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那天,「大米和小米」發布了一份關於夫妻親密關係的調查問卷,探討自閉症家庭中夫妻的相處之道。
其中,一位媽媽給我們投遞的一篇文章,讓當天值班的編輯看完後,嚷嚷著要跟相戀多年的男友儘快領證結婚。
這篇文章是是妻子寫給丈夫的一篇隨筆書信,作者是合肥一位7歲自閉症孩子的媽媽。
在此之前,她與丈夫大學相戀,畢業後熬過了3年的異地,方才走進了婚姻殿堂。
當這段被家人看好、朋友羨慕的婚姻,有了一個自閉症娃後,會發生什麼改變呢?愛情、誓言,在自閉症的面前,又能堅持多久?
文 | 子夏媽媽
「飲下這杯交杯酒,從此就是幸福的小兩口。」
故事要追溯到2006年的春天,那年我們大四。
在畢業季的最後時光里,儘管同學們都說大學的黃昏戀是傷感的,來得快去得快,可我們還是戀愛了。
在長江邊柳林溫暖的春光里,紛飛的柳絮中,我青絲飛揚,笑容燦爛,你眼神清澈,倒映出最美年華里繞指的溫柔,這一切都是愛情最美好的模樣。
畢業後工作兩地,年輕的我們經受住了異地戀的考驗。
三年後,我如願考上合肥教師編制,從原工作單位調任合肥,結束了三年的異地戀。
2009年9月9日,我們領了證。
一紙契約,戀人終成夫妻。
2011年母親節那天,婚禮順利舉行。
那時的我們多好啊!工作穩定,無憂無慮。
蜜月去了雲南,日子就像蒼山洱海的風花雪月。
看著當時拍下的照片,耳邊迴蕩的是婚禮上司儀說的那句老套又經典的台詞,「飲下這杯交杯酒,從此就是幸福的小兩口。」
……
2012年6月,兒子出生,8斤重的大胖小子,全家在新生命的誕生中,延續著生活的幸福。
「完了,都完了!」
直到兒子兩歲,這種幸福戛然而止。
身為教師的我,越來越覺得兒子有點異常,我開始變得焦慮甚至焦躁。你覺得我小題大做,我們開始經常因為孩子矛盾重重,雞飛狗跳。
終於在兒子3歲的時候,我說服了你,我們帶著兒子第一次去了南京腦科醫院,兒子被懷疑是自閉症。
我能感覺到我們倆內心深深的不安,但依然心存一份僥倖和幻想。
2015年9月,兒子進入幼兒園,各種問題層出不窮。
入園兩周,當別的孩子都已經適應幼兒園後,我們兒子的問題就更明顯了。
你肯定還記得那次,兒子在幼兒園咬了一口給他喂飯的生活阿姨,結果人家大鬧不休,要去打針,要我們賠錢。
我們孩子咬人理虧啊,只能全力配合,好在園長了解情況,在中間幫忙,這個事最後才算平息。
但僅僅是這個事平息而已,每天接他時,我還是要忍受老師的各種投訴,說他破壞班級老師的手工作品、撕壞繪本、攻擊小朋友……
那段時間,從早上把他送進幼兒園,我的心就開始懸著,一下課就立刻查看手機通話記錄,最怕看到幼兒園的電話。
在兒子咬人事件之後,我甚至不敢和你交流他在幼兒園的表現,我知道,你其實比我的心思更細膩,更在乎。
這樣的日子幾乎讓我精神崩潰。
於是不到3個月,我們又帶著孩子,第二次來到南京腦科醫院,此次之行的最大「收穫」是,兒子終於被扣上了自閉症的帽子。
面對診斷結果,我們還是比較冷靜。
我開始在網上查找所有關於自閉症的信息,買有關自閉症的書,還在機緣巧合的情況下加入各種家長互助QQ群,從各種渠道去聽講座,甚至還偷偷去了一家莆田系醫院諮詢。
你也表現得很積極,去參加了南京腦科醫院的家長培訓班,和我一樣,試圖找各種治療自閉症的良方。
後來跟我弟聊天時我才知道,當時的你內心有多悲傷。
在家培班學習,你住在我弟單位宿舍,跟他吃飯時,三杯酒下肚,你情難自禁,掩面而泣,跟他擠出一句話,「完了,都完了」。
我們倆都在各自面前故作堅強。
終於,這種堅強,在兒子因為各種問題行為被幼兒園勸退後,瞬間崩塌。
去幼兒園取回兒子的被褥和物品時,明明春光明媚,我卻淚眼模糊。
當天晚上,我拿著手機在陽台徘徊。
絕望、無助,最後撥通我媽的電話哭了半個小時。
我不知道你有多絕望,但我知道你抽了很多煙,好久我們都沒有說話,彼此沉默著。
「這份愛或許早已經變成親情了吧!」
悲慟過後,我跟打了雞血一樣奮發起來,又開始各種聽講座,找資源,給兒子找康復機構。
