便,出門能少帶一個。

更熟悉的相機表現

一加 Ace 2 的相機配置,是一加 Ace 系列最熟悉的「主攝+超廣+微距」組合。

主攝是一加旗艦再熟悉不過的索尼 5000 萬像素傳感器 IMX890。 要說 IMX890,一加已經非常熟悉了。這次還直接繼承了 OPPO 對於旗艦機型的優化技術和經驗,一加對此的調校也成熟了很多。

從樣張中能看到,一加 Ace 2 Pro 成像明亮清晰,線條細節如剃刀鋒利。手機在拍攝的時候都會根據現場光比環境調整,減少畫面純黑和純白的比例。像是圖中雲每個部分的光暗差異都可能還原出來,看著更加立體。

像這種頂著中午太陽過馬路的場景,畫面的陰影比較多,如果將它都提亮的話就會出現明顯的 HDR 痕跡,畫面變灰,整體看著也不通透。

一加 Ace 2 Pro 降低暗部提亮的程度,讓畫面對比和反差不會降得太低,從而保證畫面通透度。

相機支持 2x 數碼裁切,放大後不大會影響畫質。在弱光環境下使用能夠保證畫面乾淨。食物上的細節清晰,近距離拍攝也有比較明顯的虛化效果。

作為一款主打性能表現的手機,數碼變焦有這樣的效果,確實不需要另外配單獨的 2x 鏡頭。

放到更暗的晚上路邊環境,照片中廣州塔上的線條紋理依舊清晰,塔上沒有影響觀感的高光過曝,顏色還原也準確。

只是夜空稍稍會一些噪點,不過只要不放大或拖到大螢幕上看的話,影響也不大。

最香的性能旗艦

總的來說,一加 Ace 2 Pro 是一款把性能表現做好做滿的全能型性能旗艦。

用上了高通驍龍 8 Gen 2 移動平台和 LPDDR5X+UFS4.0 的儲存組合,配置基礎直接拉滿。搭配針對網絡、散熱以及軟體上優化提升,用一加 Ace 2 來玩國內主流的大型手機都沒有問題。

24GB 內存的使用體驗也很好,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會在後台放著 3-40 個常規應用後不斷來回切換,但有足夠的內存讓我可以在兩個遊戲和 3、4 個常規應用中穿梭,這樣用起來也很快樂。

充電的話,5000mAh 大電池和 150W 快充的搭配,能一次性滿足用戶對容量和充電速度的需求。

之前大部分機型都需要在大容量電池和超百瓦快充之間二選一,現在有了一加 Ace 2 Pro,大家都能當一次鰲拜。

相機表現平穩,一加經過兩款旗艦之後已經熟悉這塊 CMOS,又有來自 OPPO 影像旗艦的支援,調校和算法已經完備,相機直出的照片效果都還不錯,不再有以前「把性能做好了之後,相機拍照還是只能掃碼的水平」這種尷尬的偏科。

外觀的質感也很不錯,特別是不留指紋的光滑後蓋,不僅保留了通透的金屬光澤,後蓋的手感也順滑,日常不裝保護套也不需要經常清潔。

總而言之,一加 Ace 2 Pro 是一台綜合表現都不錯的性能手機。比起有些部分還需要強調「夠用主義」的 Ace 2 和 Ace 2V,Ace 2 Pro 則少了很多這樣的妥協。

如果你追求的是遊戲表現和性能配置,一加 Ace 2 Pro 就是近期最最值得推薦的產品。

「買吧,不貴。」

#歡迎關注愛范兒官方微信公眾號:愛范兒(微信號:ifanr),更多精彩內容第一時間為您奉上。

| ·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ac75c08220b6c00f2c0b7397568ae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