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B肝抗病毒藥物的選擇原則,吃核苷類藥好?還是打幹擾素好?

2020-03-30     肝博士

B肝在治療上相對比較滯後,目前主要還是兩類藥物。一是干擾素,干擾素分普通干擾素和長效干擾素。長效干擾素一般一周打一針,普通干擾素一般要求隔天打一針。另一類就是核苷類似物,大家比較熟悉的拉米夫定、恩替卡韋、阿德福韋等這些,叫核苷類似物。不過,需要抗病毒的患者該如何選用藥呢?

患者如何選擇用藥?

干擾素與核苷類藥物選擇原則一般基於幾點考慮,一是基於病情,因為治療肯定是以病人為中心的,首先是基於病情。第二是基於病人個人意願,第三結合病人最近有沒有婚育、生育的一些想法。第四根據藥物,有哪些藥物可以得到。最後不可否認,病人的經濟狀況,包括有沒有醫保,對病人的影響也很大。

兩類藥物對適應症上有要求嗎?

不管患者肝功能有沒有代償/失代償,不管有沒有腹水,都可以吃核苷類似物,一天一片;而干擾素只適合一些慢性B型肝炎,肝功能代償比較好的這種病人。因為打幹擾素很可能會促進免疫,可能會引起肝功能惡化。所以肝硬化的病人,特別是失代償期肝硬化病人是不適合打幹擾素的。

從副反應來講,核苷類似物一般副反應比較小。而干擾素打了以後會出現一些類流感樣的症狀。有的病人打完以後,特別是前幾針,會高熱,然後有的病人打的過程中還出現白細胞、血小板下降,還有一些病人會出現食慾下降、乏力等症狀。

從療程來看,一般干擾素,療程相對固定。一般打48周,也就是打一年的時間。而核苷類似物需要長期吃,現在B肝病毒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不是根治,所以停了藥以後,病毒可以再反彈,所以療程不確定,需要長期吃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LTcNHEBiuFnsJQVfl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