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未來等你》的意外、歡喜和心意 | 專訪劉同

2019-10-10     導演幫


《我在未來等你》播出期間,劉同的時間被切割成很多塊,每一塊都填得滿滿當當。上午才結束一場活動,若干個採訪,下午又要飛去另一座城市參加活動。

他的微博、朋友圈、公眾號幾乎都是關於《我在未來等你》的內容分享。同行的工作人員調侃,「同哥微博快成營銷號了。」


身邊人說他最近瘦了。「我能不瘦嗎?所有人為這個劇付出了那麼多,他們都是因為信任我,所以沒有辦法。」

末了又補上一句,「我以後絕對不要這樣了,我把東西做完交出去就不管了,然後我就到處去旅遊,愛怎麼著怎麼著,找個營銷公司隨便宣傳,跟我沒關係。」

當記者說「感覺您不像能做到完全交出去。」他又沒有了最初的堅定「有可能做得到吧,只要想做應該能做到」。

《我在未來等你》是劉同的第一部電視劇,他身兼出品人、監製、原著作者,籌備了三年多的時間。期間遇到了無數問題,但回憶起來,最多的還是歡喜。


小意外


眾多意外之喜中,導演薛凌是其中之一。

《我在未來等你》的劇本和小說是同時開始創作的,最開始劉同帶著第一位導演和編劇團隊一起創作。當寫到第二稿的時候發現,在很多東西的表達上和第一位導演分歧很大。

「也不是能力問題,而是風格問題。我是屬於那種性格的人,如果覺得有一點不舒服就要講出來,我們嘗試說服彼此,如果我說服不了你,你也說服不了我,就只能『分手』。」

和首選導演「分手」後,整個項目也停了下來,劉同開始反思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兩周之後實在沒辦法了,所有人都等著,不得不繼續。「必須咬著牙,堅持把它寫下去,後來我就找到了薛凌。」

而薛凌正是8年前劉同參加《職來職往》時碰到的選手,彼時薛凌還是個擁有導演夢的青澀大男孩,在他自導自演的VCR《回到2011》中訴說著夢想。劉同在節目最後對他說,「我在光線等你。」

後來薛凌真的和劉同成了同事,劉同早期出書的時候,沒多餘的預算拍病毒視頻,薛凌就自告奮勇幫忙拍攝。「他說『同哥我幫你拍』,他就自己去幫我拍了一支病毒視頻,後來才知道他還墊了2000塊錢。」

劉同說薛凌就是一個逆襲的導演,從開始拍病毒視頻,後來成了電視劇《我在未來等你》,甚至兩個人即將開始新電影項目的合作。所以有時候劉同會跟薛凌調侃,「感覺我是未來的他,我準備好了在前面等他,和他結伴一起跑。」


當然,薛凌也沒讓劉同失望,《我在未來等你》的色調、風格、甚至是片頭的動畫都被觀眾拿來品評,獨特的視覺風格也讓「小未來」顯得與眾不同。

除此之外,很多演員也都是意外得來的驚喜。

劇中劉大志這個角色試了很多人,劉同開始也沒想過讓沒有表演經驗的費啟鳴來演,在經過兩次試鏡後後,才決定試一試。


而後來的結果是,從未有過表演經驗的費啟鳴,在拍攝時的敬業讓劉同覺得自己「賭對了」,最終的效果也符合讀者對劉大志的期待。

陳小武的扮演者張植綠亦是如此,原本張植綠想試劉大志的角色,當他試完陳小武公開課那一段後,大家被震驚到了,完全就是陳小武的樣子。電視劇播出後,陳小武和預想中的一樣,而公開課那段也看哭了很多人,陳小武承包了觀眾的大部分的淚點。

小心意


意外之餘,滿懷心意。

《我在未來等你》的音樂是觀眾津津樂道的重點,主創團隊和音樂公司多次溝通,根據電視劇人物情感和關係,選擇了12首原創歌曲,買了24首老歌的版權,還有48首愛樂首席樂團錄製的OST。

不可否認,音樂上的心意有劉同個人的堅持。上學的時候劉同就喜歡聽歌,耳朵上時刻掛著耳機,連睡覺都不放過。恰巧那時候他在電視上看到了一個叫「小太陽」的人,彼時還是歌手的鐘漢良,「唱快歌,跳勁舞」用劉同的話說,「簡直帥炸天際」。

《我在未來等你》劇本修改到尾聲的時候,剛好聊到主題曲。同事問劉同拋開一切,最想讓誰來唱,那時候劉同腦海里浮現出的第一個人就是鍾漢良。


為了讓鍾漢良來唱主題曲,劉同跑去求助公司領導,寫了很長的文字拜託對方轉發。「見了很多次,完全不敢要聯繫方式」。採訪中說起鍾漢良,依舊會掩飾不住激動,「他以前做歌手多厲害啊,那真的風靡兩岸三地。他應該也不想自己後來居然做了演員吧。」

關於《我在未來等你》的音樂,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人——楊炅翰,12首原創歌曲中有9首都出自楊炅翰之手。「按道理來講,我們開始一點都不紅,找不到這樣的人合作。你知道為什麼嗎?」關於這段因緣際會,現在談起來劉同還覺得很奇妙。

這一段插曲其實要從陳小武的扮演者張植綠說起,某天劉同在公眾號發了一段《我在未來等你》年輕演員們圍讀試戲的片段,楊炅翰看完後被張植綠演的陳小武打動,立刻找到自己的音樂公司說:哪怕不掙錢,我也要為這部電視劇寫歌!

