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這些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兒童心臟病信號

2019-10-01     叮噹快藥

先天性心臟病是小兒最常見的心臟病,也是我國新生兒出生缺陷發病率的第一位。在先心病中有一種病比較常見,而且偏愛女孩,它就是動脈導管未閉。

01、先天性心臟病——動脈導管未閉

人體有兩套血液循環系統:體循環和肺循環。

體循環負責把高氧的動脈血輸送到全身;肺循環,負責把全身回流的低氧血傳送到肺部進行氧氣交換,循環往復。正是這兩套循環系統保證了我們正常的生命活動和生長發育。

動脈導管未閉就是這兩個循環系統之間多出來的異常通路,讓兩個循環系統的血液相通。

在胎兒時期,這條異常通路是維持胎兒循環的重要管道。

正常情況下,胎兒出生後大約15個小時,這個動脈導管就應該沒有血流通過了,稱之為功能性關閉;80%的寶寶生後3個月就完全不通了,1歲時就應該完全關閉變成了一條帶子。

如果動脈導管沒有如期關閉,會怎麼樣?

正常情況下,體循環裡面流的是動脈血,壓力高;肺循環流的是靜脈血,壓力低。

一旦兩個循環系統之間有了交流的通道,可想而知,體循環的血就會流進肺循環,造成肺循環的血量增多,長期下去,會引起肺動脈高壓,導致右心衰竭。

肺動脈壓力達到一定程度時會超過主動脈,血液會逆流進主動脈,患兒會出現口唇及手指青紫,影響生長發育,嚴重的可能會發生心力衰竭,最終的結果,就是影響生命。

哪些症狀提示孩子可能是動脈導管未閉?

家長要留心孩子的呼吸和吃飯情況。

如果管道比較粗,孩子會有呼吸困難、喂養困難的症狀。如果孩子怎麼吃都不長或者長得非常慢,而且特別容易感染,反反覆復呼吸道反覆感染,不容易治好,就要引起警惕。

有的患兒還會出現左側胸前隆起,雞胸等;大一點的孩子劇烈運動後胸悶,喘不上起來,再嚴重的會出現稍有活動就氣促、乏力、青紫等表現。

還有一種常和感冒聯繫起來的心臟病——心肌炎。

它所帶來的最嚴重的後果就是猝死。很多時候就是因為父母的警惕心不強,判斷失誤,導致孩子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

02、後天性心臟病——心肌炎

小兒心肌炎是由於各種原因包括病原體感染及有害物質侵犯到心肌,引起心肌細胞的變性、壞死,導致心肌細胞溶解,其中最常見的是病毒性心肌炎,一些病毒本身會攻擊人體的上呼吸道和消化道,也同樣會攻擊心臟。

誘發它的因素有很多,而感冒就是最常見的病因。因為早期症狀和兒童常見病太相似,所以心肌炎非常容易被誤診。

如果孩子出現下面這些情況,家長一定要謹慎、警惕!

感冒老不好,小心心肌炎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B病毒等很多呼吸道病毒都可以引起心肌炎。

拉肚子沒精神,小心心肌炎

輪狀病毒、柯薩奇病毒、諾如病毒等很多消化道病毒也可以引起心肌炎。

性格情緒變低落,小心心肌炎

心肌炎的症狀多種多樣,有時候沒有全身不適症狀,但是孩子情緒低落愛嘆氣,走幾步就喜歡讓家長抱著,也可能是心肌炎

另外,一旦孩子出現肚子疼、噁心、嘔吐、頭痛、乏力等全身不適症狀,後續又出現喘氣費力、胸悶、心慌、胸口有輕微疼痛、嗜睡,一定要及時就醫。

心肌炎會給孩子帶來身體和心理上的多重危害。

有的病程很長,持續多年不愈,可以引起難以治癒的心肌病。還有的會反覆發作,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導致孩子自卑、脾氣暴躁,與別的小朋友難以相處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ROmhW0BMH2_cNUgb7O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