但那時的你卻消極以待,這令我非常不滿,讓我覺得遇到了豬隊友,甚至把兒子的問題歸因於你的基因不好。
兩人雖然沒有太多爭吵,卻相互嗤之以鼻。
那段時間,我們的家裡毫無幸福可言,面對一個被退學在家的孩子,面對一個各種行為問題的孩子,焦頭爛額,苦悶嘆息。
雖然你對我的亢奮激進嗤之以鼻,但你還是尊重了我的所有決定。
後來,兒子去機構康復,我們夫妻又一起去了機構開設的家培班學習。
回想起那段日子,真的不堪回首,但慶幸在康復的道路上,我們沒有掉入任何陷阱,沒有走過太多彎路。
機構干預回來,家庭干預繼續。日子一天天過去,兒子也有些許進步,我工作作出了調整,從高中調整到了小學,主要陪伴孩子康復。
工作調整之後,我失落難受了好久,於是決定去學心理諮詢師,還要考證。你二話沒說,把銀行卡給我,讓我刷卡報名,還和兒子一起陪我去武漢考試。
慢慢地,兒子問題行為基本沒有了,各方面也有提高,可以半天機構半天幼兒園了。
子夏幼兒園畢業
後來,我們又有了可愛的妹妹,家裡正向的能量越來越多,雖然哥哥偶爾會失落抱怨,說我們只愛妹妹不愛他了。
但事實上是,當我們家裡的氣氛越來越輕鬆後,兒子的情緒也越來越穩定。
子夏和妹妹
而且,之前只關注感興趣的物件,幾乎不怎麼關注人的兒子,對妹妹的一舉一動卻關注得很。
比如,妹妹在尿不濕拉屎他會來彙報;妹妹搶他東西會告狀;有吃的東西他也偶爾往妹妹嘴裡塞一點。
於是,妹妹也成了我們訓練兒子的好幫手。
模擬課堂上,妹妹是他的同學,平時,哥哥還給妹妹拿紙尿褲,拿鞋子襪子,還會幫我收衣服疊衣服,把他和妹妹的衣服疊好,送到衣櫃的指定位置。
子夏和妹妹
日子過得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咱們夫妻還是跟以前一樣,會因為生活的瑣事爭吵、抱怨。
可我們也變了,變得比以前更加能夠包容對方,也努力學著不急不躁,好好說話。
一次閒暇聊天,我和所有女人一樣,問了你一個老套的問題:「你還愛我嗎?」
你不屑一顧,不耐煩地說:「老夫老妻了,哪來那麼多矯情。」
我開玩笑一再逼問,你開始認真回答我:「這份愛或許早已經變成親情了吧!」
這個答案,我回味良久。
未來的日子還很長,還會有更多未知的困難和挑戰,可是現在日子又仿佛回到了以前,春光明媚,雲淡風輕。
2018年的五一假期,我們全家出去玩,在黌街入口,我們又拍了一張全家福。
晚上回家,我將這張照片發到朋友圈,並配了這樣一段文字:
遇見愛人,我才知道我是個幸福的女子,青春時享受美好的愛情,婚姻里享受生活的溫暖;
遇見兒子,我才知道我可以承受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對生命和人生的價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感知;
遇見女兒,我才知道無條件的養育,全身心的陪伴,看著她一天天健康長大,享受著她成長中一點一滴,做一個心無雜念的母親有多幸福。
編者後記
曾經,在幼兒園攻擊老師、攻擊同學、撕書搞破壞的小子夏,今年已經上一年級了。媽媽說,子夏入學到現在,基本沒有什麼行為問題,學業也還跟得上。
爸爸呢,依然是家裡經濟的頂樑柱。
媽媽從高中政治老師調整到小學後,則鑽研起了心理學,目前攻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在職碩士。
因為兒子,她笑稱,「一不小心就成了個學霸。」
而且學習的東西多了後,曾經讓她苦惱的各種家庭關係,現在已經能處理得遊刃有餘。
不過媽媽也坦言,現在他們和諧向上的家庭氛圍,與老二的到來有很大關係,當初他們鼓起勇氣投下的賭注,確確實實給了他們繼續奮鬥下去的動力和希望。
只是,她也沒敢想像,如果老二要還是譜系的話,他們的小家如今又會是什麼模樣?
-END-
整理 | 小熊 編輯| 噹噹
圖片| 受訪者提供 內容顧問 | 孫旭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