恰巧這家音樂公司正好在為電視劇籌備歌曲,楊炅翰立刻看劇本和小說,也就有了後來被觀眾誇讚好聽的原創歌曲。歌曲演唱除鍾漢良外,還邀請了周深、好妹妹組合、焦邁奇、王嘯坤、李祥祥、趙紫驊、王上等歌手來演唱。

除此之外,劇中很多經典老歌出現的時間頗為巧妙,小武退學,大志在音箱店默默流淚,背景音樂正是呂方的《朋友別哭》,還包括小虎隊的《愛》及劉德華的《天意》,鄭伊健的《友情歲月》,任賢齊的《我是一隻魚》等等。

這些跟劇情無縫對接的老歌,總是能適時揪住觀眾的情緒。劉同說當時選了40多首,但每首版權費都在十幾二十萬左右,但製片人不同意,最後只能被迫選了24首,觀眾聽到的這24首,也都是「吵架」吵出來的。

還有劇中好聽的BGM,是邀請了國際首席愛樂樂團17位樂手在錄音棚樂器實奏錄製的。「第一集郝回歸和劉大志初次相遇,是向魂斗羅致敬的電子樂,教室里那段是為俄羅斯方塊致敬的音樂,代表著我們的少年時光。」


劉同認為國內青春劇和日韓青春劇差異在於,國內的青春劇似乎沒那麼重視音樂。實際上音樂是大部分人從少年到成年時期最重要的陪伴,當熟悉的旋律響起,很多被遺忘的記憶,都會一點一點被找回。

就像過了這麼多年,周杰倫依舊是無法被超越的「頂流」,因為他承載著90後的青春和回憶。尤其是像《我在未來等你》這樣一部懷舊風格的作品,與劇情相匹配的音樂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花了那麼多時間寫劇本,花了那麼多時間找演員,我們找到合適的實景拍攝,那音樂上面呢,也應該認認真真對待。」


小歡喜


細節處理,處處歡喜。

採訪中談及觀眾對《我在未來等你》中細節的肯定,劉同像受了表揚的小孩,言語間多了份喜悅,「美術是《無名之輩》的美術,厲不厲害?超厲害的,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就來了。」彼時的劉同褪去所有身份的光環,單純因為被欣賞和被喜愛釋放出內心的小歡喜。

《我在未來等你》中處處藏著劇組的小心意。試卷上密密麻麻的試題,家中的物什擺件,懷舊的色調,90年代特有的鐵制暖瓶,收音機,長方體的鐵飯盒,女同學的頭繩……只有那個年代才有的物件,很容易把觀眾拉回到那個時期。

十分鐘的運動會,劇組拍了10多天,費啟鳴、張植綠跑到腳上起泡。哪裡效果不好,導演就一遍遍拍,甚至製片人都嫌拍得太慢了。


1998年恰好趕上劉同高考,那時候很多人都用聽歌來緩解考試壓力,劉同就是其中之一,他尤其偏愛徐懷鈺的歌。被稱為平民天后的徐懷鈺,在當時深受學生歡迎。

劇中有一個情節是五小隻一起去看歌友會,劉同就想,98年的時候就聽徐懷鈺的歌,如果她能出現在劇里,開一場演唱會該多棒啊。


雖然沒有十足的把握,劉同還是動筆給徐懷鈺寫了封信,通過各種朋友轉交。而好運再次因為誠意降臨,徐懷鈺真的答應了,在湘南開了一場歌友會。說到這裡劉同有些感慨,「大家以為我們肯定會找替身,但她真的出現了,當時鏡頭慢慢拉近,徐懷鈺穿著當年她發歌的那件打歌服,我們做了一件一模一樣的衣服,那種感覺真的蠻好的。」

還有劇中陳桐爸爸讀信的片段,看得螢幕內外淚流滿面,電視劇保留了這種淳樸的情感表達方式,包括筆友這樣的情誼。劉同說甚至很多不可思議的合作者,歌手和演員都是因信而來。在當下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寫信似乎成了看起來有些古板的奢侈品,《我在未來等你》就像主人公郝回歸一樣,試圖在匆忙的時代,笨拙地、小心地努力著。


「你覺得觀眾會喜歡嗎?」開播當天,記者問。

「我很難預料大家喜不喜歡,但是我起碼要做到自己喜歡,主創喜歡,不遺憾才行。」

播出一周後,《我在未來等你》豆瓣開分達到7.7,這樣的開始在普遍不看好青春片的當下已然不易,之後隨著播出的劇情漸入佳境,豆瓣評分穩步增長至8.0分,同期大陸劇集評分第一,同時也是2019迄今年度校園青春劇TOP1。

「這個團隊真的很懂青春」。

這是很多觀眾看了《我在未來等你》後得出的結論。

FIN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GD9s20BMH2_cNUgfSw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