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The Drive網站"戰區"專欄10月21日報道,本周早些時候,美國海軍的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亨利·M·傑克遜"在太平洋海面航行時,一架無人機向該潛艇運送了一個小型載荷。據悉這是美國海軍首次使用無人機向潛艇運送補給,這一補給方式將來有可能會改寫潛艇補給的方式。
潛艇,來無影,去無蹤,是水下最令人敬畏的殺手,特別是二戰時期著名的德國"狼群"已經成為全世界各國海軍的"必修課"之一。而在當今,噸位大、裝備精良幾乎可以"無限巡航"的核潛艇,更是殺氣騰騰的水下刺客。不過,即使是強大先進的核潛艇也逃不過一件事:補給。因為當今的潛艇技術還遠沒有達到核潛艇無人化的水平,因此即使是先進的核潛艇也需要搭載一定數量的水手,然後出海執行任務。儘管核潛艇通過核反應堆可以獲得無窮無盡的能量,但是人卻是要吃飯的,而且即使是核潛艇,其攜帶的魚類、飛彈等武器的數輛也是有限的,每隔一段時間,必須要進行補給,否則潛艇就會失去作戰能力。
潛艇補給主要分兩種,一種是回港補給,這種補給比較充分,而且潛艇艇員還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但是由於回港補給需要經過漫長的航渡,會耽誤潛艇真正用於作戰執勤的時間。另一種補給方式就是海上補給,早在二戰時期,德國就開發出了專門用於在海上補給潛艇的專用補給艦。這樣德國潛艇就可以在大洋上,通過靠幫的方式,為潛艇補充燃料、食物、淡水、魚類等裝備和物資,從而延長潛艇在海上活動的時間。
用無人機為潛艇提供補給,大概是美軍受到了解放軍的啟發。因為在今年夏天以來,由於中印邊境局勢緊張,解放軍也加強了西段邊境線的布防力量,而最為有趣的是,解放軍開始大規模使用無人機為前線哨所和巡邏隊的戰士們送水送飯,央視也多次報道了解放軍全新的後勤補給模式。相信美軍肯定是受到了解放軍的啟發,使用無人機給潛艇送補給,具備效率高、速度快、機動靈活等重要特徵,而且最重要的是,通過無人機搭載補給品可以在50~100公里的距離上為潛艇提供補給,這樣潛艇補給艦和潛艇不接頭,從而減少後者被盯梢跟蹤的可能性。
不過美國媒體似乎並不買帳,有美國媒體表示,無人機體積小,載荷小,用無人機對潛艇進行補給僅有象徵性意義;還有媒體表示,儘管通過無人機運送補給,可以讓潛艇支援艦和潛艇"保持距離",但是潛艇依然需要浮出水面接收補給貨箱,因此潛艇依然有暴露的危險。包括美國海軍也表示,使用無人機為潛艇送補給目前僅僅是設想,距離真正實現尚有較大距離,不過美國海軍這樣的測試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有趣的思路,或許將來的某一天,我們真的可以使用無人機為潛艇運送補給,也未嘗可知。