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慢治」才是真道理!

2019-05-17     小煥說健康

慢性病的全稱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指不構成傳染、具有長期積累形成疾病形態損害的疾病的總稱。

常見的慢性病有:心腦血管疾病、三高、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其中心腦血管疾病包含高血壓、腦卒中和冠心病。

「三分治七分養」,這是預防慢性病的理念,而「養」其實就是慢治。

那為什麼慢性病講究慢治呢?原因主要有4個。

1、慢性病的形成是長期的結果。有些是因為長期有不良的習慣導致的,有些是因為心態或情緒長期不好導致的。這意思就是說,如果人體得慢性病後不及時治療,長期下去人體就會受到傷害。慢性病在人體內有一個潛伏期,當到一定時間受受到外界或人體本身的一些刺激後才會爆發出來。

2、一般來說,慢性病患者的體質都比較弱,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也都比較低下,身體恢復不僅很慢,而且也比較難。尤其是老人,身體更加經不起折騰,所以,更應該以慢養為主。在治療慢性病時應該看體質而為,治療慢性病的基礎是強化自己的體質,體質強了,慢性病才會弱。所以,「以慢治慢」才是治療慢性病最好的方法。

3、部分慢性病是難以根治的,只能緩解,帶病生活。根據資料顯示,世界上的疑難雜症有五六千種。當前人類有許多病是很難根治的,只能通過慢慢調養來緩解病情,延長壽命。

4、慢性病如果去醫院住院治療有會有不少弊端:

長期住院會加重人的思想負擔,致使心神不寧,苦悶不已,不利於病情穩定和好轉。

活動會受到限制,運動少,不利於免疫力的提高。

飲食調節差,吃、睡等方面不方便。

在醫院住院一般都會天天吃藥,再加上運動少,藥毒就難以排出,容易滋生新的毛病。

治不好的病症,會越治身體越弱,病情越重,人體身體和思想都會受不了。

根據資料顯示,我國慢性病死亡人數在死亡總數中的占比高達86.6%,因此,我們要重視慢性病的治療。除此之外,慢性病的治療要從根本做起,首先要查找病因,其次要發現錯誤,最後才是用打針吃藥的方法來緩解病情。

對於慢性病來說,查找病因和發現錯誤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慢性病大多是由自身的壞習慣引起的,只有改掉這些壞行為,治療慢性病才更有效。

得了慢性病並不可怕,健康管理是關鍵,並且要有長期堅持的心態。在康復的過程中,營養對身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可是說治療慢性病的功臣。只有通過營養調理,搭配合理運動,並保持健康的心態去改善疾病,才能戰勝疾病。

關注煥生匯健康管理,為你健康管理慢病,有效預防疾病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PDcGWwBmyVoG_1ZyOR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